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形式教学有效激活初中语文课堂的策略

2017-06-12 10:52周丹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

周丹燕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师的理念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渐渐走入课堂,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也确实有了较大变化,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低效、无效的现象依然存在,严重抑制了课堂的活力,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因此,对初中语文教学有效阅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语文课堂;许多不足;抑制课堂活力;阻碍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50

一、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

1. 教学手段落后

语文阅读的传统教学方式就仅仅只限于教师带领大家齐读课本,从掌握基本的字、词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或是对课文进行分段,然后是学生把课文的重点内容进行标记,教师归纳出中心思想和课后习题的答案并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录,最后配以基础知识和语段的练习对文本加以强化。这样的语文课阅读是重读写轻理解的,这种教学手段会让学生对一成不变的语文课堂感到沉闷、产生厌烦感。久而久之,严重影响课堂效率,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开发。

2. 教学依赖性强,难以突破

教师的教学往往依赖《教参》《教案》,依赖权威书上的流程,依赖教辅书上的条条框框。殊不知,不同的行进路线,其实可以奔向同样的主题,因为根本是不会变的。但我们很多教师不敢或是懒于去走别样的路,怕冒险,怕挑战。但正是这样的因循守旧,让我们的课堂活力锐减,让我们的学生不再喜爱。

二、灵活改变课堂教学形式是顺应课堂需求

1. 明确课堂教学形式转变的重要性

“无论如何,你必须了解阅读在人生中占有重要位置——并非只有在学校时如此。”

“当你是一个优秀的会读书的人,这个世界将归你所掌握……”

美国学者隆恩·弗莱的论著《有效阅读》中的这些话语再次让我们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我们的课堂就要有效引领学生走入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习中获得语言的丰收,情感的陶冶。

2. 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著名特级教师欧阳代娜说过:语文教学要讲出“美”字来,悟出“巧”字来,点出“活”字来,练出“实”字来。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艺术是一种创造,教学方法的应用不是一种机械运动,而是集教师的情感、审美、知识、能力与智力为一炉的富有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劳动。

3. 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才能调动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预习课文比精读课文更有兴趣,课外阅读比上语文课有兴趣。阅读期待的心理取向是重要原因。学生在预习了课文之后,他们就知道了课文的大概情节,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教师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学生对进一步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措施

1. 多角度解读题目,提升兴趣

我们往往可以从课题着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能为我们体验哲理架构桥梁。不同角度的拟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一系列的问题下,学生就能慢慢意识到文章所包含的哲理,能让他们快速关注文章的精神所在。同时也在无形中教会他们如何读题,了解题目在文章中往往所起的各种作用。

2. “演”读文本,为课堂注入活力

(1)“演”讀文本——有效激活课堂,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我们的课堂主要通过“读”“讲”,与文本触摸,那么为什么不让形式更灵活点,加上“演”呢?“演”读文本自然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自主学习行式。恰当的表演不仅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感知课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

当疲于听课的学生真正能“演”起来的时候,我们的课堂就活了。学生的思想自然就会紧紧围绕课本。他们会从文字中思考怎样演绎,配合怎样的语言,抑或是动作、神情等来诠释人物的性格,这时的他们不就真正进入文本了吗?开始真正品读语言,体会人物情感了吗?

(2)“演”读文本——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再创造

表演不是对文本的简单再现,而是对文本的适当联想和想象,进行再创造。表演的过程是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可以说,“演”读文本就是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培养、开发了他们多方面的潜能!

3. 抓实朗诵,唤起学生对文本的喜爱

动情的“朗读”,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是有助学生走进文本,提高课堂效率。

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好课是读出来的”,颇有同感。我们的语文课堂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读”来支撑的,通过朗读,才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随着作者的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才能真正融入作品中,体会语言的美、情感的美。

4. 抓住微环节,迸发课堂新活力

或许我们的课堂也可有所调整,比如每日的课堂前五分钟的灵活应用不仅能丰富课堂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创造更大收获。语文重于积累、感悟,每日的五分钟,既不影响语文课的总体进程,又或许能积小溪为大海,积跬步为千里。让这五分钟灵动起来,我们的课堂会因为这别样的五分钟而异彩纷呈。

(1)或是每日一诵读

教师都明白刚进入初中的孩子对于文言文是比较陌生的,由于他们接触的少,不免有畏难情绪。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培养他们的语感,引导他们多诵读就显得异常重要了。于是,教师可以选好一些难易适中的文章,最好是一个个小故事,利用每节课的前几分钟,让孩子们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甚至可以读两遍,在潜移默化中把他们与文言拉近了距离。

当然,也可以是对现代文的朗读,可以讲一个短小精悍的故事,可以来一次或激情洋溢的演讲,或温婉动人的诵读。笔者认为,这样丰富多样的开场,必定能让学生打消困意,爱上语文课。

(2)或是每日一背诵

我们可以让学生每日介绍一则名言,并谈谈感想。如果其他学生认为比较喜欢就当堂把它背下来,那么不喜欢的学生则可以在其他课上记录下自己钟情的语言文字。笔者认为,这既能锻炼孩子查找资料的能力,也能锻炼他们的朗诵能力,(上接第50页)更是语文知识的有效积累和课堂兴趣的有利提升。只要坚持,就能见成效。

综上所述,我们的课堂需转变一成不变的模式,多种形式的选择能为课堂注入活力,能让我们的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当然,我们的变化要围绕教学的重点,切不可舍本逐末。另外,教学方式的变化要因课文、因需要而适当变化,不可一味追求形式而丢了根本。希望适当适时的改变能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缤纷、更加让人欢喜。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湖市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乍浦实验学校 314200)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
国学经典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策探究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让语文课堂步入自然自由新境界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追求快乐的语文课堂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浅析语文教学中师生有效沟通的策略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