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民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17-04-17 02:51王惠莉张豫敏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音乐

王惠莉 张豫敏

【摘要】傳统文化是世界各国每个民族的根基所在,忽视传统文化等同于忽视自身价值。目前我国高中民歌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重拾中华文化传承文艺价值是每位国人当仁不让的职责。让学生了解国文音乐,不单单提高了对于母语的学习以及表达能力,也加强拓展了审美方面的能力和眼界,适度的教学也是实现其价值的体现。

【关键词】高中民歌 教学实践 音乐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民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策略与研究》 课题编号:JCJYB151403062。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1-0219-02

一、高中民歌的遗失及其重要体现

民歌民谣,作为一个国家各地传统文化中的一分子,它含有特有的地方特色,保留着本土意蕴,鲜明的地方色彩,于是凝聚成了深远悠长的中华民俗文化,算得上是音乐史里最接地气的一朵玫瑰。然而,当今时代极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形成一个“地球村”的同时,也导致文化的大同趋势。如今的学生爱好时尚,喜爱RAP,钟爱爵士却很难静下来听上一曲中华民谣,也就别说用心感受古朴的曲艺芬芳了。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连续多年针对高中学生做过统计,然而认识并熟认五线谱的学生比例在每个班级只有10%左右,尤其是唱完一首中国民歌的学生基本为零!理由很简单,中国音乐教育上不够重视民歌,存在这样的现状也是诸多原因,责任在每个人身上。不过,学校教育是引导未来一代人的主阵地,应负主要责任,民歌的教学价值被严重忽略。细观国际音乐教育领头的国家,法国政府部门早早规定在每日的收音广播电台中,本国歌谣宣传上要占到至少40%。所以说,民歌并没有在中国普通音乐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个国家倘若丧失了其基本的文化宝藏和理念,无异于丢了自己的祖先,忘了自己的根本,失了其本来庄重的模样,那是极为可怕的!

二、高中音乐教材民俗民谣内容的缺失

我国传统的民歌,一个不可缺失的教学内容,在各类的教材中都应当以一个显著的内容出现,然而我国高中音乐教材中一直缺少民歌这方面的内容。以一线城市为例,详细了解其高级中学一些课木内容,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一问题。新课本内容里面包含:舞蹈、歌剧、音乐剧、影视、戏剧等,但是舞蹈、音乐剧内容明显大于其他板块,而民歌这一内容则是被一再弱化和淡化了。在高一书本中,也只有一单元叙述了简单的小标题《改编、创作的民歌、民乐》,也只是有关作为“拓展与选择”板块中多个选择的教学课题中可供选择之一出现的。高三课本中,也仅有一个根据壮族民间故事传说改编的两首经典唱段出现在“感受与鉴赏”板块。是不是舞蹈与音乐剧是目前时兴的音乐教学知识呢?书本中大量缺乏民歌内容,是不是说明着民歌并非具有教授价值呢?是不是民歌对于“艺术”不存在理解与把握呢?传统的民歌文化与他们的生活相差甚远,那如何让学生感兴趣呢?于是,同行研究了一些方法:节目秀以及组团学习,突出人员奖励等等,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却没有增进音乐教学内容的本身,不过造就了的只是浅薄的热闹气氛,从而激起了学员的践行,并没有加深对教学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感受和理解还只是停留在表面,想要更加深入的产生效果,仍需另辟蹊径,根据学生的喜恶,一再激起他们欣赏传统民俗歌谣的热情。那么结合以上认为,应该从教学内容的创造入手,于是我寻觅了走进高中民歌民谣教学的新的路径,尝试链接一些流行因数。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深入传承

有关民谣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音乐能力和音乐素质进行启发延伸和拓展。根据笔者经验,激发学生自己组织民谣的课程开发很有作用,不一定要求其给出详尽和专业的方案,但是至少提出自己对于民谣的理解和学习的建议。民歌音乐校本课程是为学生发展开发的,让学生参与对设计音乐教学内容、步骤的设计可以激发他们较浓的兴趣,音乐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引导,提供一定的民俗知识和民间音乐文化资料,让学生参考。实施形式包括:第一种是学生集体演唱、实践。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演唱歌曲,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们紧张的情绪,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彼此的感染下快速学会歌曲。第二种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歌曲的学习,便于学生化整为零进行学习和演唱,减少滥竽充数的情况,提高歌曲学习的质量。第三种是音乐教师设计、组织、主持课程。民歌音乐校本课程的设计应以音乐教师为主,根据音乐基础知识所在的兴奋点使学生对作曲产生兴趣,尤其是现今的流行歌坛上众多的创作上的才子才女,当他们在学习中发现,原来作曲有众多规律可循,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深不可测时,学生兴奋了也就爱学了。结合书本上提供的民歌例子,用相对应的歌曲来进行比对,使学生把两者关联起来,根据歌曲创造中每个部分环节,同时也加入一些新型的流行元素,让民歌更添新意与激情。再如根据作品的背景:创建民歌的风情寓意的兴奋点造就与当地文化相当深厚的积垫,一方好比是另一方滋养成长的肥沃土壤,一再的给予彼此生命的养分,对于本土特色背景的知晓也有助于更高的鉴赏,同时也是良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同的文化背景具备着特有的个性,对于学生而言,个性的事物往往也会留给人深刻的印象,完好的利用这一点寻找到传统民歌入口的切入点,激发人的好奇心,使其达到兴奋程度,自然会水到渠成。在老师教一些中原地区的民歌时,最好利用学生对中原地区独特文化的好奇心,比如炎帝黄帝的传奇等都可以拿来举例,引来响应。

四、结语

总之,民歌是由生活本身衍生而来,它是传承传统文化,塑造高尚品质的做有用的作用力。在教学中,老师不好刻意地填鸭式的灌给学生知识,应当积极寻求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渠道,以更有说服力和活力的教学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徜徉其中,让教学不再枯燥的同时,又进一步良好的传承了我们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郭秋阳. 重庆市巴川中学音乐课程改革调查报告[D].重庆师范大学,2016.

[2]周丽娟.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科书使用情况研讨[D].西南大学,2016.

[3]朱海其.《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J]. 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03:38-41.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音乐之国”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