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市居民晚间跑步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7-04-13 08:24孙华飞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锻炼者芜湖城市居民

孙华飞 孙 唯

(1.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安徽 芜湖 241000;2.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安徽省城市居民晚间跑步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

孙华飞1孙 唯2

(1.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安徽 芜湖 241000;2.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本文对安徽省城市居民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人数、目的、运动量、安全度、组织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找出现阶段晚间跑步锻炼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晚间跑步锻炼在我国科学发展提供依据。

安徽省;城市居民;晚间跑步锻炼

相比晨跑,晚间跑步不仅有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肌肉、骨骼生长,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减少疾病产生,磨练意志等优点以外,还有效规避了早晨空气含氧量低,人体血糖含量低,白天没时间锻炼等多个问题。安徽省位于我国中部,近些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加快,城市居民参与健身锻炼的人数也在快速增长。因此,通过对安徽城市居民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所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为全国各省城市居民开展晚间跑步锻炼活动和继续对晚间跑步运动进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安徽省选取合肥(中部)、淮北(北部)、黄山(南部)、芜湖(东部)、六安(西部)为代表,以6个城市中心城区,且选取人流量较大,居民锻炼氛围较好的学校操场、公园、马路为调查地点,对在其中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居民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晚间跑步、晚间跑步锻炼、夜间锻炼、跑步锻炼为关键词,在网络上阅读相关学术论文、新闻报道、专家访谈等资料,了解晚间跑步锻炼者的参与动机和存在问题,获取相关信息。

1.2.2 问卷调查法

每个城市,每个时间点发放问卷80份,共发放1200份,回收问卷1151篇,其中有效问卷109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50%,同时记录受访者的基本信息,保证不同时期,相同的被调查者不重复调查。

1.2.3 访谈法

走访部分学校、公园、道路相关机构负责人,以及随机询问部分晚间跑步居民。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合。

2.结果与分析

2.1 晚间跑步锻炼参与情况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在安徽省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加入到晚间跑步锻炼的行列中来,大部分为普通的上班族和在校大学生,其中也不乏中、小学生,甚至还有一些退休的老年人也参与其中。近些年安徽省城市居民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发展速度之快,都是惊人的。以安徽芜湖观察点为例,安徽师范大学中校区操场1月7日17点到20点半,前后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人数为631人,其中男性为299人,女性为332人,可见城市居民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人数是非常众多的。

我们对安徽省五个城市参与晚间跑步锻炼居民为什么会选择在夜间跑步锻炼进行了调查,如表1所示,有84.97%选择白天没时间锻炼,可见白天锻炼时间的缺失是导致这些人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主要原因。他们在白天时间段往往受到学习、工作、生活等因素的影响,没有时间在白天进行体育锻炼,所以他们只能将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放在放学后、下班后、晚餐后的时间段内。除此之外,有58.93%的人选择了夜间体能和精神更好,有48.00%的人选择了夜间空气含氧量高,还有26.96%的人选择了晚间跑步能改善睡眠质量,这些说明了大部分被调查者对晚间跑步锻炼的特点认识非常清楚,了解晚间跑步锻炼的作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安徽省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城市居民对体育锻炼认识在不断提高,对运动的本质和作用认知度较高。

2.2 晚间跑步锻炼的目的

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目的是人们主动参加晚间跑步锻炼的关键性因素,它可以给人积极主动参加晚间跑步锻炼的动力。如表2所示,人们参加晚间跑步锻炼的目的呈现多样性,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强身健体(82.97%),预防疾病(43.99%),塑身健美(38.98%),可见大部分人参加晚间跑步锻炼都是以锻炼身体为目的。随着近些年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人们对于体质健康越来越重视,从调查的结果中就可以反映出安徽省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城市居民对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的直接关系认识比较到位,另一方面反映出社会在对群众进行体育健身观念的宣传和教育方面做的非常好,体现为社会居民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目的与社会宣传运动健身的理念是趋于一致的。

2.3 晚间跑步锻炼的运动量和频率

2.3.1 晚间跑步锻炼的运动量

晚间跑步锻炼运动量的大小决定着人的机体产生积极变化的大小,直接影响晚间跑步锻炼的效果,而运动量的衡量标准主要看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晚间跑步锻炼的运动强度主要看锻炼者的跑步速度,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锻炼者大多数人没有运动强度的概念,他们只是根据自己运动习惯和身体疲劳程度来确定跑步的速度。在对晚间跑步锻炼者运动持续时间的调查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有的晚间跑步锻炼者按照跑步距离来确定持续时间,有的晚间跑步锻炼者按照固定的时间来进行跑步,还有的晚间跑步锻炼者是按照当天跑步的体质状况来确定跑步的时间。这些做法并不科学,往往会导致晚间跑步锻炼者出现运动量不够或者运动量过大的情况,而这都不利于锻炼者体质的提高,甚至会危害锻炼者的身体健康。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晚间跑步锻炼者不知道,也没有人给予晚间跑步锻炼者科学健身方法的指导,从而导致晚间跑步锻炼者无法对其运动量进行科学的设定和规划。

2.3.2 晚间跑步锻炼的运动频率

每周参与晚间跑步锻炼次数的多少不仅影响着锻炼者身体机能的调高,而且还能看出锻炼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运动习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晚间跑步锻炼者日常需要参加学习、工作、生活等活动,这些活动直接影响到了锻炼者每周参加晚间跑步锻炼次数的多少。我们对安徽省城市居民每周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次数进行了统计,平均每周锻炼2到5次的人数占到81%,这一方面反映出安徽省大部分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城市居民具有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即使日常需要参加各类活动,但是依然能坚持每周2到5次的晚间跑步锻炼次数,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另一方面反映出社会积极宣传的体育健身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纷纷积极投入到运动健身行列中去。

2.4 晚间跑步锻炼的安全问题

2.4.1 晚间跑步锻炼者安全健康问题

晚间跑步锻炼者在长期的晚间跑步锻炼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运动性疾病。通过调查发现,不科学的晚间跑步锻炼方式在晚间跑步人群中的出现频率还是非常高的,比如:饭后立刻运动,跑前不做热身,新手超量运动,带病参加晚间跑步等,这些行为不仅不会对身体健康有益,甚至还会对机体制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对晚间跑步锻炼者有必要进行体育运动损伤治疗与康复的教育,以避免或减少在晚间跑步锻炼过程中产生的运动伤害事故。

2.4.2 晚间跑步锻炼者人身安全问题

夜间跑步锻炼有其特殊性,由于大部分跑步是在夜间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所以跑步过程中易发生一些人生安全事故。有些晚间跑步锻炼者喜欢在马路上进行跑步,而夜间的马路上有些地方光线条件差,能见度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司机难以及时注意到在马路上快速奔跑的锻炼者,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产生;有些晚间跑步锻炼者喜欢在夜晚灯光昏暗,地域偏僻的环境下跑步,这难保不会有不良份子出没,威胁晚间跑步锻炼者的人身安全;还有些晚间跑步锻炼者喜欢在晚间跑步过程中听音乐,玩手机,这些行为容易导致晚间跑步者分心,同时降低了人体对周围环境的警觉能力,增加发生意外风险。所以社会相关机构应该为晚间跑步锻炼者排除锻炼环境下的安全隐患,并对其进行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从而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为晚间跑步锻炼者提供一个安全的晚间跑步锻炼环境。

2.5 晚间跑步锻炼的健身指导问题

据调查发现晚间跑步锻炼者来自于社会的各个行业,其文化程度有高有低,但总体来看他们掌握的体育运动相关知识是处在一个较低层面。他们不知道如何通过测量脉搏来控制运动量,不知道在遇到运动伤病时如何科学的处理,不知道如何依据自己的体质状况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和营养处方,也不知道在晚间跑步锻炼过程中怎样规避众多安全隐患来保障自身的健康与安全。在关于是否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其晚间跑步锻炼过程进行指导的调查中发现,有88.98%的晚间跑步锻炼者希望有专业的健身指导员对其晚间跑步锻炼的行为进行科学的指导,可见绝大部分人都希望在晚间跑步锻炼过程中时有专业人士给予他们科学的健身指导,但现实情况是在锻炼过程中几乎没有这样的专业人士存在。大多数晚间跑步锻炼者在遇到问题时只能依靠自身的经验或朋友的建议来解决问题,但这些经验和建议有时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危害到锻炼者的健康安全,所以在晚间跑步锻炼过程中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失,是影响晚间跑步锻炼活动的一大问题。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以晚间跑步为主的锻炼形式在安徽省各个城市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且参与的晚间跑步锻炼者具有良好的运动健身意识。

(2)安徽省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城市居民对晚间跑步运动有着正确认识,并且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晚间跑步锻炼中。

(3)安徽省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城市居民在运动量的设定,以及人身安全的保护上都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指导。

(4)安徽省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城市居民在锻炼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健身指导,在遇到困难时缺少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建议

(1)社会有必要,有责任继续加强对晚间跑步锻炼方式的宣传,特别是在学校的层面上,从小开始培养人们积极参与晚间跑步锻炼的习惯。

(2)针对晚间跑步锻炼者的运动时间和习惯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为其提供一个安全的运动环境。

(3)进一步深入研究晚间跑步锻炼形式,不断探索,最终制定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晚间跑步活动的模式。

[1]孙丹.论大学城高校学生晚间跑步锻炼的现状和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7):148-149.

[2]孟光云.大学生夜间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0,6(2):87-89.

[3]宫晓丽.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3(2):45-48.

[4]王焕波.德州学院大学生早锻炼现状调查分析[J].德州学院学报,2011,27(4):96-99.

[5]高兰花.晚间跑步益处多,规避误区有技巧[J].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2014,5:68-69.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rban residents'participation in the night run of Anhui Province

Sun H ua-fei1Sun W ei2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W 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hui W uhu 241000;2.College of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s,W u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hui W uhu 241000)

In this paper,the problem of city residents in Anhuiprovince to participate in the evening running number,purpose,amount of exercise,safety,etc.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vening running exercise,running exercise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n science.

Anhui province;U rban residents;N ight running exercise

G888

A

2095-7327(2017)-12-0122-02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校级人文重点:全民健身下安徽省城市居民晚间体育锻炼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为W zyrw zd201702。2017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ASS2017206);2017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项目阶段性建设成果。

孙华飞(1984—),男,硕士,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锻炼者芜湖城市居民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关于赛艇训练中的有氧训练探究
浅谈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
芜湖滨江天际线
如何通过心理辅导提升健身健美训练的效果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城市居民低碳意识与行为调查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北京城市居民的娱乐生活(1949—1966)
关于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议案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