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涉入与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关系研究
——来自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2017-05-11 08:26李晓彤
山东社会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领导权所有权家族

张 妮 李晓彤

(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家族涉入与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关系研究
——来自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张 妮 李晓彤

(山东大学 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在全球化竞争加剧、市场化转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作为民营经济中坚力量的家族企业治理机制设计与治理效率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关注。通过对家族领导权涉入和所有权涉入两方面考察家族涉入情境对上市公司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家族领导权涉入对上市公司创新行为有积极影响,即家族成员任职上市公司领导职位能强化公司创新行为;第二,家族所有权涉入与上市公司创新行为之间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即随着家族所有权涉入的水平增加,创新行为呈现先下降再升高的U型变化;第三,家族领导权涉入与所有权涉入在影响决策团队激励契约的路径中存在交互效应,即与家族涉入领导权的上市公司相比,家族领导权未涉入情境下所有权涉入对上市公司创新行为的影响更强。

家族企业;领导权涉入;所有权涉入;创新行为

一、引言

2016年5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随着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提出,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绩效的战略目标更加清晰了。研发投入作为国家经济增长、企业效益提升的驱动器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基础,合理的研发投入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满足市场最新需求,推动企业持续发展。*David P,Hitt M A,Gimeno J. The influence of activism by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on R&D[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1):144-15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而增加企业创新投入、提升企业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则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路径。但在实践中,研发投资不足或者投资懈怠等问题在我国企业中却比较普遍。据国家科技部2014年的一项统计,2014年全国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6.4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6.9%;拥有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4.8万个,占比1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9254.3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0.8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引进经费与R&D经费的比值为4.2%。这些与研发投入相关的数据指标,不仅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就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许多不足。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水平、提升企业创新积极性是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必须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般认为,影响企业创新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和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水平与经济增长、金融约束、文化特征等;微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公司规模与治理结构、董事会人力资本等。但是,由于研究对象自身特征的差异化,探索创新行为决策动因的研究并不尽如人意。基于此,本文以我国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家族涉入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基于人力和资本两方面内容将家族涉入的方式分为领导权涉入和所有权涉入两个维度,其中领导权涉入是指家族在上市公司担任领导职位的情况,所有权涉入是指家族在上市公司的股份占比,更加系统全面的对家族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分析;二是本文基于非线性视角考察家族所有权涉入与创新行为的关联机理,权变分析家族所有权涉入对创新行为影响路径的曲线变化,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既往研究中单一视角分析线性关系的理论不足。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家族涉入的内涵及治理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经过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在全球化竞争加剧、市场化转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作为民营经济中坚力量的家族企业治理机制设计与治理效率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关注。在家族公司治理理论研究过程中,家族涉入这一概念的引入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二分法的弊端,并且能够动态地、有效地基于家族控制特征分析企业的决策行为。

对于家族涉入的内涵界定与衡量,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家族在公司中的持股程度,随着研究的深入与丰富,逐渐延伸到家族在董事会、高管层以及控制权等层面的涉入情况,*Mazzi C. Family business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and future research challenges [J].Journal of Family Business Strategy,2011,2(3):166-181.以及基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探索家族涉入的水平不同而带来的治理效应的差异化。*González M,Guzmán A,Pombo C,et al. The role of family involvement on CEO turnover: Evidence from Colombian family firms[J].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15,23(3):266-284.结合既有研究,本文选择家族领导权涉入和所有权涉入两个维度作为家族涉入情境的体现。

(二)家族领导权涉入与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关联性

家族领导权涉入体现了家族在管理及经营企业中的职责以及家族参与企业战略决策执行过程的特征。*Chrisman J J, Chua J H, Pearson A W, et al.Family involvement, family influence, and family-centered non‐economic goals in small firm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12, 36(2): 267-293.家族成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必然会基于自身的考虑对企业创新战略产生影响:首先,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家族成员根据其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网络,掌握着不同的社会资源,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如从政府、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手中获取创新所需的物质资源、人脉资源、组织资源等,有利于降低家族管理成员研发投资的企业内部成本,因此基于“成本-收益”考虑的家族领导权涉入情境下会对企业增加研发投资、强化创新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从组织归属感与组织责任感考虑,家族成员作为企业的创始人,基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也会更加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为了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家族领导权涉入使得企业进行研发投资的意愿会更加强烈;第三,基于风险承担能力,家族成员担任企业内部高层管理人员时,一般具有较长的任期。*Gomez-Mejia L R,Nunez-Nickel M,Gutierrez I. The role of family ties in agency contract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1).因为,企业研发投资失败或短期业绩下降而被解雇的风险较低,且管理者的任期会直接影响到管理者的心理认知、战略决策、行为与结果。*李后建、张宗益:《地方官员任期、腐败与企业研发投入》,《科学学研究》2014年第5期。因此,基于高收益的考虑,家族管理人员更愿意从事能有效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研发投资等长期投资行为。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1:

假设H1:家族领导权涉入与上市公司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即由家族成员任职董事长或CEO的上市公司创新行为更加积极。

(三)家族所有权涉入与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关联性

家族所有权涉入在家族企业发展战略制定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方面,不少学者对家族所有权涉入治理效应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Sciascia and Mazzola(2008)基于大规模样本对家族所有权与企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深层次的解析;朱斌(2015)的研究认为,家族所有权的涉入会抑制企业对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行为。*朱斌:《自私的慈善家——家族涉入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2期。总体来看,目前关于家族所有权涉入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仍然没有定论。如Sciascia et al.(2015)的研究认为,家族所有权与研发投入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Sciascia S, Nordqvist M, Mazzola P, et al. Family Ownership and R&D Intensity in Small‐and Medium‐Sized Firms[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5, 32(3): 349-360.也有学者认为,家族企业更注重研发投入带来的长远回报,也更加愿意为长远目标承担研发投资带来的风险,因此家族控制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本文认为,家族所有权的涉入对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具有双重影响路径,且随着家族所有权涉入的程度差异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首先,在家族所有权涉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家族所有权涉入的增加对上市公司创新行为有负向影响。这是因为,强调研发投资的创新活动是一项风险和收益均较高的战略行为,一旦创新活动失败,会对企业形象及经济收益产生不利影响,但成功的创新行为也可以为企业创造不易被模仿的竞争优势。*代吉林等:《家族企业R&D 投入决定机制研究——基于家族所有权和控制权视角》,《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年第12期。所以,在家族占上市公司所有权比例较低的情境下,公司投资失败的损失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家族会偏好于高风险和高收益的战略行为,但随着所有权涉入的程度升高,家族团队会更加担心研发活动失败带来的巨量资本损失,会有意识地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而降低企业的研发投入。*Munari F,Oriani R,Sobrero M. The effects of owner identity and external governance systems on R&D investments: A study of Western European firms [J]. Research Policy,2010,39(8):1093-1104.即家族所有权涉入会随着所有权涉入水平的提高,而削弱上市公司创新的积极性。

其次,在家族所有权涉入水平较高的情境中,家族所有权涉入的程度升高对上市公司创新行为有积极影响。也就是说,当家族所有权涉入达到一定水平后,上市公司创新行为的变化不再呈现下降趋势,而会产生拐点,与家族所有权涉入呈现同方向的变化趋势。这是因为,当家族所有权涉入达到一定高度后,家族所有者会有较强的动机保护家族品牌,更关注企业非经济性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社会情感财富的潜在收益情况;*Gómez-Mejía L R,Haynes K T,Núez-Nickel M,et al. Socioemotional wealth and business risaks in family-controlled firms: Evidence from Spanish olive oil mill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007,52(1):106-137.较高的所有权嵌入性促使家族成员基于利益协同的目的实施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投资决策和战略行为,以增加企业竞争力和推动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严若森、叶云龙:《家族所有权、家族管理涉入与企业 R&D 投入水平——基于社会情感财富的分析视角》,《经济管理》2014年第12期。

总之,在家族所有权涉入较低的情境中,家族所有者经营企业的机会主义意识比较强烈,创新活动的高风险和高收益特征会使上市公司的创新行为处于较高水平,此时,随着家族所有权涉入程度的提高,对创新带来的收益风险会使家族所有者做出相对保守的创新决策,对上市公司创新活动产生消极影响。但是,当家族所有权涉入继续升高达到某一标准后,家族所有者经营企业的机会主义意识逐渐消失,使命感逐渐增强,出于维持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目的会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从而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上市公司创新行为,提升竞争能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2:

假设H2:家族所有权涉入与上市公司创新行为之间存在非线性的相关关系,即随着家族所有权涉入水平的提高,上市公司的创新行为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U型变化。

(四)家族涉入不同维度对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影响的交互效应

由上文分析可知,家族所有权涉入与上市公司创新行为之间存在非线性的U型相关关系,其影响路径存在拐点的原因是当家族所有权涉入增加时,家族会因为对创新风险的规避心理而倾向于减少研发投入,采取相对保守的创新决策;*Munari F,Oriani R,Sobrero M. The effects of owner identity and external governance systems on R&D investments: A study of Western European firms [J]. Research Policy,2010,39(8):1093-1104.而这种情况直到所有权涉入程度达到一定高度后,家族作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产生对企业品牌经营的使命感之后得到改善,所有权涉入程度继续升高会促进公司创新行为。在家族领导权未涉入时,家族作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战略决策和经营行为相对疏离,家族对上市公司创新风险的规避心理更强,此时所有权涉入对创新行为的消极影响也更加强烈。但是,当所有权涉入到一定程度后,因为没有家族成员任职上市公司关键决策职位,由所有权涉入所带来的对公司经营的使命感更加单纯和强烈,此时所有权涉入的程度对创新行为的积极作用也比在领导权涉入情境下表现的更加充分。由此,家族领导权涉入与所有权涉入在影响上市公司创新决策的路径中产生交互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3:

假设H3:家族领导权涉入与所有权涉入在影响决策团队激励契约的路径中存在交互效应,即与家族涉入领导权的上市公司相比,家族领导权未涉入情境下所有权涉入对上市公司创新行为的影响更强。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我国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家族上市公司的选取参考李欢等(2014)的研究,*李欢、郑果娉、徐永新:《家族企业“去家族化”与公司价值——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金融研究》2014年第11期。以“最终控制权能归结到一个自然人或一个家族、该自然人或家族对上市公司具有实质控制权”作为判定标准;样本观测期为2012—2015年期间,所以选择在2011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且在样本观测期间未发生重大重组事项以及被ST和*ST的公司。最终选取70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共获得2800组有效观测数据。本文相关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 数据库),个别确实数据通过企业年报、上市公司官方网站和公开披露的信息进行补充。

(二)变量及其度量

1.家族领导权涉入,借鉴朱沆等的研究:*朱沆等:《家族涉入管理与私营企业职业经理的心理所有权——基于“我们”意识的新理论解释》,《南开管理评论》2015年第4期。如果家族中有成员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长或者CEO,记为“1”,否则记为“0”。

2.家族所有权涉入,借鉴陈凌、陈华丽的研究:*陈凌、陈华丽:《家族涉入、社会情感财富与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基于全国私营企业调查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4年第8期。以家族共同拥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进行测量。

3.创新行为,借鉴王亮亮等的研究:*王亮亮、王跃堂:《企业研发投入与资本结构选择——基于非债务税盾视角的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11期。以样本企业研发支出占当年度营业收入的比值进行测量。

4.控制变量:基于已有研究,本文还选取公司规模、财务杠杆、总资产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和两职合一等会对公司决策行为产生影响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变量名称及衡量方式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与衡量

(三)模型设计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设计以下多元回归模型:

其中,c为截距项,bi代表了回归模型中各控制变量的系数,Control为控制变量组,ε代表随机扰动项。模型1为控制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基础回归模型,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解释变量家族领导权涉入,用来检验假设H1;模型3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解释变量家族所有权涉入,模型4在模型3的基础上加入解释变量家族所有权涉入的平方项,以检验假设H2;模型5和模型6是按照家族领导权涉入差异基于模型4形成的分组回归模型,通过对两组模型回归系数的对比,可以判断不同家族领导权涉入情境下,所有权涉入对创新行为影响作用的差异化,以检验假设H3。

四、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

(一)描述性统计

通过对本研究主要变量家族领导权涉入、所有权涉入和创新行为的描述性统计,我们得到各个变量的极小值、极大值、均值和标准差。家族领导权涉入在观测期内均值最低为0.7114,最高为0.7257,变化不大,但均高于0.5,说明我国家族控制上市公司多数企业实施领导权涉入;通过家族所有权涉入描述性统计的极值与均值相对比,可以看出部分家族存在所有权涉入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同时均值在观测期内呈现逐渐减小趋势,说明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所有权涉入的整体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观测期内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创新行为逐渐增多,最低为0.0024,最高为0.0032,这说明,随着市场环境复杂性和竞争程度的增加,家族上市公司已逐渐认识到创新对于获取竞争优势的积极意义,并开始逐渐加大研发投入,但仍有部分公司多年来创新行为为0,这样的企业应当逐渐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创新塑造独特优势。

(二)多元回归分析

按照上文所设计的模型,运用stata10.0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具体运算结果如表2所示:模型1是各控制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创新行为的基础回归模型,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了解释变量家族领导权涉入,模型R2为0.0067,F值为2.06,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家族领导权涉入回归系数为0.0304,在10%水平下显著,说明家族领导权涉入对上市公司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假设H1得证。

表2 回归分析结果

两职合一(PLU)0.0201∗∗∗(2.79)0.0173∗∗(2.39)0.0205∗∗∗(2.85)0.0211∗∗∗(2.92)-0.0267∗∗(-2.10)0.0327∗∗∗(3.78)解释变量家族领导权涉入(LI)0.0268∗∗∗(3.76)家族所有权涉入(OI)-0.0082(-1.14)-0.0780∗∗∗(-2.75)-0.1452∗∗∗(-3.57)-0.0881∗∗(-2.23)家族所有权涉入平方(OI∗OI)0.0718∗∗(2.54)0.1324∗∗∗(2.91)0.0724∗(1.93)R20.01250.01760.01300.01530.04030.0293F值3.48∗∗∗4.46∗∗∗3.28∗∗∗3.55∗∗∗2.70∗∗∗4.93∗∗∗N28002800280028007872013

注:*、**、***分别代表了10%、5%和1%的显著性水平

模型3在模型1的基础上加入解释变量家族所有权涉入,模型R2为0.0058,F值为1.79,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家族所有权涉入的回归系数为-0.0113,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家族所有权涉入与创新行为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模型4在模型3的基础上加入了家族所有权涉入的平方项,模型R2为0.0068,F值为1.88,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家族所有权涉入一次项的回归系数为-0.1253,在10%水平下显著,家族所有权涉入二次项的回归系数为0.1173,且在10%水平下显著,说明家族所有权涉入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相关关系,随着家族所有权涉入的水平提高,创新行为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假设H2得证。

基于家族领导权涉入情境差异进行分组回归的模型5和模型6的结果显示,两模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家族领导权未涉入情境下,所有权涉入与创新行为一次项回归系数为-0.1452,二次项回归系数为0.1324,且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在家族领导权涉入情境下,所有权涉入与创新行为一次项回归系数为-0.0881,二次项回归系数为0.0724,通过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对比两模型回归结果可知,模型5中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绝对值与显著性均大于模型6的结果,说明在家族领导权未涉入的情境下,家族所有权涉入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联性更强,假设H3得证。

五、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本文以我国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700家样本公司连续4年形成的2800组数据,基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和创新理论对家族涉入与上市公司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和启示:首先,家族领导权涉入对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该研究结论证实了在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和市场条件下,家族成员在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中的积极作用,说明应当积极推进和鼓励家族成员参与上市公司的管理,以达到强化创新行为、塑造独特竞争能力的目的。其次,家族所有权涉入与上市公司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相关关系,即随着家族所有权涉入的水平增加,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U型变化。该研究结论表明,在不同层次的家族所有权涉入情境下,家族所有权涉入与上市公司创新行为之间相关关系的权变性,验证了家族经营上市公司时机会意识和使命意识两种治理态度和治理逻辑的演化规律,也反映出当家族所有权涉入的程度未达到一定标准之前,其在上市公司治理决策中的消极作用,家族控股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实施领导权涉入、提高公司董事会独立性以增加外部董事制衡能力等措施抑制该阶段家族所有权涉入对创新行为的负向影响。

当然,本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深化和思考。如,本研究从领导权和所有权两个维度作为家族涉入情境的代理变量,验证了创新行为决策的演化规律,事实上,家族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其他诸多方面,比如,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程度、家族代际传承方式等,这些特殊治理要素对上市公司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以及与家族涉入的交互作用都是非常值得继续探索的课题。

(责任编辑:栾晓平)

2017-02-12

张 妮,女,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晓彤,女,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F276.6

A

1003-4145[2017]05-0178-06

猜你喜欢
领导权所有权家族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所有权概念有体性之超越及其体系效应——以析评Ginossar所有权理论为视角
HK家族崛起
提高政治站位 强化责任担当 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小偷家族》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论述探析
论领导权结构、企业避税与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关系
所有权保留制度初探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民营上市公司领导权分离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