小学数学教学多元评价的实践研究

2017-04-09 07:46
珠江教育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评价活动教师

(深圳市深圳实验小学,广东 深圳 518618)

一、问题的提出和实践的目标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1]。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2]。

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起到更好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而不合理的评价可能会使后续的教学偏离预期目标。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有:

1.评价内容仍然以考察课本的知识为主,而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的评价较少。

2.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3.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方法单一。

4.学生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评价的模式。

5.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教学评价应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评价主体、内容、方式、对象、工具(评价方法)、标准多元化和过程动态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努力实现:评价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评价要反映教学信息;正式与非正式评价同等重要;学生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促进反思总结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多元评价的具体实践和效果

着眼于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和测试评价,立足于多元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丰富评价的目标、内容、主体和方法的实践活动。

(一)明确以促进发展作为评价的目标

淡化评价原有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控制功能。小学生的学习意志是比较薄弱的,当学习困难的学生测试成绩不好,面对冷冰冰的分数,他们可能会情绪低下,降低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如果教师在成绩的旁边写上几句话,肯定和鼓励其付出的努力,指出其需要努力的方向。这样的情感交流可以减少不良成绩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并且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付出的努力和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只看分数,通过评价也可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内在发展动力,促其不断进步是评价的重要目的。

美国一位有40年教龄的老师Pierson在美国TED的题为《教育的关键是关系》演讲中,有这么一个片段:

在一个20道题的小测验中,一个孩子错了18道。我在学生的卷子上写了个“+2”和一个大的笑脸。

学生问,“Pierson老师,这是不及格吗?”

我说,“是的。”

他接着说,“那你为什么给我一个笑脸?”

我说,“因为你正渐入佳境。你没有全错,还对了两个。”

我说,“我们复习这些题的时候,难道你不会做得更好吗?”

他说,“是的,老师。我可以做得更好。”

大家看,“-18”让人感觉想死。“+2”意味着,“我没有那么糟。”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即使学生的学习再糟糕,评价中也要给予希望,让他知道老师会支持和帮助他。所以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现在,也要考虑学生的过去,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二)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

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合理,平时教师需要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将及时评价和阶段评价结合起来。比如,如何评价学生的作业情况呢?我的做法是:每次的作业从正确率和书写两个方面来评价。如果2项都是A,则+2分;如正确率是A,而书写不好,只能得1分;如果有错但订正对了,则+1分。一个单元后统计作业得分情况进行阶段评价。

这样评价作业的方法,引导学生不仅重视作业正确率,还要注意认真书写和及时订正。教师收集每位学生的单元作业得分,算得班级平均分,可以了解到班级学生的阶段学习状态。

每位学生都有一份作业成绩评价单,见表1。这份评价单贴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根据量化的成绩,学生和家长能更客观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表1 

(三)阶段学习内容的综合评价

在评价的内容方面,不仅重视数学知识熟练掌握和应用程度的评价,还需重视学生平时学习习惯的评价。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纳入单元评价中,其中课堂表现和作业表现各占10%,卷面成绩占80%,如图1。

图1 成绩组成

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由学生在测试前根据老师给出的标准进行自我评定。当然,有些学生给自己的评价会有些偏颇。不够自信的学生往往会给自己的评分比较低,而有些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或者为了让综合得分更优秀,会给自己的评价更好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修正不合理的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合理的自评。奖励分主要对平时学习突出或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期末,教师在学校的成绩输入系统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成绩和期末测试成绩给予评价,然后再按一定的百分比自动计算出学期的学业评价。

通过评价内容综合化,突破了原来只评价卷面成绩的做法。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和家长更多关注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而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认知能力[3]。这种做法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赞同。

(四)关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过程评价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强调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实践性、综合性。它是一类以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基本线索,以学生自主参与和合作探索为主的学习活动。各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每个学期均有2-3个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因为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也应不同。它因为更关注解决问题的过程,重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所以教师在评价数学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时应以过程评价为主,不能以结果作为唯一的标准和主要标准。

1.关注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倾听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分析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做出的报告,及时记录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后期评价的依据。

【案例1】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学期《校园中的测量》

投掷圈的周长篮球场的周长1米长的绳子和直尺步测小组合作,填写记录单小组合作,填写记录单

学生在活动中,用1米长的绳子测量圆形的投掷圈,体验了化曲为直的方法;学生在测量篮球场的周长时,有些学生通过个人步测的方法,有些学生用合作跨步的方法,有些女学生用劈“一字腿”的方法。最后,学生计算结果的时候,让他们尝试计算尚未学习的3位数乘2位数的结果。仔细观察学生活动的过程,可以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体现出来的应用数学的能力,而不必过于在意最后结果是否非常准确。教师除了观察,将活动的过程及时通过拍摄的方式记录下来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可以为后期进行活动的总结和评价提供素材,见图2。

图2 活动照片

2.鼓励学生的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由于实践活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多数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在活动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鼓励学生在完成后进行如下的自我评价。

【案例2】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学期“校园中的测量”活动的自评和互评

自评:请把每项后面的☆涂上颜色,涂满5个为做得最好的。

①能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②能根据方案收集数据。☆☆☆☆☆

③对测量结果进行清晰的描述。☆☆☆☆☆

④积极参与活动,小组分工合理。☆☆☆☆☆

最后,教师结合自评、互评以及活动的记录结果,以“☆”的数量作为活动的量化评价。

对于课外进行的实践活动的评价,因为教师不在现场观察,为了能准确评价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设计好活动的记录单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要求他们在活动结束后通过文字描述活动的具体过程,这样教师可以更全面了解活动的过程。比如学生在研究了正八面体展开图后这样总结:

【案例3】正八面体展开图的研究

这个星期老师要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数学问题探究”的活动。我们小组抽到的题目是:“正八面体的展开图形”。拿到任务后我们迅速做好分工:曾润泽负责找正八面体的定义,吴珊莹负责找展开图,蔡孟成负责解疑难杂症,我负责总结补充做PPT。

……

第二天吴珊莹发来了她找到的正八面体展开图,我又一个一个地实验拍照,折腾了几个小时才做完。我们共找到12种正八面体的展开图。还有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呢!立刻向蔡同学求助,很快就收到小蔡发来的资料。我把所有的资料整理后做成了PPT,还做了正四面体、正六面体和正八面体的实物模型。

展示那天我主讲,蔡孟成拿相应的模型绕场向同学展示,同学们都夸我们讲得好。

根据学生对活动的总结,教师可以更全面了解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作出更客观和全面的评价。

有些校外的实践活动,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家长指导帮助,教师鼓励家长对孩子的活动进行记录和评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学习了“认识人民币”的知识后,鼓励家长带孩子到商场进行实际的购物活动并做好相关的记录,教师要提前设计好学生的活动记录单和供家长使用的评价表。这样,教师收集后才能够较为全面了解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

(五)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差异化

即使在相同的班级教学下,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发展有快慢的差异,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4]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将单元试卷题目分成A类题和B类题(见图1),其中A类题为教学的基本内容;B类题是除包含A类题外,在每种题型添加1-2道题,用“※”和加粗字体标明。比较起来,选择B类题的学生在完成数量和难度上将比选择A类题的同学要多和难。图3是六年级上学期《长方体和正方体》测试题中填空题的A类题和B类题。

图3 测试题

对于单元测试内容的改变,绝大多数家长持欢迎和肯定的态度,认为这是教学中大胆的尝试,可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差异化教学的体现。学生越来越适应和喜欢这种评价的方式。当然这种评价方式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出题时要对关注题目分层设计,在难度和题量的控制上必须要恰当。

发展性评价强调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为部分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每个班都有个别学生在上课容易分神,参与课堂活动不够积极主动,对于这些学生需要用合适的评价来督促其“行”。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呢?我给这些学生每人一张课堂表现登记表,如图4。采用每节课下课后及时评价,包括自评、师评和家长签名等方法,并且通过累计评价中A的次数,给予学习积分卡奖励,如图5。一周对自己课堂表现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提出下周努力的目标。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引导孩子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因为有了评价表的记录,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也更加明确。现在已经有不少的学生通过这种办法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改正了上课不专心听讲的习惯。

图4 课堂表现登记表

图5 学习积分卡

(六)采用先进的评价工具

目前有一种软件ClassDojo很适合运用来进行教学评价和管理,它是一个多元评价的系统,综合了学生和小组的多种学习行为的评价,也结合了即时评价和阶段评价,还带有评价的分享功能[5]。现在超过30个国家的350万名教师和学生正在使用ClassDojo,收集的反馈信息超过5000万条。根据ClassDojo的一次全国性调查,使用ClassDojo后学生用户的积极行为增加了45%到90%,而捣蛋行为则减少了50%到85%。

根据使用的体验,这个软件的使用方法简单总结如下:

1.教师通过电脑登陆www.classdojo.com网站,进行班级设置,导入学生姓名,给学生进行分组,设定评价项目和对应的分值,邀请其他人加入你的班级等等。

2.教师通过电脑、手机或IPAD等电子设备登陆使用ClassDoJo教学互动管理平台,对学生或小组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实践活动等进行评价。也可以即时记录班级教学活动的照片或视频,生成课堂报道与家长、学生在平台上分享。

3.可以按天、周或学期来跟踪学生或小组的学习行为,提供报告进行行为分析,更客观了解学习情况。

使用了该系统后,学生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方便了老师对课堂纪律的管理。学生不仅仅在意个人的评价,而且也非常在意对小组的评价。有了这个平台,可以将课堂表现、作业表现和实践活动等评价综合起来,并且平台能记录每次评价的时间和生成分析报告,报告可以是个人、小组或者班级的,这可以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价数据。

利用现代技术建立的评价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多元评价的目的。但是评价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评价方式要注意保护落后学生的自尊心,不能随意公开涉及个别学生的行为报告。

三、对实践活动的进一步思考

多元评价的实践使我对现代教学评价的目的、作用、内容和方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使我意识到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多元评价强调通过关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在评价中特别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因材施评”的评价体系。要关注和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依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特点,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正确判断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潜能,为学生制订个性化的发展目标,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建议。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23.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93.

[3]克鲁切茨基.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M].赵裕春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386.

[4]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17.

[5]李玮.ClassDojo:让老师精确记录学生课堂表现[Z/OL].(2012-08-16)[2017-11-06].http://tech.sina.com.cn/i/csj/2012-08-16/15367513108.shtml.

猜你喜欢
评价活动教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最美教师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