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17-05-08 03:01朱凯
魅力中国 2017年1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运用策略

朱凯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对不同的图片史料往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史料的能力,发挥史料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史料;高中历史教学;运用策略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方面要求:“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上,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运用史料能使学生生动、直观地感知历史,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深刻理解历史知识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必要性

(一)“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新课改之前的历史教学不够重视史料的运用,历史教学就是记忆教材上的一句又一句结论。新课改拉开了历史教学的新篇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那么,“历史信息”的载体是什么呢?那就是史料!学生只有通过去阅读分析史料才能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和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因此,可以这样说,一切的历史知识和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思维都来自于史料,所以梁启超先生才会感叹道:“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

(二)运用史料教学是新课改高考命题的必然要求

从新课改后两年的高考来看,命题越来越注重新材料的使用,跳出了《课程标准》下不同版本教材知识重点不一致的局限,大力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粗观2015年和2016年两套文综历史题,我们就可以发现2016年高考卷对历史材料解读、分析、运用和描述的考查相较于2015年试题继续加强。如果教学中我们只知道讲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知识,不重视历史材料的运用,那最后,学生参加考试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运用史料来教学势在必行,然而通过在我校前期的调查和教学实践发现,虽然老师们在教学中也比较注重运用历史材料,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并不如意。因此,如何去运用史料是

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的策略

(一)依据教学目标,选用典型的史料

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史料都是由教师选取的,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有所侧重与取舍,以增强针对性。选取的史料与学生的学习内容之间有共同的知识要素与思维通道,利于把握教学主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心概念和知识体系,感悟历史。教师要做到这些,必须选取典型史料,这样才能防止重复性史料堆砌,导致史料数量过度。例如,新课程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4第一单元第2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可以运用的史料很多,但是根据本课的教学主题“唐太宗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的需要,选取的典型史料四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与理解唐太宗治国的政治智慧和“贞观之治”的历史作用。这四则史料是:

(1)(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资治通鉴》卷198

(2)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命人图画24位功臣相貌于凌烟阁,这24位功臣是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房玄龄、李靖、秦叔宝、程知节……在这些人中有的参加过隋末农民起义,有的是太子李建成政治集团的人,还有一些出身少数民族。如魏征少年时做过道士,后来成为太子的谋士,秦叔宝是小军官,程知節是农民。——《盛唐气象》

(3)太宗曰:“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华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如,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是四夷可使如一家。”——《贞观政要·论安边》

(4)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粮,取给于道路焉。——《贞观政要》

这四则史料能较全面地说明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他去奢省费,轻徭薄赋,知人善用,民族政策开明,在位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四则史料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二)追求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讲究是史料利用的最大值,切忌浮光掠影,做表面文章,看似运用史料,实则走过场,必须在追求深度思考上做足文章,把有限的史料用透,甚至“体无完肤”,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压缩史料的数量,真正做到适度,提升史料运用的有效性及课堂教学有效性。我们认为,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通过让学生解答有关问题的形式来达成。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的、富有启发性、规律性的问题,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推进。如旧课程《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的课堂教学,确定的主题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合作与分歧”。教师围绕这一主题运用一些史料,设计问题。

史料一:《德黑兰宣言》:我们三国表示我们的决心,我们的国家在战争方面,以及在随后的和平方面,都将共同工作。关于战争方面,我们已决定了将德军消灭的计划。……关于和平方面,我们确信:我们的协力同心将导致一种永久的和平。我们怀着希望和决心来到这里,我们作为事实上的朋友,精神上朋友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而在这里分手。

史料二:斯大林关于欧洲第二战场给丘吉尔的信“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不仅能牵制希特勒在东线的兵力,而且使希特勒无法入侵英国。”丘吉尔坚持“地中海战略”,极力主张从欧洲柔软的下腹发动进攻。罗斯福对他儿子说:“每当首相坚持经过巴尔干进攻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十分清楚他实际上想要干什么。”

史料三:前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曾说:“英国政府拒绝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我和我的同事认为1942年存在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最有利条件。”

依据史料设计的三个相关问题是:“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问题上的这些分歧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最后是如何解决的?这说明了什么?”史料和问题的设计既反映出反法西斯同盟之间的协作,也折射出反法西斯同盟内部的分歧,运用了基本知识,分析讨论这些问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有了深入的理解,看到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各个侧面,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历史。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当然,还可以根据史料设计出一些带有探究性质的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些是课堂教学中运用史料所产生的积极意义。设计问题必须注意:充分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找到史料与知识的联系,重视史料解读的动态过程,层层推进,由浅入深。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运用策略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