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现状的调查分析

2017-05-03 20:20王立高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调查现状

【摘 要】本文对高职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职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水平高于常模且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性别、民族、专业、生源地、独生子女、学生干部、政治面貌、家庭经济状况等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建议通过有针对性地开设人际关系相关课程,加强自信心培养,加强实践锻炼,完善咨询服务体系等路径,增强高职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职学生 社交回避 社交苦恼 现状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17-03

社会交往能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社交过程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很多高职学生深受人际关系困扰。社交回避是指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是一种行为表现;社交苦恼是当事人深处其境时的苦恼感受,是一种情感反应。研究高职学生群体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现状,有利于我们认识社交回避在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和特点,理解人际交往对高职学生造成的压力与苦恼,并向高职学生提出适宜的建议与指导,帮助其积极、和谐地学习和生活,增强其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取某高职院校的学生,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被试进行团体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问卷有效率93.13%。被试分布情况见表1。

(二)研究工具。采用由Watson和Friend编制、马宏修订的《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7,重测信度为0.68。量表包含28个条目,由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两个分量表组成。

(三)研究程序。选取大一学生,由经过培训的教师担任主试,施测统一问卷,同时随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使用SPSS20.0软件录入、整理和分析所采集的问卷数据。

二、結果与分析

(一)社交回避与苦恼总体情况与比较。分析298个样本数据(见表2)发现,高职学生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和总量表的平均分分别为4.54、5.06、9.60,均高于理论中值4、5和9。与常模相比,高职学生的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和总量表得分均高于常模,并且社交回避与苦恼总量表得分差异非常显著(P<0.05)。

(二)社交回避与苦恼影响因素分析。具体如下:

1.性别差异。统计显示(见表3),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及总量表得分,女生均高于男生,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民族差异。统计显示(见表4),汉族高职学生在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及总量表得分均低于少数民族学生,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生源地差异。统计显示(见表5),生源地是城市的高职学生在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及总量表得分均低于农村的高职学生,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

7.政治面貌差异。统计显示(见表9),社交回避与苦恼总量表及回避和苦恼维度,在党员、团员、群众等政治面貌上,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性。

8.家庭经济状况差异。统计显示(见表10),高职学生的社交回避与苦恼总量表及苦恼维度得分上,来自特困、困难、一般和较好家庭经济条件的,得分依次增加,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社交回避维度上得分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三)社交回避对苦恼的相关及回归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高职学生社交回避与社交苦恼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以社交回避为自变量,社交苦恼为因变量,二者相关系数0.639(P<0.01),相关及其显著。如表11所示,社交回避对社交苦恼的线性回归分析发现,R=0.639,判定系数R2=0.409,F=204.682,P<0.001,说明社交回避对社交苦恼存在很强的回归关系。T值的相伴概率均小于0.001,说明回归系数与零有显著的差别。也就是社交回避对社交苦恼的回归差异极其显著。

三、讨论与建议

(一)高职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特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社交回避与苦恼情况,在统计学意义上与常模相比差异显著,并且社交回避与苦恼及其两个分量表的得分均高于理论中值,这说明高职学生的社交回避与苦恼比较严重。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社交回避对社交苦恼相关极其显著;回归分析也发现,社交回避对社交苦恼的回归差异性也极其显著。高职学生产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对人际认知存在偏差,缺乏人际交往技能,在积极的人际交往活动中受到了创伤;有的是因为自卑心理,自尊水平过低,在人际交往中不敢主动交往;有的是人格特质所致,粘液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学生倾向于被动交往,谨小慎微,存在人际交往不安全感,等等。

研究数据还表明,高職学生的社交回避与苦恼及其两个分量表,在性别、民族、专业、生源地、独生子女、学生干部、政治面貌、家庭经济状况等人口学变量上,得分虽然有差异,但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也就是高职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及其分量表不受性别、民族、专业、生源地、独生子女、学生干部、政治面貌、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二)改善高职学生社交回避与苦恼的建议。高职学生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的现状亟待改善。建议:一是有针对性地开设人际关系相关课程。课程的开设要依据高职院校的专业办学特点和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来建设,要增加灵活性和选择性,让高职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增强他们社会交往的技能。二是加强自信心培养。高职学生因高考失利、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等,往往存在自卑心理,这要根据国家对应用型(下转第35页)(上接第18页)人才的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等方面,从根本上解决高职学生的自卑心理,同时进行自我认知训练,加强对他们的人际交往辅导,增强其自信心。三是加强实践锻炼。要依据高职院校的行业特色和办学特色,丰富校园文化,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高职学生在校园文化氛围和实践活动中的人际交往质量和成功体验,强化其人际交往动机和技能。四是完善咨询服务体系。针对社交回避与苦恼现象存在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或团体训练,通过专业咨询、朋辈互助、心理干预等方式方法,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安芹,陈浩.自我分化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安全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5)

[2]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

[3]黄吉彪,汤珺,赵建新.中职生社交焦虑社交回避苦恼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5(9)

[4]邵华.医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于主观幸福感研究[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6(4)

[5]何玉梅.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研究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5)

[6]李珍.中职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研究及探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高职贫困生心理韧性、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研究”(2015ZZ016)

【作者简介】王立高,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政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调查现状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