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支架,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实效

2017-05-02 14:10邱丽爱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语篇教学支架小学英语

邱丽爱

摘要:本文根据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于教师对学生现实发展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进行预测,灵活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巧搭支架,巧妙引导学生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协商合作,解决了在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语篇教学中碰到的困惑,使学生从现有的发展水平向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迈进,进而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支架;小学英语;语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87-02

语篇是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好材料,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步入高年级,语篇就变得较长,容量较大,语篇中涉及一定量的生词、句型以及文化背景知识,许多教师觉得语篇教学难以把握,或者根本无从下手。难教、怕教已成为教师们的共识。受应试功利的影响,很多教师只是停留在单词和句型教学,影响了语篇教学的实效。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展语篇教学成为高年级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支架式教学思想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理论基于教师对学生现实发展水平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进行预测,灵活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搭建支架,巧妙引导学生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协商合作,使学生从现有的发展水平向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迈进。

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这话虽有夸张之意,但在每个学生的生命旅程中,确实需要"支点"。那么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怎样的"支点"呢?这个"支点",不求撬动地球,只求能为学生提供合理有效的语言支架或范本。在此,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观录像课、听评课学习到的经验,在语篇教学中巧设支架,提高了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实效。

1.巧借Free Talk为支架,无痕导入语篇主题

案例1:曾看到刘宝杰老师在"The scarf"绘本教学视频时,这样的导入:在和学生一阵轻松聊天之后,刘老师以实物围巾和学生又做了热身交流。他首先让学生来说说这条scarf,师生们围绕 "my scarf",说出了"nice, long, warm, special"等,教师板书,然后,让学生掏出自己带来的" scarf",使用句型:"I have a scarf. It's . "谈论自己的scarf,结果学生们各抒已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又水到渠成的出示了本节绘本课的课题——"The scarf"引入新课教学。

2.巧用图片、视频为支架,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

案例2:《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是根据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体系编写的,教材的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贴近学生生活背景的话题,教材中PartA和PartB是这一背景及话题的综合呈现形式。笔者在教学闽教版小学英语第四册Unit7 Seasons第一课时,由于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英语充满兴趣,但又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在理解文本时往往不深刻、全面,这时教师要在文本的背景处就需要为学生搭好支架。上课伊始,在简单的Free Talk后,教师出示自己在不同季节游玩的图片,整体呈现感知单元话题Seasons, 同时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学生学习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作铺垫。

T:I enjoy my life in different seasons. It`s warm in spring. Trees are green. I can go to see flowers. I can go for a spring outing. In summer, it`s hot. I can go swimming with my daughter. I have a long vacation . I can take a trip.In autumn, it`s cool. I can climb a mountain. I can pick oranges with my family. In winter, it`s very cold. I can make a snowman. I can go to see the ice carvings. I enjoy my life in different seasons.教师借助图片、视频并配以解说,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季节及天气和相关活动。整体导入教学内容,教师游玩的图片用视频形式把语言知识串连起来,引起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去感知、学习新语言。同时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英语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3.以情境任务为支架,搭建探究语言的桥梁

案例3:李磊老师在执教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Unit 4 Can I play basketball(Story time),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对教师来说,应该去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课程相关的情境(Roger,1969)在新授環节,教者精心设计了"超级儿童俱乐部"的整体情境支架,并提供学生三个任务"Sports time"" Story time"" Show time"学生只有完成这三个时间段里的任务,才能顺利成为俱乐部的会员。在该支架的引领下,学生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任务,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在同课的另一个片断中,李老师是这样说的:You know, I'm a coach of the Super Kids Club. Welcome to Super Kids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 this club? Ss: Yes! 这是一个怎样的俱乐部?我怎样做才能加入这个俱乐部?借助教者提供的上述任务支架,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冲突,并引发探索新知的欲望。

4.以文本插图为支架,搭建知识构建的的桥梁

《英语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语言技能有明确要求,即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进入" Story time"伊始,(同样李磊老师的教学片断)李老师没有采取听录音回答问题或看卡通片回答问题的常规做法,而是用PPT呈现文本插图,教学环节如下:

[教学片断]Look and talk

T: There are three boys. Who are they?

S1: They are Wang Bing.Mike and Liu Tao.

T: Where are they?

S2: They are in the playground. T: And what do they want to do?

Ss: They want to play basketball.

T: Look at Liu Tao ,please.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to ask?

S1: Can Liu Tao play basketball? T: Anything else?

S2: Can Mike play basketball?

S3: Can Wang Bing play basketball? 。李老师发挥图片的先行组织者作用,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养看图说话的能力。他围绕文本插图,以"3Wh"为关键词设计支架问题,引导学生看图说话,紧接着要求学生观察图片中人物的面部表情,让其试着提问和测观看卡通片,为学生理解文本降低了难度。

5.以话题为支架,拓宽语篇情境,发展语用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教育部2012)在此,又以笔者教学的闽教小学英语第四册Unit7 Seasons为例:在构建展示平台,整体输出语言并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环节,我是这样搭建语言支架。

Activity one:Say in groups

在小组内组轮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Activity two: Ask and answer then complete the form

(1)教师用下面的句子询问学生最喜欢的季节,师生问答、生生问答,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句子描述最喜欢的季节。

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Why ?

(2)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信息表并展示交流,分层评价。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It`s _____________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We c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 c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 c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That`s wonderful!

这是一节课的巩固提升拓展环节,看似简单,但对语料储备并不充足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在此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基于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而又略高于学生的现有的语言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了螺旋上升式的活动,提供话题的示范支架,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语言能力的舞台,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总结、整理新知识,真实地运用语言,完成知识结构的重组,对目标语言进行二度加工,文本再构,从整体上把握教材,以优化学生的最后语言输出。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体验表达语言的成就感。由输入语言转为输出语言,为学生创设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平台。

除了以上例举到的可在英语课堂中运用的"教学支架"外,还有几种常见的"支架",如图表支架、背景支架、指令支架、思维导图等支架。只要利用得當,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语篇教学和提高语篇教学实效并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章春艳.“支架”理论下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设计探究[J].广西教育·A版,2012,(10).

[3] 张宁.语篇教学中支架理论运用解析[J].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14,(6).

[4] 王雪霜.李磊 支架式教学赏析 [J].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13,(33)

猜你喜欢
语篇教学支架小学英语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基于策略指导的语篇教学活动层次性设计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