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日两国的文学教育

2017-06-28 19:46王思天鲍小磊
神州·中旬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日文学教育比较研究

王思天?鲍小磊

摘要:世界上许多教育发达的国家在教育中都很重视文学教育,比较分析中日两国的文学教育,应该会为我国文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文学教育;中日;比较研究;读者论

在日语教学指导中,文学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小觑。时至今日,究竟该如何对待文学教育依然被大家所讨论。为了探究中国文学教育上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成为当时中国文学教育的“法典”。他主张系统地学习知识、强调教师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其教育法的核心是“三中心”和“五环节”教学法。

与此同时,深受古代“文道结合”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文学性教材的教学偏向“解释词语—划分段落—概括大意—分析思想”的模式。但这样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高考中,语文试卷失分最多的往往是阅读部分。在各科调查中也显示,学生对语文科的学习兴趣并不高。①学生无法真正地掌握批判性阅读的能力,也无法真正享受阅读文学作品的乐趣。

综上所述,我们不禁要反思,究竟什么是文学教育的根本机能。

日本教育家荒木繁曾在《文学教育理论》一书中对文学教育的机能做出了论述。“关于文学教育的机能,我想没必要赘言。文部省的《国语科指导要领》和其他的文学教育著作中均有提及,文学教育具有完善情感态度、健全人格等机能。文学如果是‘人生的教科书,文学教育者则是‘灵魂的技师。因此,文学的育人机能绝不是文学的附属机能,而是文学的本质机能。”②

但在文學作品的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可以看出我们教师往往忽视的是这一部分内容。

教师们普遍对文学作品的工具性机能认识较深,但对于文学作品的人文性价值认识不足,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③

另一方面,素质教育改革进入第二阶段,教师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不能有效地主导课堂,文学教育往往变得被动而又失去意义。

总之,现在的中国文学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难以割舍传统的教学观念。一是难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过分重视学生的作用,忽视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职责。

教师在指导文学作品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归根究底在于指导理论的缺乏。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教学理念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是指导理论方面的发展却停滞不前。文学教育的发展和文学理论的更新发生了脱离。

另一方面,邻国日本的情况。日本的教育界,关于文学指导法的讨论一直在进行。

近些年来,受伊瑟尔的读者论影响,田中实等人深入探讨了文学教育的新思路。尤其是《文学的力量×教材的力量))(全十卷)④的出版,对日本的文学界和教育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的文学教育可以说是紧抓住了文学理论的发展脉搏。

21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作者中心”“作品中心”“读者中心”三个时期。

“作者中心”“作品中心”的理论对中国的文学教育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作者中心”既是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中心”理论强调的是作品的精读,以及教师对教材文章的讲解。

“作者中心”“作品中心”这两种理论各有所长,不能简单地否定。但是这两种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注重的是对知识的掌握。而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则受到了轻视。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正式确立。因此,“作者中心”“作品中心”理论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中国文学教育的需求,新的文学指导理论的引入已经迫在眉睫。

但,新理论的引入不是一蹴而就的。多年的教学改革,教师和学者们探索了众多的文学理论。其中,在日本引起广泛讨论的读者论理论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文学”的“确定性”的讨论。一种观念认为,文学作品=实体,文学作品具有确定的内涵,所有的读者最终都应达成共识。另一观念则认为文学作品≠实体,文学作品对于读者来讲是具有流动性的东西。

第一种观念,可以衍生出两种阅读方法。一种是作者中心主义的阅读方法。通过分析作者的意图,追求文学作品的确定性。解释学则是这种观念的体现。另一种是作品中心主义的阅读方法。即通过作品的文本解读探究文学的实体。

与以上两种相反的是读者中心主义的阅读方法,强调读者的能动作用,鼓励和允许各种不同理解的存在。因此又被称为“正解主义批判”主义。读者论,就是其中的代表。

读者论,尊重每个人的感受和理解方法。这与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需求是不谋而合的。

但如何处理好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的关系呢。在读者论中田中实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原文”。

他将读者认知之前的客观存在的文章称为“元文章”,将读者认知以后的意识中的文章称为“本文”。田中实提出在其两者之间有一个叫做“原文”的东西。

这个被叫做“原文”的东西是“元文章”投在读者视网膜上的“影子”。这个“影子”在被读者的大脑分析处理之后,成为了“本文”。

虽然作为主观存在的本文不能返回成客观存在的“元文章”,但是存在着返回到“原文”的可能。读者通过读,可以不断地重塑自己的意识中的本文,改变自己的认识。

读者论,虽然未能从根本上解释作品与读者的主客观问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一个启示。使我们在指导文学作品时,在理论方法上有了一种新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家正在进行文学教育改革,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摆在中国教育工作者和文学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引入读者论理论对我国的教学改革势必有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①韩雪萍.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②荒木繁.文学教育理论.柳泽印刷,1970年(03)

③李静.中学语文教材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选编和教学研究--以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扬州大学,2012(03)

④田中实/须贝千里.文学的力×教材的力量.理论篇教育出版社,2001(06)

参考文献:

[1]张隆华.中国教育纲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02)

[2]黄耀红.新中国中学文学教育的流变和反思.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3)

作者简介:

王思天(1990-)女,籍贯:辽宁省沈阳市,学历:硕士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单位:辽宁何氏医学院,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日语教学与研究;

鲍小磊(1985-)女,籍贯:辽宁省沈阳市,学历:硕士研究生,教育学专业,单位:辽宁何氏医学院,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日语教学与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日文学教育比较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渗透
多媒体技术与高校文学教育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