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S在急性白血病及其亚型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2017-04-27 08:38陈思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7期
关键词: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

陈思颖

VCS在急性白血病及其亚型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陈思颖

目的探析体积、传导率、激光散射(VCS)技术在急性白血病及其亚型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体积、传导率、激光散射;急性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现阶段临床医学亦将VCS技术应用于疟疾、细菌感染等疾病的临床诊断中[1-2]。同时, 亦有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骨髓增生、急性白血病以及慢性单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断, 而国内关于该技术的应用与报告均相对较少[3-4]。本次研究特运用此技术来对白血病及其亚型进行诊断, 以了解其在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 其中AGL观察组患者57例, ALL观察组患者25例。另选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人员82例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 其中粒系对照组57例, 淋系对照组25例。AGL观察组:男30例, 女27例;年龄22~54岁, 平均年龄(37.9±6.8)岁。ALL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0~56岁, 平均年龄(39.3±6.5)岁。粒系对照组:男29例, 女28例;年龄20~55岁, 平均年龄(38.7±6.9)岁。淋系对照组:男14例, 女11例;年龄21~55岁, 平均年龄(37.9±6.7)岁。AGL观察组与粒系对照组、ALL观察组与淋系对照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参与研究者皆依照规定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真空管取其2 ml空腹静脉血, 颠倒混匀, 并在2 h内完成检测。本次研究所用检测仪器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所生产的LH750血细胞分析及其配套试剂, 另有日本奥林巴斯公司所提供的OLYMPUS BX41显微镜。

1.3 观察指标 以血细胞分析仪对AGL观察组患者及粒系对照组的MNS、MNV、MNC、MNV-SD、MNC-SD、MNSSD数值进行对比;对ALL观察组患者及淋系对照组的MLV、MLC、MLS、MLV-SD、MLS-SD、MLC-SD数值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GL观察组患者MNS、MNV、MNC、MNV-SD、MNCSD分别为(121.56±6.31)、(231.46±12.59)、(146.46±6.81)、(39.88±6.34)、(25.61±4.79), 与粒系对照组的(132.44±6.71)、(160.54±11.62)、(130.56±6.69)、(28.77±5.31)、(11.34±4.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NS-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ALL观察组患者MLV、MLC、MLS、MLV-SD、MLS-SD与淋系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LC-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AGL观察组患者与粒系对照组VCS参数比较

表1 AGL观察组患者与粒系对照组VCS参数比较

注:与粒系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

表2 ALL观察组患者与淋系对照组VCS参数比较

表2 ALL观察组患者与淋系对照组VCS参数比较

注:与淋系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 中性粒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其体积以及核浆比将会随着随细胞自身幼稚程度增加而增大, 并且中性粒细胞亦会在变化期间降低其内部核与颗粒复杂性[5-8]。本次研究采用VCS技术, 对不同人群白细胞进行检验, 得出以下数据。AGL观察组患者MNS、MNV、MNC、MNV-SD、MNCSD与粒系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NS-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L组MNC值高于对照组, 提示AGL时外周血幼稚细胞与后阶段细胞的核浆比差异明显, 这也与幼稚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相符;而MNS值低于对照组, 说明AGL时外周血幼稚粒细胞胞浆内颗粒特性及胞核的复杂性下降, 幼稚细胞胞浆颗粒少于成熟粒细胞。因此, 当外周血细胞MNV、MNC明显升高, MNS值下降时,提示外周血中可能存在幼稚粒细胞。ALL观察组患者MLV、MLC、MLS、MLV-SD、MLS-SD与淋系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LC-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项结果说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在幼稚与成熟细胞间的差异不及粒细胞差异明显, 判断时可能会漏诊,这与幼稚单核细胞胞浆较丰富以及成熟淋巴细胞的高核浆比有关;而MLS、MMS两项差异明显, 可能与幼稚单核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内嗜苯胺兰颗粒增多有关, MNV-SD、MNCSD、MLV-SD、MLS-SD、MMC-SD、MMC-SD增高表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中存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幼稚细胞及成熟细胞, 各阶段细胞之间体积、核浆比、胞浆颗粒及胞核复杂性差异较大。

综上所述, 借助于VCS各数值的差异性, 能够实现对急性白血病及其亚型的有效判断, 其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1] 徐双, 刘健, 赵磊, 等.VCS技术在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 17(4):676-680.

[2] 吕占武, 胡朝晖, 陈南风, 等.糖原染色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亚型诊断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8(2):180-181.

[3] 张家明, 黄胜, 卢粤, 等.中性粒细胞VCS参数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及疗效中的应用价值.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 30(1):21-24.

[4] 袁田, 赵邢力, 张丽霞, 等.IKZF1基因IK6亚型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3, 21(3):539-543.

[5] 王海, 任飞垚, 彭文红, 等.白细胞VCS参数参考区间的建立及其在菌血症和白血病中的应用.检验医学, 2012, 27(7):534-539.

[6] 崔颖, 赵晓丹, 申东晋, 等.白细胞VCS参数在儿童支原体和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1):53-55.

[7] 金红, 杨肃文, 金春兰, 等.VCS技术在急性白血病及其亚型判断中的应用评价.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0, 33(8):740-746.

[8] 金艳慧, 王明山, 谢耀盛, 等.血液分析仪VCS参数分析应激反应时中性粒细胞形态改变的价值.临床检验杂志, 2010, 28(1):40-4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7.037

2017-02-15]

529000 江门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方法选择8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GL)观察组患者57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观察组患者25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82例为对照组, 其中粒系对照组57例, 淋系对照组25例。对AGL观察组与粒系对照组、ALL观察组与淋系的VCS参数进行对比。结果AGL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平均散射值(MNS)、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中性粒细胞平均电导(MNC)、中性粒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MNV- SD) 、中性粒细胞传导率分布宽度(MNC-SD)分别为(121.56±6.31)、(231.46±12.59)、(146.46±6.81)、(39.88±6.34)、(25.61±4.79), 与粒系对照组的(132.44±6.71)、(160.54± 11.62)、(130.56±6.69)、(28.77±5.31)、(11.34±4.3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散射值分布宽度(MNS-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观察组患者淋巴细胞平均体积(MLV)、淋巴细胞平均电导(MLC)、淋巴细胞平均散射值(MLS)、淋巴细胞体积分布宽度(MLV-SD)、淋巴细胞散射值分布宽度(MLS-SD)与淋系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LC-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CS在急性白血病及其亚型判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假性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肝内T淋巴细胞单细胞图谱显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肝脏幼稚样CD4+T淋巴细胞的扩增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研究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