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戈东海砺锋刃
——海军复杂电磁和水声环境下实兵实弹对抗演戏掠影

2017-05-10 07:38王志鹏温子东刘亚迅
国防 2017年4期
关键词:蓝方实兵红方

本刊特约记者 林 键 王志鹏 温子东 刘亚迅

横戈东海砺锋刃
——海军复杂电磁和水声环境下实兵实弹对抗演戏掠影

本刊特约记者 林 键 王志鹏 温子东 刘亚迅

面舰艇的信息实时显示,荧屏可一览波涛万里的海空战场,一道道作战指令随着敲击键盘的无声指挥,迅速传递到各作战单元。

“发射——”,红方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按照时间节点依次攻击,各型导弹同时临空,蓝方编队顿时遭到重创。

茫茫大洋硝烟弥漫,红蓝双方数个兵力群在空中、水面、水下纵横交锋。演习中,数个岸导突击群依托一体化指挥平台,与航空兵密切协同,对蓝方舰艇、码头等多个目标进行了有效打击。

构建要素齐全的海上作战体系,是此次实兵实弹演习的重要特点。记者参与了演习的全过程,从预警探测到信息传输,从指挥控制到效果评估,处处打上了“体系作战”的烙印。近年来,海军东海舰队推动实兵实弹训练由传统模式向依托指挥信息系统,由单纯验证导弹武器系统向全体系运用、全过程对抗、全要素检验转变。

实射鱼雷 李 洋/摄

紧贴实战,演习现场处处充满“悬念”

上午8时许,红方郑州舰接到编指指令:“前出对敌方接护编队实施拦截。”顿时,雷达高旋、战舰飞驰……郑州舰迅速完成战斗准备,进入战斗状态。

“打击目标XX批,导弹发射。”蓝方舰艇刚刚进入郑州舰导弹射程,实习舰长陈曦便果断下达打击指令,导弹直奔目标。

然而没过多久,舰上雷达兵报告:“方位XXX,距离XXX,两批快速小目标正向我接近。”原来,尽管郑州舰先敌打击,但蓝方迅速采取多种干扰手段,导弹并未命中目标,反而暴露了自身所在位置。

驰骋海洋 韩 林/摄

发射导弹 刘 峰/摄

雷达屏幕上,蓝方数枚导弹从不同方位呼啸而至。“对空导弹发射!”陈曦沉着下令,发射手果断摁下发射按钮,导弹破天而上。不多时,海天交接处火光闪烁,测控部位传来消息:来袭导弹被成功拦截。

“在未来海战场上,舰艇在海上自由机动寻歼、自主搜索接敌非常重要。因此,锤炼官兵保持长时间不间断高度警戒、随时准备战斗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此次导弹实射,无处不在的‘悬念’就是一大亮点。让‘悬念’成为一种常态,是我们对未来海战场的一次逼真模拟。”东海舰队参谋部训练处处长沈煜的介绍发人深省。

沈处长话音未落,演习场上硝烟再起,红方航空兵受命对蓝方水面目标进行打击。记者在大屏幕上看到,为躲避防空雷达的搜索,红方多架战机在波峰浪谷的上空跃升俯冲。指挥所没有通报目标种类和来袭方向,长机、僚机各自利用机载雷达搜索。突然,长机报告:“雷达发现敌目标,请示攻击!”说时迟,那时快,长、僚机几乎同时按下驾驶杆上的“截获”按钮,目标被牢牢地锁定。紧接着,海上指挥员传来口令:“攻击!”

长机飞行员沉着地按下导弹发射按钮,只见一枚导弹吐着长长的火舌飞向来袭导弹,目标顷刻间灰飞烟灭。

直升机起降 韩 林/摄

战场磨砺,多项战法通过实战检验

这次演习,不少参演部队领导都捏着一把汗,演习课题很多都是战斗力建设的“瓶颈”问题,个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数艘水面舰艇、潜艇和数架飞机要组成空潜舰联合突击群,对蓝方目标发动“饱和式”攻击;

舰艇信息化装备刚一开机,短波、超短波、雷达干扰设备就一拥而上,群起攻之……

近年来,东海舰队部队在训练中突出问题导向,针对重点设课题,盯着难点搞研究,咬着薄弱环节抓训练,舰艇每次出海,都带着研究课题;飞机每次升空,都针对训练问题。

演习中,红方舰艇编队航渡途中就遭到强电磁干扰,泰州舰对空雷达屏幕上突然出现大片雪花,数据链中断,通信受限。各职号手沉着地启动备用设备,抓住“敌”电磁波干扰间隙,迅速分配打击单元、接通射击电路……只见两枚对空导弹前后开弓,直冲云霄,划出两道曲线,“轰”的一声巨响,大海上空闪现一团火球。导演部通报:来袭导弹被全部击毁。

兵越练越实,仗越打越真。近年来,舰队部队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实战化训练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结合担负使命任务,对于快速反击作战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掌握装备性能、原理的基础上,成立技术攻关组,先后解决了精确制导、建立指挥流程、拟制作战部署等一系列难题,并在这次演习任务中对战法进行了系统检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责任编辑:胡东霞)

猜你喜欢
蓝方实兵红方
基于LORA通信的模拟实兵对抗训练系统
暗号
海军在南海举行实兵对抗演习
暗号
暗号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提示棋例的盲点
象摸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