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动机模型在初中化学微课设计中的运用

2017-04-21 07:58夏九云曹飞
化学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微课设计教学应用

夏九云+曹飞

摘要:以初中化学“知识传授型”和“科学探究型”两种微课设计为例,探索了ARCS动机模型在微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旨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微课的内在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和提升微课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ARCS动机模型;微课设计;教学应用

文章编号:1005–6629(2017)3–0040–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关于“微课”问题的提出

2012年以来,“微课”已经成为国内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所谓“微课”,即“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越来越普及,微课程教学法也悄然出现。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在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把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通常以“微课”为显著特征)、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这三大模块划分为课前、课内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在课前学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任务单”的指导和“微课”的帮助开展自主学习[1]。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型,一般都倡导学生在家里自主学习,到课堂里内化知识、拓展能力[2]。新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自主学习过程的控制权转移到了学生手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及学习过程教师无法面对面调控。因此,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何,成为微课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保证微课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呢?在关于微课的“自主学习”调查中显示:超过50%的学生表示“自律性不强,没有时间或不想学习”。因此,在微课课程资源设计的时候,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乐于自主學习,是判断数字教学资源是否有效和可用的关键因素[3]。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学者凯勒综合众多的动机理论,开发出了ARCS动机模型,关注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该模型提出了动机设计的4个要素和激励策略[4],在国外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在初中化学微课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ARCS模型进行微课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理论研究

2.1 ARCS动机模型

ARCS动机模型是由凯勒[5]于1987年正式提出的一个关于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分别是:注意(Attention)、相关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感(Satisfaction)。动机激励策略的设计过程主要是围绕这四个因素进行,取四个要素的首写字母,简称为ARCS动机模型。注意,即要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和兴趣,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或任务;相关,即要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与自己密切相关,学习内容或任务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价值取向相关联;信心,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即学习任务要控制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满足,要使学生体验到完成学习任务的满足感或成就感,即评价结果要具有一定的激励性和启发性,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在这4个要素的基础上,ARCS模型给出了指导性的设计策略,笔者将ARCS动机模型的设计策略应用到初中化学微课的设计中,如表1所示。

动机模型与微课设计的质量紧密相关,微课设计的质量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密切相关。因而对于教师如何在微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如果能综合运用ARCS动机模型进行设计,以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注意、让学生发觉学习与他的生活切身相关、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建立自信、最后让学生获得成就与满足。通过这样的微视频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6]。

3 ARCS动机模型在初中化学微课设计中的应用案例研究

3.1 ARCS动机模型下的知识传授型微课设计——“溶解度”案例分析

依据ARCS模型的四要素和对应的微课设计策略,笔者设计了“溶解度”第二课时的课前学习微视频内容:极限挑战-溶解度(如表2所示);溶解度的曲线美(如表3所示)。

A(注意):溶解度定义的内容比较深奥,难以理解,学生兴趣不大,如何才能让学生一有时间就点开学习任务视频看,能够轻松自愿地进入微视频学习,这就需要制作视频的教师花费心思。“极限挑战-溶解度”采用的是吸引学生眼球的方式,极限挑战其实也是对溶解度定义的一个形象描述,为快速进入学习打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溶解度的曲线美”,把复杂生僻的知识点名称修饰成了现代流行的“曲线美”,从而轻易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R(关联):“溶解度”第一课时是学习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紧接着学习在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最大限度,实际就是饱和溶液的问题。从这引入溶解度的定义,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活动与他过去的经验或以前学习的知识有某种相关性。在视频二中作出溶解度曲线图,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讲,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过数形结合法解决实际问题,从已知到未知的过渡,设计中都考虑到了关联这一要素的重要性。另外向学生说明教学的目标和学习内容的价值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关联点。所以在制作视频中,开端一页可以插入学习目标,学生更能明确看视频的目的,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引发兴趣上面。关于学习价值的提示,更多的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微课2中,讨论了溶解度曲线的规律可以归纳出固体物质提纯的方法,而物质提纯的方法在家庭生活常用品食盐的获得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食盐是从海水晒盐蒸发结晶获得的,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在视频中教师最后还展示了亲手培养的硫酸铜蓝色晶体图片和明矾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大晶体。这样的设计是应用了ARCS动机模型中的示范引导相关性:即说明学生可能对此任务或课程不了解,但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来达成认识,从而形成相关。

C(信心):在自主学习战果单中,学习检测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而设定的难易适合的可能任务,以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S(满足):满足与信心是分不开的,设定的相关知识内容检测单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会做,愿意做,越做越有信心;做得好给予表扬,学生的内心就能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在视频中弹出的试题大部分是看了视频后就能解答出来的问题,学生答对后给他设定一个加分的显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果刺激。正如把大任務分解成小任务,小成功促成大成功。

3.2 ARCS动机模型下的科学探究型微课设计——“探究酸碱反应”案例分析

依据ARCS模型的四要素和对应的微课设计策略,笔者设计了“探究酸碱反应”的微课(如表4所示)。

A(注意):该微课开端采用问题探索的方式引入,带领学习者进入学习准备,激发探究欲望;在探究过程中,插入数字化实验仪器探究酸与碱反应的温度和pH变化,而不是继续做演示实验,以维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继续学习。

R(关联):科学探究前学生已经知道了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学习者对于探究酸碱混合后会发生什么,是结合其先前的知识经验,对知识进行更深更广的熟悉加工,其实,科学探究的思维过程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也已经熟悉,如何进行某一个问题的探究,这个微课提供了符合学生动机的学习机会。

C(信心):酸碱反应的探究,酸的性质与碱的性质在设计实验方案过程中提供了最重要的指示和条件,学生有信心设计出实验方案。在微课演示学生的方案实验时,也验证了学生的猜想,这样的微课设计使学生有机会达到目标,获得成功。

S(满足):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探究方法进行实验设计,验证实验猜想,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获得自身学习的满足感。

4 研究启示

本文以初中化学微课设计为例,探索了ARCS动机模型在微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在ARCS模型视角下,微课设计的重要关注点在于如何才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表达微型学习内容,体现微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支持学习者达到预期的学习绩效水平并形成长效的动机机制促进学习的迁移[7]。ARCS学习动机理论不但可以应用到微课资源开发,对微课资源组织、课堂教学设计等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ARCS学习动机理论应用于微课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金陵.从联系中看MOOC、微课和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6):33~34.

[2]金陵.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5~10.

[3]肖海鹏,谢铭瑶.基于ARCS理论的《计算机基础》微课课程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1(17):96~97.

[4] John M. Keller. Motivational Design f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The ARCS Model Approach.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LLC, 2010:43~54.

[5] Keller J M. Strategies for stimulating the motivation to learn[J]. Performance+Instruction, 1987,(8):1~7.

[6]郑康.浅议ARCS动机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通报,2016,(9):125~128.

[7]刘爽,郑燕林,阮士桂,ARCS模型视角下微课程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2):51~56.

猜你喜欢
微课设计教学应用
基于ADDIE模型的小学数学微课设计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
微课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应用
微课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浅谈微课设计与制作的几大关键点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三维动画课程的教学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