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院校校内实训资源利用率的实践研究

2017-05-16 20:51勾秋芬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8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着重从资源如何整合利用,自查我们还存在的问题,针对目前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校内实训室运行不畅、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三大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并反思如何进一步在管理上与现代化手段进行结合,提升校内实训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校内实训;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257-02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所在。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多方位的,不能仅仅依靠教学的某一个环节,而是应该要靠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其中校内实训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基地,是高职院基础能力建设的核心。提高校内实训实践中心的建设,高效利用資源,已经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就如何高效利用校内实训有限资源、提高利用率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胡芳等人对高职院校校内实训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分析发现,高职院校校内实训资源配置技术有效利用的专业占50%,其中规模有效和整体有效的专业占33.33%,学院校内实训资源的投入和产出匹配程度不高,大部分专业的投入并未实现有效的产出,整体效益偏低。结合我系实际情况对现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同时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一、校内实训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在校内实训基地的使用率和资源整合上够理想,纠其根本原因是管理制度的落后和不够完善,药学系现有的一套管理制度,主要包含《药学系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实训室操作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实训守则》、《实训中心主任职责》等,但是这些制度在实施和运行时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每个岗位的职责和落实考核制度。

(二)校内实训室运行中的问题

目前,学院层面对药学系经费投入上相对不足,导致设备生均较低,使用需求和硬件设备、师资队伍之间矛盾日渐突出。目前各实训室的设备使用相对紧张,出现了同一实训设备在多个实训室之间频繁流动,但是流动使用的监管却跟不上,存在实训器材和设备损坏、维修不及时甚至遗失的风险。加上岗位设置也不够合理以及实验员缺乏,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到位、实训室设备和耗材管理不够规范、耗材申报流程没有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浪费等问题。

(三)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校内实训在开展实训过程中,由于药学专业群涉及到一些危化试剂的使用、动物实验的开设等。对师资队伍的要求高,需要在实训的过程中配备专业实验员,要求专业实验员和理论教师同时在实训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指导,以确保实训室项目安全有序地展开,同时教学目标能够实现,但是由于实验员的短缺,以及部分专业没有精准对口而出现在实训过程中操作不够规范,同时也导致实训项目的能力目标达成大打折扣。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对现有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管理制度的完善

为保证校内实训基地的高效运行,必须要重新梳理和修正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制度是执行的前提,制度完善是工作顺利展开的强有力的保证。除修订现有制度外,为保证制度的落实和有效实施,还需要新增《特殊药品管理办法》、《实验指导教师职责》、《实验员工作职责》、《学生实训成绩考核办法》、《实验员工作考核办法》等补充制度,同时完成了所有实训室的制度上墙、标示标牌醒目等工作。

(二)实训室资源整合,管理规范

在完善了制度的基础上,针对现有问题,需要对所有设备进行了清查,根据实训室的功能和设备的性能进行划分定位后,由专门的负责人进行保管和养护,在实训过程中如有借出,由负责人进行登记和追回。对于各专业共同开设的课程所对应的实训项目,重新理顺后规划出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由各专业共同使用,例如基础课(化学大类、生物大类、医学大类等),这样既方便管理,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在耗材申报环节,目前由理论老师根据实训室项目内容提出后直接上报也不够科学合理,由于没有盘点库存,出现了重复申报和浪费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需对耗材申报的流程进行了优化,由理论老师根据实训项目列出需要的耗材,由教研室审核后交与实验员盘查库存,根据库存情况对耗材的数量和种类进行增减,最后汇总再次由教研室审核后上报管理部门进行申购。这样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误报、漏报、多报和错报等情况的发生,既保证了实训项目的开展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积压。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责任落实到位

鉴于我系目前校内实训人员较少远不能满足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的需要,因此我们考虑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解决问题:(1)引进能胜任实训工作的协议实验员。(2)请专任教师担任兼职实验员,参与到实训室的管理和实训课程建设等常规工作。(3)加大从行业和企业一线引进人才,开发并开展行业与专业能对接的实训项目。(4)对退休的有经验的实验员教师进行返聘,以保证实训课的教学质量。(5)对新进实验员进行操作标准化的培训。待人员到位后对实训室的安全责任制度进行梳理,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以保证教学秩序的安全有序。

综上所述,药学系根据现在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督查,在校内实践基地无论建设还是运行的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目前还多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上,如何运用现代科技的成果,为了提高校内实训平台的利用率和管理效率,搭建实训信息平台、信息处理中心和实训资源共享平台等工作还任重而道远,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重点探索和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陈飞,李清.实训中心管理机制的优化探索[J].管理纵横,2015,(3):145-146.

[2]黄冰,余金凤.国家骨干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35):168-169.

[3]马小瑞,张晓南,等.基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和实践[J].教育时空,2015,01(110):147.

[4]闻立欧,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有效运用[J].学术论坛,2015,(01):206-207.

[5]黄家利.“任务驱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下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3,(03):60-61.

[6]罗嗣安.湖南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胡芳.高职院校校内实训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分析[J].淮海工学院学院报,2012,08(10):93-96.

[8]颜谦和,颜珍平.示范性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J].时代教育,2008,(10):283-28418.

[9]刘金悦.区域资源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以辽宁高职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0]张天波.整合校内实训资源的机理分析与实践-以构建文科中心为例[J].实验室研究与探讨,2012,07(31):445-448.

[11]余育青,王卫东.实训室资源配置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估的量化和规范化研究[J].广西轻化工,2008,(09):157-158.

[12]徐军,杜广平.高职涉农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07):84-85.

收稿日期:2016-11-25

基金项目:2016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课题,课题名称:高职院校“双师素质”队伍建设的研究——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药学系为例,课题编号:TER2016-027

作者简介:勾秋芬(1982-),女(汉族),四川盐亭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药学。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关于新形势下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