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征兵宣传工作的立体化机制构建

2017-05-20 18:33李雪光许利民吴星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8期
关键词:宣传高校

李雪光+许利民+吴星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北京 100029)

摘要:高校征兵宣传工作是高校征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工作的质量对征兵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剖析当前高校征兵宣传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结合高校征兵宣传工作实际,提出模块周期性、平台协同性、主客体培养、推广多元化和保障全面性五位一体的立体化宣传机制,全面提升征兵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校;征兵;宣传;立体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12-02

一、高校征兵宣传工作的必要性

(一)高校征兵宣传工作是高校征兵工作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应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自2011年《兵役法》中将大学生服兵役从“缓征”改成“应征”以后,高校征兵工作越来越受到国家、地方和高校的重视,很多高校都将征兵入伍工作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切实推进征兵工作的有效发展。

高校征兵工作既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依托国民教育为部队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发挥军队资源优势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征兵宣传是征兵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宣传工作的落实质量是影响征兵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通过找准宣传工作的创新点和切入点,构建立体化的宣传机制,关注宣传意见反馈,保证宣传效果,探索推动征兵宣传工作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高校征兵宣传工作对高校征兵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

征兵宣传工作是运用各种媒介和符号传播关于征兵工作的所有信息,让高校学生对征兵工作有个全面的认知和了解。征兵宣传工作不仅包括征兵相关的政策、流程、注意事项的普及和宣传,更是对学生进行理念指导、思想指引、舆论导向的有效途径,对引导学生形成携笔从戎、报效国家的爱国意识,不断强化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高校征兵宣传工作的现实困境

(一)宣传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带来工作传承性缺失

目前,高等院校武装部设置不统一、功能弱化,有的院校武装部设置尚属空白,这势必影响兵役工作的落实。同时,由于征兵工作的阶段性属性,专门设置征兵工作专职人员的院校相对较少,在专职中挑选具备一定宣传工作功底的人专职从事征兵宣传工作的院校就更不多见了。多半院校都采用专兼职人员结合开展征兵宣传工作,这势必会导致因兼职人员流动产生的工作方法、工作经验传承上的缺失问题。

(二)宣传工作时间的周期性带来工作效果性间歇

2013年开始,高校征兵工作的时间进行了修改,工作时间从四月份开始到九月底,集中分布在六个月的时间。征兵宣传工作主要围绕征兵工作的整体安排展开,包括前期动员、政策宣讲,中期的答疑解惑、发布阶段性工作通知和进展,后期公布人员名单、做好入伍人员的欢送工作等,宣传工作随着征兵工作结束而结束,整体呈现“轰轰烈烈一阵子、冷冷清清大半年”的周期性景象。工作的周期性导致宣传效果整体性不强,教育辐射效果不持续的效果。

(三)宣传工作方式的传统性带来工作创新性局限

当前的征兵宣传工作方式具有一定的传统性,主要以文件传达为主、配合平面文字宣传开展,不仅在整体性宣传氛围营造和宣传体系设计上有一定的欠缺,而且在宣传形式、宣传范围、作用实效、受益群体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导致征兵宣传常处于被动状态,不能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现代媒体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可信度高以及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其在征兵宣传中的有效应用,会使当前的征兵宣传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三、高校征兵宣传工作的立体化机制构建

(一)征兵宣传工作模块周期性机制

创建征兵宣传工作时间立体化机制,要明确征兵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将征兵工作进行模块周期性任务分解,结合征兵工作的开展时间设定模块和周期目标,从而实现征兵宣传的常态化发展。①征兵工作开始前。进行征兵预热模块宣传,将国家对征兵工作的重视、青年学子的责任和我国国防对大学生队伍的需求传递给广大同学,营造征兵入伍的氛围。②征兵工作开展期间。全力发挥宣传工作的优势作用,多种媒体途径共同发力开展宣传工作,形成征兵宣传处处见、征兵工作疑问有人答、预征对象有人管、组织活动有人搞的局面。③征兵工作结束后。及时开展征兵工作总结活动,定期开展对服役学子的跟踪报道和退伍学生的榜样宣传,使整个宣传工作呈现连续性的特点。

(二)征兵宣传工作平台协同性机制

征兵宣传工作不能局限于征兵宣传本身,要扩宽宣传思路,协同于学生常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起开展,形成平台协同性的放射性效果。结合国防教育课、军训等第一课堂开展国防意识教育,从课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报效祖国的情怀;结合入学教育中爱国爱党教育工作,通过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发展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相结合;结合主题教育活动,例如“五四学生运动”、“九一八纪念日”、“一二九纪念日”和“汶川地震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日,通过升旗、演讲等活动形式将爱国教育和国防教育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地提升全校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国防意识,无形中推进征兵宣传工作的发展。

(三)征兵宣传工作主客体培养机制

宣传工作的人员立体化主要包括宣传人员主客体培养机制的创建,主体是从事征兵宣传工作的工作人员,客体则是面向所有应征对象。对宣传主体而言,要全面认识征兵工作重要性,了解高校征兵工作的发展现状、优抚政策和常见问题,对宣传工作的框架、宣传主题有前期的设计和规划;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学习,比如PS技术、新媒体平台使用技能、网络语言的培训工作,掌握从事宣传工作的基本技能并学会加以应用。对于受众学生而言,要对学生成长背景、从兵意愿、自身发展进行全面摸查,建立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征兵入伍网上测评系统和档案记录,通过发送针对性的宣传作品,提升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征兵宣传工作推广多元化机制

征兵宣传工作推广管理制度不仅包括征兵宣传人员自身对各种媒体宣传推广的管理,还包括公众及其他媒体对征兵宣传工作的转发以及建议的收集。①推广方式的多元化。通过公众互动形式进行宣传推广,例如举办征文、专题栏目等,提升学生对宣传平台的关注度,鼓励学生参与到宣传平台的建设工作。②推广主体多元化。建立“跑口”记者登记制度,通过新闻媒体管理机构、报刊订阅等方法,寻找相关的媒体平台,积极地向他们提供有价值的宣传线索,使宣传推广效果最大化。③推广平台多元化。和学校有关的媒体平台合作,利用官方网站、学生会微信平台、微博等学生关注度高的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和转发,提高宣传的受众面。

(五)征兵宣传工作保障全面性机制

保障立体化机制是衡量征兵宣传工作质量和促进工作效果提高的必要途径。保障反馈机制主要包括反馈意见收集、反馈信息分析、工作方法总结和工作体系完善四个方面。意见反馈收集要分别针对普通同学、有参军意愿未实现、已参军入伍、退伍返校五类人群分别开展,通过宣传平台留言、平台粉丝数、文章阅读量、座谈会等形式收集不同群体的接收感受;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开展全面深入的分析工作,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第一时间给予反馈和回应;对宣传工作中的好做法给予保留,对妨碍宣传工作有效开展的思路、平台和活动给予及时修正和二次意见征集;完善宣传工作的整体框架,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抓住网络平台的即时性和网络用语的感召力,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做出顺应时代发展的征兵宣传作品。

收稿日期:2016-11-30

作者简介:李雪光(1985-),女(汉族),北京延庆人,硕士,北京化工大學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团学工作。

猜你喜欢
宣传高校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