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实学与徐爱的从学

2017-05-30 10:48中田勝胡嘉明储丽敏
关键词:实学年谱王阳明

〔日〕中田勝(著) 胡嘉明 储丽敏(译)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99(2017)04-0045-09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shb.2017.04.08

序言

90岁高龄的竹田复先生在一张彩色小纸片上曾为我写了“实事求是”4个字,我把它装饰在我的书斋里已是5年零9个月前的事了。这出自汉书典籍的几个字是要告诉我们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去探求真理。

洪樵榕教授亲自在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缩印了横山遗集,8个月前我得到了这个缩印本。徐橫山即徐爱的遗集没有传到我国,需补充说一点,现在我国内阁文库收藏的横山初集是清代裘琏(字殷玉,号横山)的遗集,这与徐爱(字曰仁,号横山)的遗集是不同的。现在我正在细细品读徐爱即徐橫山的横山遗集,正读到的是徐爱从其师王阳明处继承了什么的部分,上面说到的汉书典籍中的“实事求是”暂置不表,此处我想先探讨一下阳明学中的实学到底想要探求的是什么。

这篇小论按以下顺序执笔:(1)儒教以及王阳明实学的意义;(2)王阳明实学的状况与徐爱的从学;(3)徐爱承继的其师之学。依据的研究文献有:(1)《王阳明全集》全10卷,明德出版社刊行(明德出版社刊行的底本是收录在《四部丛刊》中的《王文成公全书》38卷,谢延杰本);(2)《王阳明靖乱录》,拙著,明德出版社刊行;(3)《横山遗集》全2卷(我国未刊);等等。

一、 儒教以及王阳明实学的意义

说到儒教,不可能避开孔子和孟子。孔孟之道是人之为人所必须遵循的,是强调以自身德行为目标的一种教化,也是一种修己治人的学问。学问是充分完善自我并影响他人之事,其中我们要学习的东西非常多。我国社会现在正处在信息多样化之中,弄清先要学什么是当务之急。但是,如果谈到孔学的特点,众所周知,可尽收“仁”之一字,孟子之学则可以“仁义”一词概括。我读了先师三岛中洲的讲演记录,中洲先生一口气从孔子以前的《诗》《书》及周官记载关于仁的意义直至明代中期整体做了爬梳,将其称为“只是亲爱的一德”,孔子把它彰显为广大无边的德。孔子以后从孔门弟子到宋、明学者,基于孔子的学问分出了不同的流派,对其门人的教法也各型各色,如兄弟姐妹容貌不尽相同一样。因为从与各人兴趣相投处悟入,所以各人领悟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曾子从“孝”这一概念入手;子思依“诚”之一字;孟子提出“仁义”二字;荀子则崇“礼”字。此后,汉、唐学者在各自领悟方法中阐述德性的就少了,他们主要是研学经书的训诂和字义以此传授给弟子,由于不躬身践行,所以极少能看到有特色的学说。这就相当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没有做思虑的功夫,在面对具体的场合时难免会不明事理。宋代的学者,专于践行做思虑功夫,领会之言说和老、佛暗合道妙。虽然是从老、佛悟入以补儒教之短,但结果却偏于“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了。以实践为旨归,在人事的应用方面有益处,然而流于异端的弊害由此而生也是令人惋惜的。指出以上这点的是周茂叔。周子基于周易的太极、庄子的无极,遵从太极自然的理,实行中正仁义,强调“静”在修己治人方面的重要性,提出了“主静”二字。程明道、程伊川根据“修己以敬”(《论语·宪问》)、“敬以直内”(《易经·文言》),将一个“敬”字贯穿于“修己治人”,提出“持敬”二字。张橫渠在《西铭》中阐述了以天地为父母、以万民为同胞的思想,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提出“四为”。陆象山依据《中庸》的“尊德性”,将“道问学”作为第二义,提出“尊德性”三字。与此相对,朱晦菴提出首先“道问学”然后“尊德行”的学说。总体看来,朱子之学是由知识入实践,依循“格物致知”提出“格知”二字。从宋末经元代到明代中期都流行朱子学说,众多学者做朱注的训诂,努力做到丝毫不违朱子之意,继续不断地做朱注的末疏。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朱注的训诂学的状态,由于很少努力实践,其学终致衰退,令人遗憾。王阳明将“致知格物”作为诚意的功夫来把握,以诚意为基础,将“致知”的“知”理解为良知,强调其学之旨不同于朱子,用以警醒世人,提出“良知”二字,并指出“致良知”的“致”是不能忘记的学问。(《学问的标准》的要约)。作为中洲门下的高徒,先师山田济斋继承了这一点,《传习录讲本》中有如下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学习所传之道。专于训诂的学者以解释学为学问,专于辞章的学者,认为作诗赋文是学问。同样,专于考证的学者以埋头于经书的旁征博引、甄别古典的字句、穷究文字的意义、探明文物典章制度为学问。训诂、辞章、考证此三学,精密可谓精密,然已离道远矣!这是因为书与文字虽说是记述道的,但非道本身。自我本身已再现了天地的理、性、命之根本,希求圣贤、道我归一的学问才是真学问。”(《自序》意译)至此,上古所言之爱(慈)、仁(依孟子言,仁者人也)以及道就显现出来。此即孟子关于道所提出的“人之正路”(《离娄章句上》)。

我们应该践行的道之概念是什么呢?诚如《中庸》所言“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真实无妄之意)即所谓道,王阳明就特别重视孟子的这个“诚”。明德出版社出版的《王阳明全集》(以下同)第一卷语录中,王阳明就说到了“圣人之学,只是一诚而已”(299页)。嘉靖五年(1526)王阳明55岁,这一年,他对诸弟子教导的话收录在第2卷文录中。原文前的译文是笔者所译,明德出版社出版的《王阳明全集》在原文下面所示页码处附上了疏解。(前记以下均同)——

天之道运行一秒也不停歇。我内心的良知也同样运行不息。良知就是天之道。

天道之运,无一息之或停。吾心良知之运,亦无一息之或停。良知即天道(《惜阴说》255页)。

如斯,道、诚即可理解为良知的别称。仁之概念自然也与良知联系在了一起。儒教所宣扬的精神是明明德亲民,连结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关键是培养每个人的人性。于圣贤的书中发现意义,首先要在圣贤的言语里觉察这些意思。更重要的是,我们积蓄的知识是限于外在物理的,需每时每刻内化于心。王阳明不喜自己的著述成为文字,是因为不愿自己的门徒埋头于自己著书的解读而堕入训诂。嘉靖六年(1527)王阳明56岁,征发思恩、田州,度过他最后的军旅生活,才首次將自序、《大学问》的刊行付托给钱绪山。王阳明对弟子的用心有如下深意:

要领会我的良知学说,只有去躬身践行,这样才能直接体悟圣人的境界。只要把握良知与表里一体的诚,对照经典的精髓,就如两唇之合一致不二。没必要在多闻多识中去求。

吾此意思,有能直下承当,只此修为直造圣域。参之经典,无不吻合。不必求之多闻多识之中也(第8卷,续编,41页)。

紧接着,王阳明如下吐露心迹:

师弟相传之心非常重要。如果将此比喻为一本书,学人只是作为单纯的印刷文字会落入训诂,这并非自身的领悟。

曰此须诸君口口相传。若笔之于书,使人作一文字看过。无益矣(第8卷,续编,41页)。

如上所述,王阳明非常重视身体力行。躬身践行圣贤所倡之学就是阳明子的实学。于王阳明来说,此即良知之实践。上溯到孔子就是仁的实践,其中“克己复礼”(《论语·颜渊篇》)就相当于实学。孟子提倡仁义的实践,“行天下之大道”(《滕文公章句下》),“行”就相当于实学。众所周知,阳明主“致良知”的“致”即为实学。王阳明所引圣门的实学(圣门即儒教之意)之处在第2卷文中的52页、58页、72页和108页可以找到。77页中的话就是王阳明引用程子的语句。

圣贤提出的概念——道、诚、仁、仁义……及至良知,把这些践行于生活世界中便是实学。圣贤的思想即便在现代也灿然生辉,他们的话应当作为万民所遵从之道,不去身体力行,圣贤的话也会变成死语,我们不能忘却圣贤所施教化中的这些点睛之处。立于儒教源流中作为“继绝学”的阳明学、其源流之儒教及其实学,这些意义都极为重大。

二、王阳明实学的状况与徐爱的从学

王阳明思想的特色是,引入自心,言说天理、道,天、道、心为一,为我们开显了心的本体之良知,躬身践行就是王阳明的实学。第1卷语录的一节中王阳明如下言道:

人只是一片识见,因为断定道即是如此,答案便各呈其色。人只要真诚地探究自己的内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道依旧是道,从古至今都不会常变迁流。心就是道,道就是天,知道心就能知道知天。众生依心见道,体认自心,不必到外面去求。

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又曰,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67条,132页)

道、心的体认是王阳明实学之所在。此外,通览第1卷语录有关心的论述,我们分别可以参看第1卷的第133页,184页,188页,199页,243页,262页,287页等各条。王阳明详尽地说明了“体认心”的方法。第1卷语录的一节中有这样的理解:

心之本然状态是不动的。不动的东西是性,性即理。性、理不动。孟子强调的集义之谓就是心返还本然状态的手段。

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82条,141页)。

如此一来,孟子之集义就这样保持着活力。

不动之物、王阳明的学说,最后归结于提出良知的世界观。以下是第1卷语录的一节中王阳明的话:

每个人在各自的心中都有圣人,只是没有觉知而已。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下卷,7条,287页)

先师三岛中洲承此说法,在中州文稿第4集的一节中做了如下评论:

阳明公说“胸中有圣人”,此即为良知。良知本身无圣无凡,各人保有良知即可成圣,迷失良知便堕凡夫。

公曾曰,“胸中有圣人”。盖谓良知。良知无凡圣。存则圣,亡则凡。(卷之3,王文成公铜像记)

确实言之精妙,中洲师的细评可谓至理,颇具说服力。

然而,依王阳明52岁时对邹守义、薛侃、黄宗明、马明衡、王艮等的自我述怀,称自己41岁以前“我有乡愿之意”,后来“能够坚持狂者之志”(参照第9卷,年谱,126页)。“乡愿”一语出自《论语》阳货篇,意味一副乡村学究样子的善人,“狂者”是理想家之意。王阳明在第9卷年谱(126页)里阐释了“狂者之志”,称“狂者之志,存于古人”。“狂者”一语出自《论语》子路篇,谓曰“狂者进取”也。

徐爱(1487—1517),按通常的说法,21岁时拜36岁的王阳明为师,王阳明46岁时,仅31岁的徐爱就过世了。但是,第9卷年谱里(疏解文在73页,原文在304页)记载的却是徐爱死于王阳明47岁的时候,原文如下:

是年爱卒。先生哭之恸。爱及门独先,闻道亦早。尝游南岳。梦一瞿云抚其背曰,尔与颜子同德,亦与颜子同寿。自南京兵部郎中告病归,与陆澄谋耕霅上之田以俟师。年才三十一。先生每语辄伤之。

如果以上文王阳明47岁的条文为据,那么徐爱去世的年龄应该是32岁。如果以31岁为据,就必须把这个原文放入王阳明46岁的年谱里。因为手上得到的是没有考证的第9卷年谱的这个条文,现在就依通常的说法即徐爱(1487—1517)来进行论述。后面第3章(徐爱承继的其师之学)中还将论及。

王阳明在36岁到46岁之间,好学青年徐爱师从于王阳明比谁都早,其后因病英年早逝。徐爱之师王阳明在这11年中,个人自身也处于险境,放弃了学究、乡愿之意,于38岁创立“知行合一”学说,宦官刘瑾垮台后,王阳明崭露头角。“知行合一”学说创立不久,龙场的郡守南大吉入门从学,在南京的时候,从学者增加,46岁之后王阳明在各地扫荡贼党,其间也有弟子从学。“致良知”的倡言(根据年谱是记载于王阳明50岁的条文)我们可以在49岁的王阳明《睡起偶成》(江西诗)的诗中得知。王阳明的工作就是学问,学问就是工作。徐爱死后,王阳明的高徒钱绪山(1496—1574)对王阳明的学问及工作情况有以下记述:

王阳明的学问以及言教前后历经三变。少年、青年时代热衷于辞章之学;其后耽于老、佛二氏之学;再后,无罪被贬为龙场驿的驿丞,在此悟到格物致知之旨,毅然决然复归圣学之道。辞章、老佛、圣学的三次转变称为王阳明的三变。所谓言教之三变说,在贵阳最先向从学者提倡“知行合一”;在滁阳给从学者主教静坐;在江右向从学者倡导“致良知”的世界观、人性观。“知行合一”、静坐、“致良知”這三个教法,称为王阳明的言教三变。(参照第1卷,语录,刻文录叙说,68页)。

(以上的城市名、地名具体对应的是:贵阳是贵州省的省会;滁阳是南直隶省,现在位于安徽省;江右是江西省一带。)

王阳明的友人湛甘泉(1466—1560)就王阳明的学问,作了如下叙述:

王阳明年轻时用功专于侠义、骑射、辞章、神仙和佛学等五种学问,复归圣贤之学是在正德丙寅年。(参照第10卷,世德纪,王阳明先生墓志铭,67页)。

如前所述,钱绪山称作王阳明的学问三变,湛甘泉所指王阳明五学中的三学和圣学复归恰好取得一致。王阳明提倡的以儒教为背景的致良知思想的展开,其实学的前提就有王阳明这些独特的诸学研究在其中。另外,参看第九卷年谱,正德丙寅年(1506),王阳明正当35岁(参照24页)。

对复归圣学的感动,王阳明自身是这样说的:

疏解文以“颜子去世圣人之学亡”开始,后半部分中,“我年少时不知反求内心,落入邪僻思想(辞章、神仙、佛教)达二十年之久,刚开始于老佛中探求自心,后依天道才得以自觉。”(参照第2卷,文录,别湛甘泉序,187页)。

以上是王阳明向弟子们真切地表露心迹的一段话,是写给因病辞职回浙江的弟子的文章,是年王阳明41岁。简要概括如下:

君子之学,在于明了自心,但是个人的情感障蔽了明澈的心。并且,世间的恶习对此心构成妨碍,也可以说是习气吧。明了自心,就必须去除障蔽以及习气。心可喻为水,不能变成浊水。也可把心比作镜子,镜子附着了尘埃就不能映现万物。孔子教颜渊:“克己复礼是为仁。”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成仁。”克己,自身即变为诚,已没有必要到自身之外去探求学问。世间的学者违背孔孟之道,误解了《大学》的格物之教,费力于外博学多闻,忘却内心,集聚污垢与尘埃,误以为这就是学问。这样是不能明了自心的。(参照第2卷,文录,别黄宗贤归天台序,191页)。

据王阳明所说,心就是理(第1卷,语录,115页),理就是心的条理(第2卷,文录,272页)。本来理在于天,欲将此理显现于自心就是王阳明的思想。

良知就是天理。

良知即是天理(第2卷,文录,与马子莘,164页)。

天之理是昭明灵觉的(澄明之物,具有灵妙的功能),这就是良知。

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第2卷,文录,答舒国用,115页)

王阳明最后提出,这个良知人人都具有(第2卷,文录,276页),学问的大根本是致良知,良知的发用流行尤其重要(第1卷,语录,中卷,答欧阳崇一,243页)。圣人之学尽在致良知,并且心之良知即为圣(第2卷,文录,书魏师孟卷,277页)。由此所得之实学,有两个意义:将吾之良知恢复原本的状态;吾之良知真正本然之状态与外在物事接触时自然发用流行的状态。王阳明实学的意义有以下两点:(1)吾身之良知发用于吾身;(2)吾身之良知起用于关联自我之外在物事。稍作梳理,即“致”的意思是对事物的处理、对应,用王阳明的话来说,就是发用、流行。依据昭明灵觉之理、良知、心,遇事时瞬间做出判断。并且,在没有障蔽理、良知、心的平常时期的平常存养中,实际遇事时对心之实在的省察,就是王阳明的实学。

如此一来,此人的学问和工作相得益彰,能够做出出色的业绩、成果,那时也就变成了此人的录用即在社会中的地位。王阳明就因为国家事务而做的工作,死后被赐为新建侯,得到谥号文成,这是穆宗龙庆元年(1567)五月的事,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下诏入孔子庙从祀。下面就以王阳明的年龄与职位,学问与事业,以及和徐爱的关系为中心,按年表进行一些考察。明代的职位名不易明白,笔者需要参照拙著《王阳明靖乱录》,20-24页,附录《靖乱录》记载·职官注记一览表等资料。

就王阳明的学问、工作方面,依据的是第9卷年谱,并参照了《王阳明靖乱录》(拙著)。还有,年谱依据年份来列举是惯例,明代的省名与中国现代的省名也有差异,所以笔者按照明代的称谓做了附注。另外,明代当时也原样使用古代地名的称谓,为方便起见,上方标注古代的称谓,下方是明代的省名,年谱也同样按古代的称谓来标注。例如,滁=南直隶省,越=浙江省,赣=江西省,梧=广西省。明代的南直隶省指的是现代中国的江苏省和安徽省,广西省指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宪宗成化八年(1472)九月三十日,中国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父亲王华,母亲郑氏,作为长男出生。初名云,五岁改名守仁,字伯安,阳明是他的号。(1岁)

十二年,在京师。奉职于观政工部。所谓观政工部,是掌管政府的土木建造的部门。出使河南省,监督威宁伯王越的填墓造营。复命后,献上边务八策。是年于山道中坠马吐血(靖乱录57页)。边务八策的要旨有:(1)蓄才以备急需;(2)舍短用长(3);选拔精兵节约开支;(4)屯田兵;(5)实行法令;(6)实施恩赏;(7)舍小取大;(8)严加防备诱敌疲劳。(28岁)

十三年,在京师。升迁为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刑部主事是刑法訴讼担当主任,云南清吏司是役所名。(29岁)

十四年,在京师。奉命蕃録江北。其间寻访诸寺。《靖乱录》还记载他有志于神佛之学。(30岁)

十五年,在京师。因生病疗养之故,回到浙江省故里。是年,悟到仙释二氏之非。筑阳明洞。预知访问阳明洞的友人王思舆等人的上山路径。(31岁)

十六年,移疾钱塘、西湖,复思用世。且与修行僧进行问答。(32岁)

十七年,在京师。秋主考山东乡试。读山东乡试录,收藏“四书·易·书·诗·春秋·礼记·论·表·策,山东乡试录后续”。王阳明指出根本是孔子的道德(297页)(参照第7卷,外集,239-297页)。九月,转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33岁)

十八年,在京师。是年,年谱记载,门人开始投其门下。年谱中没有记载入门者的姓名。王阳明提出身心之学,众人皆曲解为标新立异,博取好名之学,似乎没有认真学习,从学者只是出于好奇心。只有湛甘泉盟誓与王阳明定为至交,努力宣扬圣学之道。当时,宦官刘瑾专横跋扈。(34岁)

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在京师。二月上封事下诏狱,谪龙场驿驿丞。其缘由是,因戴铣和薄彦徽奉呈上奏文,向武宗进谏刘瑾的专横,被绑羁押,王阳明因过问此事牵扯自身。这两个人是他的同僚,无论何事都是以匡正不法为本分的科道官。得知此事的王阳明义愤不已,情绪难平,起草如下上奏文提交朝廷,希望不要处罚二人。刘瑾得知后马上对王阳明进行了迫害。上奏文是以“如臣(王阳明)所知,如果君仁爱之心深广,做臣者就会尽力正直地纠正君之过。戴铣等向陛下您谏言上书是做臣子的职分。其谏言如果很好,给予褒扬,并望采纳;其谏言不顺君意,也要以宽宏的心量聆听忠心为国之人的进言”开篇,以“俯首期盼撤回戴铣等收监的敕诏。并且,恢复戴铣等的原职。明示天下圣德的公正,作为主上的臣下,无有恐惧,能够保持向陛下直言进谏的气象,特别期待您的圣断”结尾的一篇长文。(第9卷,年谱24页;靖乱录75页)。得知此事的刘瑾恼羞成怒,将王阳明打入狱中。刘瑾恼怒之状,从狱吏打王阳明40廷杖(第9卷,年谱,25 页)或50廷杖(第10卷,世德纪,77页)的记载中可以得知。总之,王阳明无罪受五尺大棒责罚昏厥过去,好不容易苏醒过来,又被谪迁到人迹未踏之地——贵州省龙场驿驿丞。(35岁)

二年,在越,夏赴谪至钱塘。在赴贵州省的途中,王阳明途经浙江省。一路忧心刘瑾的怨恨波及到时任礼部侍郎的父亲龙山公的王阳明,终于在十二月到达龙场驿。因为此前酷热的炎夏、狱中的憔悴、心劳所致之疾,王阳明在胜果寺(《靖乱录》,78页)做了短暂的疗养。此时徐爱来访,并入其门下(第9卷,年谱,26页;《靖乱录》,79页)。《靖乱录》中列举了入门弟子的姓名,比年谱更为详细。那个时候入门的弟子有如下诸人:

徐爱、蔡宗、朱节、季元亨、蒋信、刘观时,皆来执贽问道(靖乱录,79页)。

因先生将赴龙场,纳贽北面,奋然有志于学。爱与蔡宗兗,朱节同挙乡贡。先生作别三子序以赠之(第9卷,年谱,26页)。

上述所记蔡宗(《靖乱录》)和蔡宗兗(第9卷,年谱),看起来第9卷年谱中所记录的应该是正确的。查看别三子序(第2卷,文录,178-180页),关于徐爱王阳明曾说过:“吾之妹婿。曰仁温恭。”曰仁是徐爱的字。(36岁)

三年,在贵阳。春至龙场。始悟格物致知。王阳明解释道:格致是诚意之功夫即实践,对自身的格致就是实学。进而对自身以外的事物之对应亦是实学。王阳明与南蛮之地人的交往情谊,连以镇压安抚蛮夷为职分的宣慰使都比不上,由此可见王阳明在当地的作用。(37岁)

四年,是年始论知行合一。其后,徐爱问:“先生的知行合一之教,我不能很好地理解。恳请先生赐教引路”,向王阳明讨教了知行合一。此节见第1卷语录(87-90页),第9卷年谱(29-30页)。归根结底,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良知的“知”中已内蕴了“行”(实践)。(38岁)

五年,在吉。宦官刘瑾失脚。三月升任江西省吉安府庐陵县的知县(知县俗称县知事,笔者以为相当于日本的郡守)。十二月,升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39岁)

六年,在京师。正月,转任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二月,担任会试同考试官。十月,升任本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文选是选考文官的人。(40岁)

七年,在京师。三月,升任本部考功清吏司郎中。从学者又有增加。穆孔晖、顾応详、郑一初、方献科、王道、良谷、万潮、陈鼎、唐鹏、路迎、孙瑚、魏延霖、萧鸣凤、林达、陈洸,以及黄绾応良、朱节、蔡宗兗和徐爱从其授业(第9卷,年谱,39页)。十二月八日,升任南京太仆寺小卿。太仆寺是管理马政的官,小卿是副职。王阳明在就任的途中,返还故乡。碰巧与徐爱同船。(第9卷,年谱,39页)

是年,徐爱在祁州的任期已满回京,升迁为南京工部员外郎,和王阳明回浙江老家时同坐一舟。得闻阳明先生讲述《大学》的宗旨。(译文)

爱是年以祁州知州考满进京,升南京工部员外郎。与先生同舟归越。论大学宗旨。徐爱心怀感激说王阳明先生的学问是孔门的嫡传。(第1卷,语录,103-104页,后序)(41岁)

八年,在越。王阳明计划同徐爱游台荡,因亲属来访没能实现。五月,徐爱仍决定自己去台荡。徐爱在台荡的感怀,其中一部分在“三、徐爱承继的其师之学”的条目中还会谈到。十月二十二日,王阳明出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第3卷,奏疏(上),给由疏,50-51页)(42岁)

九年,在滁。四月二十五日,升迁为南京鸿胪寺卿。五月到南京。(第9卷年谱293页)

徐爱来到南都,前面书信中记录了志同道合之人日渐亲近,并列出了以下人名:黄宗明、薛侃、马明恒、陆澄、季本、许相卿、王激、诸偁、林达、张寰、唐愈贤、饶文璧、刘观时、郑骝、周积、郭庆、乐惠、刘晓、何鳌、陈杰、杨杓、白说、彭一之、朱箎。

书信中记录着他们以其师王阳明为中心,朝夕不輟钻研学问。王阳明向弟子们斥责仙佛之非也在此时。(43岁)

十年,在京师。立正宪为后。(44岁)

十一年,在南京。九月十四日,升迁为都察院右佥都御使。钱德洪和王畿编集的年谱(第9卷44页)记载的是左佥,但按照王阳明自身的履历,记载的给由疏(第3卷,奏疏<上>,50-51页)是右佥。笔者咨询过二松学舍大学名誉教授石川梅次郎,得到的回答是因为这是王阳明自己作成的,应按给由疏进行纠正,笔者也赞成此说。同年十月王阳明返回浙江省。(45岁)

十二年,正月,至赣。王阳明用掌握的实学开始对应世间诸事。由此,最远到福建省汀漳之地平定乱党,保护良民,王阳明显示了自我身心之学。期间,王阳明也向其门徒讲学。其内容是王阳明的国事行为与实学。“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名言也是这期间自我的体验,是从实践中凝练出来的话。此后,只记载了年龄和官职。正如前面所记,徐爱的去世,依通说就是这一年。(46岁)

十三年,在赣。都察院右副都御使。(47岁)

十六年,在江西。是年始揭致良知之教。升迁为南京兵部尚书。十二月,被封为新建伯。(50岁)

嘉靖元年(1522),在越。(51岁)

六年,在越。五月,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十二月,奉命兼任广东省、广西省两广巡抚。(56岁)

七年,在梧。二月,王阳明晓谕劝诫反乱的田州、思州两个头目卢苏、王受,敌我双方一兵未损安抚平定7万余人。这是王阳明战略的精髓。十一月二十九日辰时,一代硕学王阳明最终卒于南安。(57岁)

根据第9卷,年谱118页记载,王阳明在50岁的12月19日,特别晋升为光禄大夫柱国,兼任北京、南京两京的兵部尚书。光禄大夫是朝廷的顾问,柱国是武将的最高荣誉称号。并且还有如下补充:在位阶制(同,年谱,118页)里明确记载为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之文臣。王阳明确实是集文官和武官最高荣誉于一身具备实学的人。

三、徐爱承继的其师之学

王阳明和徐爱的出生地都是余姚,余姚是古代舜的支旗的封地。因为舜是姚姓,所以称呼浙江省东部的姚江流域为余姚(参照精选中国地名辞典,凌云出版社刊,810頁)。可知余姚是文教之地。列在《传习录》(语录)的开头条文是徐爱,作为王阳明的得意门生,虽然现在谁都知道,但有关其详细传记和思想即使今天也没有研究。再次翻开《传习录诸注集成》(阳明学大系别卷,昭和四十七年十月十日,明德出版社,拙著),查阅了有关徐爱的记述。

《标注传习录》,三轮执斋,正德二年刊,四册本里有记录:“徐爱,字曰仁,余姚人,文成王公的妹婿。性格很机敏,闻言当下即悟,并能很好阐发其要旨。当时四方同志云集,文成公应接不暇,每至于此常使徐爱代为应接,众人得到满意答复遂离去。最后报疾而终,年三十有一。实为王门的颜子也。”

《传习录栏外书》,楠本硕水著,九州大学所藏。其中记录道:“黄宗羲的《明儒学案》曰:徐爱,字曰仁,号横山。余姚马堰人。正德三年进士,出仕祁州知县(知县,即县知事之意)。升任南京兵部员外郎,后转任南京工部郎中。十一年归乡省亲。翌年五月十七日卒。年三十一。曰仁是海日公(王阳明父亲的号)的女婿。阳明的内兄弟。阳明出狱而归,曰仁即拜其为师称为弟子。没有人比他更先入门。阳明曰:‘曰仁即吾之颜渊也。”

《阳明传信录》,清光绪十八年刊,在刘子全书遗编中的二册本中这样记载:“字曰仁,余姚人。”

《传习录集评》,施邦曜,民国四年刊二册本中记载:“徐爱,字曰仁,号横山。余姚马堰人。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年三十一卒。”

《评注传习录》,许舜屏,民国十八年刊,王阳明先生全集所录中的二册本里记载道:“徐爱,余姚人。字曰仁,少时温文敏达。与王阳明相交、从学。阳明以之为器,嫁妹为其妻。中正德的进士。官居南工部郎中。年三十一卒,守仁为此恸哭不已。”

就《传习录诸注集》中所见,大部分先哲都录入《明儒学案》。另外,我国池田芦洲依《明史·横山传》及其他相关资料撰写了“徐横山传略”一文(明治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发行,第9号,铁华书院刊,35-37页)。

尽管倡导身心之学,36岁时的王阳明依然默默无闻。是什么驱使21岁的徐爱投到王阳明的门下呢?难道仅仅是王阳明当时正好在此吗?见到《横山遗集》之前,这也是笔者最初的疑问。虽说徐爱最早拜到王阳明的门下,但参看王阳明年谱36岁的条文,也能见到蔡宗兗和朱节的名字。好像可以理解为加上徐爱,这3人是最早拜到王阳明门下的。尽管如此,常常听到的说法是,最早拜师的是徐爱。要说从内心同王阳明的身心之学产生共鸣,正式最早入门的人到底是谁呢?这是必须弄清楚的地方。下面要想解明的一点是,关于师王阳明的实学,徐爱继承了其中的哪些地方?有关这点,我想做些考察,就我的研读文献中,《横山遗集》是中心。依照具体事例,前面是译文,旁边附上原文。

非常尊重其师王阳明先生。闻道后,过了几年,承受家君之命对王阳明先生执弟子礼是正德二年(1507),丁卯春。成为门生我是最早的。其后,有浙江省山阴的蔡希颜(希颜是字,又字希渊,号我斋,名宗兗)和朱守中(守中是字,又字守忠,号白浦,名节)在正德二年秋入门。此后来自故乡浙江省有志于圣学者相继而至。恰逢王阳明先生出发到谪居之所贵州省龙场驿之时。

自尊师阳明先生。闻道后几年。某于丁卯春始得以家君命执弟子之礼焉。于时门下亦莫有予先者也。继而(P43)是秋·山阴蔡希颜·朱守中·来学,乡之兴起者始多,而先生且赴谪所矣(同志考叙,开头一节)。

据此可以知道,最早入王阳明的门,参闻其道的讲学,就是徐爱。又,《横山遗集》的前序,“刻徐横山集引”的开头,如下写着:

曰仁歿于正德丁丑十二年(1517年)。年方三十有一。

正德丁丑即正德十二年(1517),此时,王阳明46岁。前述的正德丁卯是正德二年(1507),王阳明当时36岁。笔者在前面“王阳明实学的情况”等条目的开始部分和王阳明46岁的条目中,使用了两次通说的文字,此处作为定论可以得到证明。并且,《王文成公全书》年谱47岁的条文中有是年爱卒,等等。这些相关文章必须要移到46岁的年谱中,所以在此指出了这些年谱的讹误。

下面想论述一下有关徐爱承继其师的实学。王阳明的学问是探求道并将其显现于自身之学,是实学。在答卲思抑书中,徐爱说道:

“盖吾师于希圣希贤之学。”在希求圣贤这一点上,徐爱与其师是一致的。然而,在所施方略上,徐爱认为茫然失措是不能实现成圣成贤之志的,并指:“真可谓有个用力处,既知用力,真亦有个得力处。实非虚事讲论者。某实闻之而竟堕优游,志不率气,尚茫然未有所得。”接着,文章以“如华佗之流,能先剖涤肠胃,却调复元气而更(真)生者也”结尾。提出比起佛教空的思想,依儒教实的思想更能生发元气。

徐爱说要避开虚名即由私意而生的好名,在“送甘钦采西还叙”中,徐爱说:“学者大患其好名之心乎。今称好名者,类举富贵夸耀以为言。虽然抑莫矣。不知,(凡)其意有为而为,虽其迹在孝弟忠信礼义,犹其好名也犹其私也”,其中不能存有半分私欲。如上所述,徐爱着眼于真实无妄之诚,凝神注目勿使迷失。该文结尾处,徐爱说道:“去之(私意即好名)尽而纯,故谓之天德。推之纯而达,故谓之王道。有志者多以其病之近易,而(遂忽之也)此某常所自讼,而未能者,不敢不为。同志者告然。”由此可以得知,徐爱所承继的地方是天德、人德所归处。再重复一次,徐爱承继其师的实学,就是王阳明实学观之天道、人道。

徐爱说:“吾独求吾方寸间。”(写怀歌答族姪次韵)又说:“吾意良独苦,吾力苟自全。”(癸酉腊月纪梦)这是对自心的探求。徐爱在题为《送王子扬》诗中写道:

人心具万里, 举世皆知然。 若非真体之, 犹为﹝蹈陈言﹞。

所以认心理, 安危析二端。 察理与求心, 并进良独难。

﹝弊﹞神宁有益, 希圣在何年。 之子遇群流, 独喜寻真源。

﹝涵﹞养矫务外, 质气欲化偏。 愿言事力行, 奮勇三军前。

﹝埃气﹞须尽扫, 摧锋先破坚。 纷华及声文, 均能﹝障心﹞天。

——﹝﹞是判读字

至此,我们知道,徐爱承继的是王阳明理气一元的思想。

四、结语

王阳明的妹婿、也是王阳明最想付托其学的徐爱,所承继的其师之实学观,并非只是王阳明所力倡的“诚”以及“诚”的本质之理气一元。王阳明的教法即“知行合一”所开显的实学、实践的情形,等等这些徐爱都继承了。

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名。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第1卷,语录,63条,130页)。

施邦曜对此条文有评论:“世上磨练也需要许多功夫,完全废了学问、思考、笃行,是得不到的。但是只要向内而求,既不会变精也不会变粗,这样确实能很好格物。”(阳明学大系类别卷《传习录诸注集成》,105页)对王阳明之学徐爱精研揣摩的同时,写出了自己的东西。拂去心之本体的尘垢,心之本体就能物来则应。我们在“心之本体”的字面上,“我”不能忘掉加入“我的”这个主语。所谓阳明学中的实学,指的是“我”在实际理地磨炼“我”的心之本体的情形,此即为阳明学的实学。徐爱继承了这一点。

序言中提到的汉书典籍中的“实事求是”,意味着根据实际的情况而求知,而在阳明学中,则指贴近自身的肌肤而进行探求之意。靠单纯的知和知识是不能实现的。

最后,关于《横山遗集》,它有上下两卷,并付亲友哀辞1卷,辑结成录。遗集作成之时,徐爱的父亲古真翁哀叹爱子先他而亡,将其遗作的刻印拜托给徐爱的学友蔡宗兗。《横山遗集》的卷首,配有“刻徐横山集引”,在此吐露了古真翁思念爱子的切切真情。“爱子离世。形骸不复。查其遗著,则有存者,吾实然以为祝,将其付梓,以解吾思子之情。吾有生之年,读其存言,仿佛吾子对吾而语;吾身亡后,存其遗著,仿佛吾没于吾儿之后。吾唯以此寄托哀思。工拙不计,所愿执事(蔡宗兗)稍多付印,仅以此付托梓人。”“予读古真之言,恻隐顿生,不禁被其父子真情打动,潸然泪下。又订正了其中的讹误,补上缺失,删减应删之处,存十之七八。”(意译文)笔者手上的《横山遗集》中,有文字不明确之处。前记中﹝﹞部分是作判读字进行推测的。

(责任编辑:方英敏)

猜你喜欢
实学年谱王阳明
证肇经先生年谱(续8)
浅析福泽谕吉实学思想的现实意义
读《郭沫若年谱长编》的几点思考
朱彝尊年谱新考
《清钱编年谱》(英文原版)订购方法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
王阳明的著述观及表现
“新实学”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