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美术专业中的中国画教学要点

2017-04-21 16:15覃耀忠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中职学校

覃耀忠

【摘要】中国画教学是美术专业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中职院校美术专业中的中国画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内涵,提高学生对于中国画的审美,培养他们对中国画绘画技能的掌握,从而为我国输送大量优秀的中国画绘画人才。本文着重分析中职院校美术专业中的中国画教学要点。

【关键词】中职学校 美术专业 中国画教学要点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04-01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美术专业是中职学校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类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改变,我国的艺术类考试逐年升温,中职院校美术类专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美术专业教学中,对于中国画的学习是艺术类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对于中国画绘画技法的掌握已经成为他们必备的技能。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只有对中国画的教学要点做出规范才能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画学科的建设。

1.规范中职学校美术专业中的中国画教学要点的意义

第一,中国画教学要点是教师在中国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制定的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是中国画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在中国画教学的过程中所要传授并要求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学科知识,因此对于中国画教学要点的规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

第二,为了适应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院校的学科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但是由于发展过快,对于学科的规范和建设往往不够完善,教育所暴露出来的弊端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中国画教学质量,必须剔除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比如学科内容设置的偏颇,教学手段的单一,教学模式的僵化等,其中教学要点的规范是增强学科建设的关键性因素[1]。对于中职学校美术专业中中国画教学要点的规范可以帮助老师了解中国画教学的原理,认识到中国画教学内容的核心,从而把最核心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培养出大批真正能领悟中国画的艺术内涵并具有精湛的绘画技法的优秀学生,为高等院校和社会输送更多更加优秀的高品质艺术人才。

第三,中国画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在世界艺术领域独树一帜,但是中国画的绘画教学往往是沿袭西方的教学体系,没有结合自己的艺术特色自成一家。西方画作与中国画的绘画技法虽有相通之处,但是因为艺术本质的区别,绘画技法往往也大相径庭,这就要求我们的美术专业的教育者不能一味地使用“拿来主义”,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制定出适合自身的教学体系,拒绝盲目的照抄照搬。中国画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内涵和艺术魅力,绘画技法自成一派,在艺术界独领风骚,美术专业的老师应该提升自己的艺术内涵,增强自身的教育技能,根据中国画的特色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2.中职学校美术专业中的中国画教学要点分析

2.1 加强绘画理论和美学思想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艺术内涵

艺术专业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对于艺术的领悟能力,能够感受艺术的内涵,体会艺术作品所想要表现的主题,以及蕴含的感情。外行人看中国画的时候,它就只是一幅水墨画,但是作为学习中国画的学生来讲,能够感受画作的独特魅力是对于他们日后学习中国画绘画技法的最基本的要求。中国画讲究笔墨的运用,讲究形式美,对于意境的再现是中国画的灵魂之所在[2]。中国画实际上是通过绘画这种形式向人们传递一种观念和思想,即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北宋郭熙的《早春图》是中国画画史上山水画的经典之作,《林泉高致》是郭熙所著的一部关于山水画理论的佳作,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了关于山水画的“三远法”的绘画理论,即“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石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郭熙的“三远论”后来成为山水画绘画技巧的经典之论。中国画的画学史和绘画理论是支撑中国画教学的重要理论知识,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可以为学生后期的学习绘画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美学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内涵,让他们领悟到中国画的精华之处,认识作品的价值。

2.2 让学生临摹佳作,熟悉中国画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巧

中国画分为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在艺术大师创作中国画画作的过程中,多以写生的形式为主,但是对于还未熟练掌握绘画技能的学生来说,写生不利于学生掌握中国画的造型特征和表现技巧。中国画的绘画对于笔墨的运用极为讲究,线条和构图是衡量一幅画作的关键性因素,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赏名师的优秀画作并进行临摹,从而帮助学生熟悉怎么把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和意境活灵活现的通过笔墨的运用展现在画纸上,临摹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如何下笔,如何运用笔墨勾勒出优美的线条,如何进行构图。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有先教会学生绘画技巧,才能通过多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的写生创作能力。

2.3 名作鉴赏与写生创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对于名作的鉴赏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画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对中国画艺术的宏观把握能力,一名优秀的中国画学生应该具备对于作品的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美术专业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或者带学生去博物馆欣赏名师的画作,让学生用专业知识对這些作品做出评价,分析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之作的精华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并锻炼学生的绘画技能最有效的手段是让学生们去实践,即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把实际生活场景和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写生创作。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内涵,对于佳作的临摹可以帮助他们掌握绘画的技法,对于作品的鉴赏是对学生艺术理论的巩固,这一系列的教学过程都是为学生进行写生创作打下基础。学生的写生创作能力是检验老师中国画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结果的决定性标准。美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的专业,在中职院校美术专业的中国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把学生的写生创作作为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理论只是创作的辅助,不能顾此失彼,重理论轻实践,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纸上谈兵”。

3.总结

中职院校的中国画教学是我国艺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优秀中国画人才的重担,中国画学科教学要点的规范建设对于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中国画的特色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为培养出优秀的艺术人才以及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范伟.地方院校美术专业中国画的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大舞台,2013

[2]张鸣.浅谈高校师范美术专业的中国画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3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中职学校
课改下美术专业班教学及管理的探究
作品赏析(3)
地方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色彩造型能力培养及提升策略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高校美术专业艺术硕士中国画教学实践研究
多媒体设备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