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旅游游戏与英语口语教学

2017-06-10 19:49田磊
江苏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实践

【摘要】网络旅游游戏以学生兴趣为基点,采用基于文本、生活的情境,让学生感受英语口语表达的乐趣。网络旅游游戏之礼仪篇能让学生感受到“出发前”的雅趣,经历篇让学生感受到“在路上”的乐趣,成长篇让学生享受“跟我走”的情趣。

【关键词】网络旅游游戏;英语口语;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3-0046-03

【作者简介】田磊,江苏省连云港市黄海路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0)教师,一级教师。

一、网络旅游游戏的实施原因

英语教学中的网络旅游游戏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创设旅游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的网络旅游情境中进行交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其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旅游基本礼仪、评议最佳旅游季节、分享地方美食、重现旅游购物场景、争做五星小导游等。笔者之所以开展网络旅游游戏,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源于功能情境要素的缺失。当前,英语教师普遍采用情境教学,且教师创设的情境均大同小异,多数教师擅长用绚丽的幻灯片、动听的歌曲、夸张的视频等来创设“有亮点”的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积极地表达。然而笔者发现,这些情境要么缺乏言语表达的目的,要么言语对象模糊,要么话题内容脱离学生生活,这都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水平的提高。

源于学习情境趣味的淡化。特级教师李吉林指出:“生动逼真的情境是言语的发源地,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的情境缺乏内涵、缺少情趣。这种空洞无趣的情境不利于语言教学,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学习兴趣。

二、网络旅游游戏的实践

(一) 立足文本,立足生活:网络旅游游戏的实施路径

1.基于文本的网络旅游游戏。

通过“绿叶”,发现网络旅游游戏的“后花园”。对于教材,教师大多只关注文字部分。如果把教材中的文字比作“红花”,那么教材所提供的人物、插图、背景就是“绿叶”,它们既是教材内容的组成部分,又是对教材内容的延伸。网络旅游游戏将教材中的“绿叶”进行巧妙整合并恰当编排,让教材“二次发酵”,“发酵”后的教材酝酿出的情境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内心充满探索和表达的欲望。例如:在译林新版《英语》四下Project 1 My school life的插图中出现了一个叫Tom的男孩,为了创设合适的旅游情境,笔者对Tom进行重新“包装”。T:Tom is an exchange student.He is from England. He comes to our school to study with us. He found that the school life here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England.He wants you to introduce your school life for him.在此情境中,学生从小组准备到最后的表达,都十分投入。网络旅游游戏从“绿叶”出发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旅游情境资源,学生在这片广阔的“后花园”中体会到了英语口语表达的乐趣。

“线索”,搭建网络旅游游戏的“大观园”。 当旅游对话情境没有可以继续开拓的空间时,教师可以利用对话中出现的小物品、小角色等作为情境线索,创设新的旅游情境。例如,译林新版《英语》四下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 (Cartoon time)中出现了一个大盒子,这为情境创设提供了线索。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魔盒”,并创设如下情境:Tom has a magic box from England.Whats in it?Can you guess?Do you want to have a look?教师由猜测入手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运用交际用语。网络旅游游戏在教材情境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线索,使创设的新情境充满趣味,也使暗藏的细节线索得以巧妙利用。串联了不同线索的网络旅游游戏,仿佛带领学生进入了英语学习的“大观园”。

依托“角色”,开拓网络旅游游戏的“乐园”。对话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为了丰富情境内容,教师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应再一次深入情境,思考对话中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和思想。教师可以让对话中的角色互换,让配角变成主角,让主角变成配角,角色的翻转赋予了教材不一样的视角与内涵,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所思所想,彰显语言教学的人文性。角色互换无疑为学生的口语表达开辟了一片自由而新奇的“乐园”。

2.基于生活的网络旅游游戏。

教育的发展总是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回归生活”“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网络旅游游戏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它通常截取生活中的某個片段来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旅游场景,学生可在轻松愉快的旅游情境中进行交际,达到解决问题、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淘宝购物”活动中,笔者依据学生生活设计了一个“上海迪士尼乐园狂欢节”的情境,在“购买玩具”环节中笔者让学生根据自我需要展开自然、真实的交流。网络旅游游戏在体现英语工具性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人文性。笔者在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同时,也在努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良好品德。例如,让学生观看游客礼仪缺失行为的视频,感受旅游礼仪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其学习礼仪知识的欲望。

(二)关注学生,关注发展:网络旅游游戏的开发策略

1.网络旅游游戏之“礼仪篇”。

了解中国游客现状。礼仪之于社会犹如衣着之于个人。人若不穿衣服,就会令人耻笑,必然导致道德败坏,社会要是没有礼仪,就会陷入可悲的境地。为了让学生感受游客礼仪行为缺失的现状,笔者播放了几个视频,其中有游客在天安门广场随地乱扔垃圾的画面,有游客去泰国哄抢大虾的场景,有游客在美国机场打电话大声叫嚷的样子。这些视频极具代表性,它们激发了学生了解、学习旅游礼仪的欲望。在交流中学生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提高自己的素质。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教学实践
基于情感过滤假说的小学英语口语纠错策略的研究
职高英语口语的学习策略及表达能力研究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Oral English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