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激趣艺术

2017-04-10 03:01刘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教学艺术激发兴趣思想政治

刘红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课堂上,教师运用一定的“激趣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升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浓厚的兴趣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激发学习动力、增强求知热情的前提,也是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源泉。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教学艺术;激发兴趣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对政治概念、观点的论述如果采用枯燥地讲解,教条主义的说教,会让学生对政治学科感到厌烦,课堂教学显得空洞、苍白无力,很难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所以,思想政治课应该以丰富的知识和新颖的观点来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培养他们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做一名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下面本人就介绍几种激趣的方法:

一、情感激趣,亲师信道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与积极性的高低,常常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教师除了要有人格魅力外,在教学中,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爱护学生,真诚地对待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可以说,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用大爱温暖每位学生的心,尤其是对于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每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他们都是这个班级不可缺少的。

二、精心导入,引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角色,积极地投入学习。好的开头是激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源泉,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亢奋状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是采用复习旧课,根据新旧知识的联系再导入新课的方法,但如果经常采用此种方法会显得单调平常不能吸引学生,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引言部分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可以用歌曲开头,也可以用一段格言或一则寓言开头,也可以用一个故事开头等等。

在上“政治生活”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时,我用MP3放出了《雪中送暖》这首歌:“漫天风雪,人心惶惶,看天苍苍,大地白茫茫,淹没了多少希望,爱的力量,锐不可当,雪溶于水,血浓于水……”,在群星的深情演唱之后,我引出了2008年中国南方的冰冻灾害,引出了中国政府领导的抗灾行动,继而引出了问题:为什么当时全国人民能够同心同德、众志成城?那是因为我们有强烈的民族凝聚力!为后面实现本课的情感目标:“提高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认识,感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升华道德境界,自觉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有个同学上完这课后跟我说:“老师,那首歌一唱起来,我就觉得心里暖暖的。”

三、贴近现实,感受信息

思想政治课是时代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因而其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时代,也不能滞后于时代,更何况现代的中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对国内外发生的诸多问题喜欢了解,更喜欢评论。教学中如果避开“热点”绕道走,进行空洞的脱离实际的说教,既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难以实现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只有把当前社会热点和教材中有关内容联系起来才有生命力。

每次上课前几分钟,我都要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节目里,以及报纸上收集的内容向学生讲述,结合所学知识讨论、议一议,进行辩论,最后作小结,学生对这些问题讨论很投入,很热情,这样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课前可开展学生时政演讲,由学生自己组织,老师负责点评;解答一个题目,可由学生自己作答,其他同学点评,老师负责引导。我觉得,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从“为考而学”转变“为用而学”,再发展到“越学越有用”,“越有用越想学”,从而达到“我要学”的境界。

四、运用漫画,兴趣盎然

漫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它饱含哲理,极富趣味性。在政治课教学中,我精选和巧用一些与教材內容紧密相连、贴近现实生活的漫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发达资本主义国空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时,先出示一幅题为差距的漫画,映入学生眼帘的是南北半球大小悬殊的奇怪的地球仪,一下引起了学生兴趣。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距”问题后,又挂出第二幅题为“大吃大喝”的漫画。通过对漫画的欣赏和分析,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中掌握了有关新殖民主义的知识,直到下课后,依旧兴趣盎然。

漫画激趣,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诙谐的形象、深刻的寓意,给人乐趣,发人深思。它所创设的情境,既有启发性,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巧设疑问,激发思维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辨证统一的。南宋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疑,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及时给予解惑,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巧设疑问要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如讲国有企业改革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评析:某厂长(党员)承包了一个亏损企业,两年后该厂扭亏为盈,职工福利明显好转,根据承包合同,厂长年薪达12万,是职工的4倍多。试问:厂长的高收入是否合法?是否属于自私自利的体现?是否违背集体主义精神和党员的宗旨?这样借用"热点"设疑,其真实感强,易引起学生共鸣,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对问题的探讨,听课精力集中,学习兴趣不衰。

总之,在高中的政治教学中,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教学的重点。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思想政治课就会脱离枯燥无味的填鸭式说教,变得生动活泼,充满艺术魅力。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兴趣,我们的课堂才会绚丽多姿。

猜你喜欢
教学艺术激发兴趣思想政治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