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职语文教学的“六大模块”

2017-04-10 18:27周慧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能力

周慧

摘 要: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六大模块是在“听说读写”四大模块的基础之上增加两个模块——“看”和“演”。学会听,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素质;学会说,能培养学生的社交口才;学会读,能增加学生的才华、气质,扩展他们的知识面;学会写,能凸显学生的文采,开启另一双看世界的眼睛;学会看,能熏陶学生的鉴赏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读懂生活;学会演,能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增加了一份文学素养的沉淀。

关键词:中职语文;六大模块;能力

从兄弟学校学习回来,带回一个新型的教育模式——“十行教育”,其中提到一个名称:“学困生”,即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其实,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样的学生是一个普遍现象,正因为小学、初中文化基础没打好,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成了老师同学眼中的“差等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而技校就成了他们寄希望重新起飞的地方。

一些年龄稍大的学生是在外打过工又回校学习的,他们更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所以这些学生会自主地去学习。而有一部分年龄偏小的学生,仍然还没有对知识渴求的意识,又把他们在初中高中时的那种倦态带到了新的学校。他们不爱学,不懂得学,学不进去。“十行教育”就是为帮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健康成才作出了相应的对策。别人的教育模式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如何实施还要根据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专业不同,采取的措施会不一样;课程不同,任课老师采取的方法也会不一样。但目的是同一个:让“学困生”能学会自主地学习,树立对学习和未来的信心,成为一个健康的、对社会有益的人。

拿我们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怎样教学生语文,怎样让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怎样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找答案,我们还得从语文的根本说起。什么是语文的根本?——听、说、读、写。这也是语文教学中说得最普遍的“四大模块”,这里我在四大模块的基础之上增加两个模块——“看”和“演”。

先来说说传统的“四大模块”,它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教学自有它独当其任的任,那就是读、写、听、说四项训练。” 因此,有人说语文就是学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听,即听话能力

我们从哇哇坠地开始就在学着倾听,当然也在学“察言观色”,然后才慢慢地牙牙学语。你看,我们从一生下来就在“听话”,但是有的人听了一辈子话,却仍然不懂得怎么去听人说话。“听”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是一个人素养的集中体现。人的聪明,往往不仅仅是能说会道,更主要先做到会“听”,能听出说话者的要点、重点和弦外之音,并且能够适时地恰当地去“说”。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是这样要求的:听新闻广播和一般性发言,听读深浅适度的文章,能复述基本内容,说出要点和中心。参加讨论,能听出不同意见的分歧所在,会作听讲笔记。养成专心听话的习惯。

(二)说,即说话能力

“说”是交流思想情感的方式之一,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说,主在指以训练和提高学生口头语能力为目的活动,高效率化的社会生活,要求人们有更高的说话水平,要求说得清楚、准确、条理、简明、富有说服力、感染力。社会生活的高交际化,宣传、讨论、咨询、洽谈,说话机会越来越多,口语交际面越来越广。但有一个误区:有人认为夸夸其谈,口若悬河,长篇大论就是口才好,就是会“说”,其实不然。“说”首先要说的恰如其分,说的恰到好处,说的口服心服。要围绕中心进行陈述,有理有据,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事实启迪人,这样才是说话能力高超的表现。

(三)读,即阅读能力

当“听”、“说”不能满足我们的求知需求时,阅读就帮了我们的忙。胸有诗书气自华。作为学习的引导者,我们除了引导学生解读课本外,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尽可能地给学生们提供阅读的条件,让他们能坚持看报,看优秀作文,读经典的文学作品等,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提高。我们还要读“生活”这部大书,生活就是语文,社会就是语文,处处留心皆学问。

(四)写,即写作能力

训练学生写作能力,首先要训练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我们应该多带学生到现实的生活中去采风,去写生,指导学生认真地观察体验生活。

学生可以與老师一起探讨他本人要写文章的写作角度、思路、选材等问题。成文后,老师当堂点评学生的作文,或者让学生之间互相点评、畅谈体会,从而促进学生对生活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听和读是说与写的前提和基础,说和写又反过来对听和读起着进一步地消化和促进作用,而看和演正是对前面四种能力的一种延伸。

(五)看,即观看、鉴赏能力

察言观色是“看”,观看、鉴赏是“看”的能力的升华。我这里所说的观看、鉴赏是指对具有文学性质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的观看鉴赏能力,对生活中的人和事的观察剖析能力,对大自然魅力的发现并陶醉的能力。这些能力有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也有后天培养的一部分。那么怎样在课堂来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做了一些尝试。每学期我都会给学生放映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比如《暖春》、《天狗》等,看完后,让学生讨论,谈谈影片中的人物,谈谈对影片的评价等等,从任何一个侧面都可以。课后,让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把感想和讨论结果写成观后感或影评。这既锻炼了学生的观赏能力、思考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听话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们还学得开心,兴趣十足,何乐而不为呢?

(六)演,即表演能力

表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它可以使语文教学不显得单调、枯燥,也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特别是那些有剧情、对话又多的的课文,我们完全可以拿来演。在学习《雷雨》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演了一遍:由学生根据剧本自备表演道具,自由分配角色(周朴园、鲁侍萍、鲁大海、周萍、周冲,仆人),自己揣摩角色心理等。

学会一门技能是看得见的,亦能带来经济上的效益,但学习语文的作用是看不见的,是日积月累的,它带不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只会给你的人生增添一种深度、一份厚度,也许暗地里它正在帮助你提高地位和名誉,即使没有,一样让你受用终身。这就是语文的魅力所在吧!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杜殿坤编译: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谭蒙革:《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办法》,《成功教育》,2008年08期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能力
你处理困难的能力如何?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不会飞的鸟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