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2017-05-09 00:53周陶兴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周陶兴

摘 要:因材施教是素质教育教学体制下,所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下面我将主要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因材施教教学理念的应用展开探究,并结合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自己在物理分层次教学方面的看法和建议。关键词:初中物理;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大环境的不断改变,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也向着多样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各行各业对于人才各方面的素质也呈现出不断严格的发展趋势,因此与人才培养息息相关的教育也就成为新时期国家改革的重点领域。随着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探索,素质教育教学体制逐渐取代应试教育成为各阶段学校教育的主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更加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新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开始涌现,并且随着教师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而更趋完善系统,为各阶段知识传输的高效率、高质量打下了相应的基础。

因材施教是素質教育教学体制实行过程深受教师追捧的教学理念之一,由此所衍生出的分层次教学也是各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一,对于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知识学习水平,在帮助学生补齐学习短板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尤其在学生水平差异较大的班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分层次教学所带来的教学成效,因此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体会谈谈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融入,并对分层级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教师要树立平等观念

物理在初中传统教学过程中一直不被重视,学时安排相对于语数外这一类学科来说要相对较少。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通常情况下我们需要担任两个到四个班级的物理教学任务,就也就导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接触的班级较多,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较多。而学生由于基础或者天赋方面的影响,在物理学习方面存在着客观的差异性,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贯彻因材施教教学理念之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树立人人平等的教学态度,尤其是要平等的看待不同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接收一个班级一开始,就要最大限度的了解不同学生群体的物理学习能力。当然初中阶段是学生系统性接触物理专业知识的开端,因此基本上不存在什么基础方面的差异性,那么我们所要衡量的就是学生在类似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天赋和学习能力的高低,从而为以后不管备课还是授课以及课下作业布置方面能够做到对症下药。一方面,教学一开始教师可以采取类比推理的方式来进行物理学习能力的检测,物理和数学同属于理性学科,在知识学习方面具有相通之处,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以往数学学习能力的评估,初步推断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潜力;另一方面教师则可以通过前几周的课堂互动进行观察,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从而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进行一定的了解。

其次,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教师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此时需要教师做到的就是不论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要最大限度的做到一视同仁。因为教师也是普通的个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受到主观情绪的影响而在不知不觉间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态度,具体表现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与之互动性增加,而对于很多学困生教师容易出现敷衍的态度。这就更容易导致越来愈好和越来越差两个极端的产生,进而促进班级学生物理学习水平两极分化现象更加严重,恶性循环之下的整体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吾日三省吾身”的教学态度,时刻提醒自己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从而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尽最大的努力。

二、课堂教学分层次

分层次教学是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所对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对容易出现学习差距的物理等理性学科课堂上应用效果更明显。而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分层次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上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分层次教学模式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就要开始实施。很多人会认为所谓的教学模式仅仅是针对于课堂教学,但在我看来课前准备和课堂知识传授是一个一以贯之的过程,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教师更要做好知识内容方面的分层次。教师本身对于所教授的班级学生物理学习状况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那么在新知识的准备过程中也要将教学内容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相对应,尤其是在例题演示方面,做到两个知识难度是最为基本的备课标准,这样既能够满足普通学生的听课需求,还能够满足知识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的物理知识需求,一举两得。

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也要做到“有所区别”。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同一节物理课上,对于相同的知识内容能够吸收的程度不同,因此在师生互动环节中教师也要事先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进行提问,并且在课堂互动中进行有选择的提问。最好的度就是,既能够保证学生在互动过程中获得学习上的满足感,同时又能给学生以思考方面的挑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

三、课下巩固,对症下药

在环境、天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的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所感觉到的学习难点不同,这也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在物理学习方面呈现的短板五花八门。针对短板问题,仅仅依靠课上教学时间是不可能弥补的,所以分层次教学也要贯彻到每天的课下作业布置中去。

首先,课下作业的布置一定要以基础内容为主,基础架构打好了,学生才能一步步学习更加深层次的内容,并且初中阶段是学生物理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所以课本中列出的内容,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都是以基础为主。所以布置课下作业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堂上的授课重难点进行题目挑选,从而达到课下巩固的目的。其次,在基础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区别性的作业附加。例如对于学困生,教师就可以直接增加简单性、基础性的知识内容,通过量的积累完成质的变化;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两道拔高性题目,让学生在课下的练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物理知识学习能力。

总之,对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来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次教学,而是要贯穿到备课、上课、课下作业等教学的各个方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通过细微的“区别对待”获得最合适的物理知识学习效果,进而实现一个班级学生物理学习的整体性进步。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