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直观教学法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2017-04-10 03:26熊丽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

熊丽君

摘要﹕ 直观教学法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法,对教学的有效性有显著的提高。合理恰当地应用直观教学手段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高中生物新课程 教学有效性 直观语言 直观教具

直观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直接给学生表象认识,通过直接的表象认识,学生对知识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和微观,学生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很多问题如果采用直观教学法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现以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直观教学法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直观语言的应用

1、用恰当的比喻。 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中的很多知识涉及的都是微观层面的问题,学生既没有见过甚至也没有听过,所以讲解起来很困难,但是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如果能够运用合理的直观语言,就能够很好得化抽象为形象 、化复杂为简单。例如我在讲解新课程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这一节时,因为有很多细胞器,功能各不一样,很容易混淆,也很难记住。我在讲解的时候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我说“同学们,请你们把细胞想象成一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最高权力机构----中央政府,它控制和管理着这个国家的一切事物。细胞这个国家也有最高权力机构,那就是-----细胞核,细胞的一切行为活动受它的调控。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下面都会设有很多部门为中央政府服务,例如国防部、商务部、教育部等等,这些部门负责国家的不同事物。而细胞这个国家的各个部门就是细胞器,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部门都负责那些事物,都怎么为这个国家服务的。”我把细胞器比作是部门,叶绿体----能量转换部门、线粒体----动力部门、核糖体----蛋白质合成部门、内质网----有机物加工部门、液泡----植物细胞的储藏部门、溶酶体----卫生防疫部门。这种贴近生活的比喻能够很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器的作用和地位,将很微观的事情用宏观的事情呈现了出来。这就是直观语言在教学在的优点。

2、编口诀。“编口诀”这种直观语言的的教学方法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也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讲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中原核生物种类时,就可以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概括“蓝衣仔细放”。其中“蓝”——蓝藻、“衣”——衣原体、“仔”——支原体、“细”——细菌、“放”——放线菌。这简单的一句话就很好地概括出了原核生物的种类,学生也很容易掌握。又如在讲新课程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内容中的细胞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前、中、后、末四个时期的细胞变化特点的时候,可用四句话概括这四个时期的变化特征﹕ 前期是 “膜仁消失显两体”,中期是“形数清晰赤道齐”,后期是“点裂数增均两极”,末期是“两现两消重开始”。这四句话就形象生动地总结出了有丝分裂分裂期的四个过程的变化,学生不用死记硬背了,只要理解记忆这四句口诀就行了,再加以灵活应用,对有丝分裂的知识基本上可以掌握了。

这种口诀式的直观语言运用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还有很多,口诀可将枯燥的概念转化成有趣的顺口溜、打油诗等,学生也喜欢,便于他们记忆。直观语言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也是直观语言,只要教师运用得当,直观语言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有利于教师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直观教具的应用

1、合理使用多媒体。在课程程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增殖》这一节里,细胞有絲分裂的各个过程细胞的变化,特别是染色体和DNA的行为变化很抽象,学生从来没见过,生活中也难以找到和他们相似的事物做一比较,所以老师只用语言和板书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这是如果用动画来阐明就简单多了。我是这么处理的﹕在具体讲有丝分裂的各个过程的变化前先用flash整体演示一遍有丝分裂过程,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对整个过程有个总体认识,换句话说也就是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然后在用flash分布演示各个过程,逐一讲解,让学生扎实掌握每一过程,理解每一步染色体和DNA行为变化的原因。分布讲解完以后再用flash动画完整演示全过程,把每一步串联起来,指导学生建立总体印象,理解整个过程是一连续的变化过程,过程的划分只是人为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理解,起到了总结归纳的作用。在整个教学中flash动画的演示替代了教师简单的语言讲解,这种化静为动、化虚为实的教学让课堂变得活泼生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也不会感到乏味,更好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2、 模型制作。模型制作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也是一种经常用到而且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知识的巩固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完《细胞的增殖》这一节时,可以以两对染色体为例指导学生制作有丝分裂过程模型图。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有红色绒线(也可以是其他颜色)、吸管、双面胶、纸板、彩笔,告诉学生染色质状态用散开的绒线代替,染色体状态可将绒线穿进吸管表示。很多同学都制作出了漂亮的有丝分裂模型图。通过同学们动手制作的过程,加深了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特别是明白了DNA、染色质、染色体这一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模型的制作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升了学习兴趣,对知识的巩固和梳理也有很好的效果。

3、运用黑板画。黑板画在生物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使在学生上课的时候思维跟上教师的思维。例如在讲新课程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中的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什么是3﹕1时,我边讲解边在黑板上画图。母本产生两种配子A和a,比例是1﹕1,父本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也是1﹕1,雌雄配子自由组合,用箭头连接起来,写出子二代的基因型、性状、及性状比。通过教师边讲边画,学生的思路也跟上来了。问题在自然而然中解决了。可以说黑板画是一种很直接而且很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经典的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还有很多,像列图表、放幻灯片、展示教学图片、挂图、标本、放教学电影等都是直观教学法的应用,只要教师认真体会,用心琢磨会发现直观教学法给我们的新课程教学带来很多优势和便利,只要我们应用得当、选择合理一定能够运用好这种教学方法,让老师上课变得更轻松,学生对生物课会更有兴趣。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