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

2017-05-21 07:28陈婷婷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全面发展课程改革

陈婷婷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高度普及,当前“互联网+”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英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培养较高水平人才的教学基地,应当自觉迎合“互联网+”的浪潮,主动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中来。相信“互联网+”能够为大学英语课程的进一步优化完善,对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改革;全面发展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包括”慕课“、”微课“等线上学习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教育理论的不断进步,发挥互联网科技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优势,实现线上学习平台的搭建,对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影响

2015 年3 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12月召开的第二届互联网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为“强调加强沟通,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演讲。这一系列的举措都为现代大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核心,以课堂为主要教学场合,学生居于被动接受和学习的角色。而”互联网+“的背景下,由于网络技术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让信息的交流突破时空限制,极大地提高效率和容量,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了解和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课堂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场所。同时,由于现阶段大学生都是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5后”,他们自觉利用互联网的意愿和能力都较以往届次大学生有明显的增强,在网络上他们能够获取更多的英文信息,看美剧、听英文歌以及社交平台等,所以教材也不再是他们唯一,甚至不是主要的接受大学英语教育的素材。再有,“95”后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表达的动力和主张,加上互联网+带来的信息爆炸,思维意识的剧烈变化,学生乖乖坐在课堂下接受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想必也是无法持续的。

(二)对学习方法的影响

“互联网+”为学生带来新的学习观念与学习方法,并以其自身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相较以往种类更加丰富的学习素材与资源,也对学生学习英语课程产生了潜移默化且的影响。首先,“互联网+”让课堂的主体性有所削弱,传统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也在向学生为主体变化。我国很多大学已经对英语课程进行改革,即增设口语表达和户外课程的课时比例,例如广东某高校已经开展“express yourself”的教学改革活动,将每学期大学英语课程的一半课时定位为口语训练与表达课程,充分使用多媒体、社交平台等工具,在网络上选择与教学内容相近的话题,鼓励学生自我设计、自我表达,类型包括但不限于ppt演讲,拍摄短视频甚至类似“真人秀”的形式。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自我表达实践相结合,互联网+进一步融入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三)对教师角色的影响

不可否认,“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英语课堂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从主导者逐渐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给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方向性指导,而不是以前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另外,“互联网+”下的社交平台打破了课堂的时空界限,英语课程的教学场所不再仅仅是课堂,而网络平台、社交软件,例如微信公众号、微课开发平台等都成为英语学习渠道,这些平台淡化了教师的角色,学生成为英语学习和课堂的主导,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顺应“互联网+”带来的改变,从“leader”转变成“helper”,通过自己的引导来基于教材内容来扩充学生的英语知识面,提升其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不是以前的“照本宣科”,这一点是“互联网+”对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一个影响。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

“互联网+”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大学英语课程亦应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主动拥抱“互联网+”,积极寻求调整与创新,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要积极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新的教学平台,充分利用起慕课、微課等线上学习平台。以陕西某高校为例,2015年起引进了慕课教学模式(即网络教学平台),慕课平台分享了全世界范围内高校的英语课堂录像,一些国际顶尖的大学,例如哈佛、斯坦福、东京理工等也将本校英语课程共享在慕课上。教师可以在慕课上寻找教学素材,借鉴教学方法,特别是前沿的学术理论和教学方法,教师要以兼容并蓄的心态来虚心学习、借鉴。另外,教师也要积极开发线上学习平台,可以通过自己的微博来开设英语学习专栏,每天为学生推送一些好的英语学习资源,让教师从被动接受“互联网+”向主动应用者的角色转变。教师可以通过慕课搭建教学思路,即将英语课堂内容与慕课进行有机结合,以教材为基础,以慕课为教学内容外延的平台,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通过构建课程体系,搭建内容丰富多样,使用快速便捷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顺应“互联网+”带来的各种改变。

(二)积极调整学习方法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大学英语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应教学实际,传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接受教材、课堂知识,以识记背诵的应试学习为主。但“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和素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选择、接受不同渠道的英语知识,英语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能动性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学生要适应这一变化,主动应用互联网平台学习英语,跳开教材的局限,向社交网站、网络平台主动出击,寻找英语学习资源,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应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发表英文文章。同时,“互联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共享,因此学生可以转变以往“单打独斗”的学习模式,而是积极开展讨论,建立学习小组,进行合作互助式学习,共享学习资源与好的学习方法。此外,学生可以主动在网络上与教师进行沟通,打破以往的只能借助于现实课堂的师生交流,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什么疑惑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及时向教师提出疑问,得到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解答,这样能够加快问题解答的效率,对学生英语学习也十分有利。

(三)学校要推进“互联网+”教学理念

“互联网+”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打破了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的差距,一些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师生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接收到最新最前沿的教学资源。因此高校应当积极推进“互联网+”教学理念的宣传,鼓励“互联网+”技术的拓展和应用,同时在资金上适当向“互联网+”设备购置和软件开发等倾斜,切实有力支持“互联网+”教学的开展。例如陕西某高校学校开发的校内英语网络学习大厅,每个学生和英语教师都有一个账号作为网络平台“身份证”,所有浏览记录、收藏文件甚至“错题”都能够在网络平台上有迹可查,这个网络学习大厅还具有沟通交流的作用,一个班级的学生自动成为一个组,组内资源可以共享,还可以向教师发问,提出问题。还有的高校为英语教师开设了微博账号,专门用于推送英语学习素材和师生交流,充分应用起线上教学资源和网络平台的优势。但是在推进“互联网+”的过程中,学校也要坚持线上和线下教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教学指导方针,必须要有相当的教学资源投入到线下教学中。

三、总结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实时共享,网络平台与社交软件日益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象牙塔内的大学生,大学英语课程的教育方法、学习理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适应“互联网+”的影响与改变,成为未来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具体包括教师积极推动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积极调整学习方法和学校要推进“互联网+”教学理念等。另外,在推进教学课程改革的同时,也必须重视线下教学的巩固,不可以偏废线下教学,而是要发挥线上和线下两个教学环境的优势,更好地培养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楠楠.基于慕课时代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J].科技创新周报,2016,36:103-104.

[2]荣海龙.基于慕课时代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理论周刊,2016,15:152-153.

[3]王丽丽,杨帆.“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8:159-162.

[4]周桂方.“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广场,2016,02:86-88.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全面发展课程改革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