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对动脉粥样硬化致脑血管狭窄的影响

2017-06-30 19:35龚煜温丹宋治洁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龚煜+温丹+宋治洁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对动脉粥样硬化(AS)致脑血管狭窄的影响。 方法 将我院2013年4月~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AS致脑血管狭窄并行DSA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治疗组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90d,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90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狭窄率和终点事件发生时间。 结果 治療组患者治疗90d后平均动脉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终点事件发生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减轻AS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降低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能,安全性高,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狭窄

[中图分类号] R74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8-4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on cerebral vascular stenosis caused by atherosclerosis (AS). Methods 6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vascular stenosis caused by A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3 to May 2016 were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n=31) and the control group (n=31).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90 days of treatment with aspirin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90 days of treatment with aspirin alone. The mean arterial stenosis rate and the end poi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90 days of treatment, the mean arterial stenosis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cidence of the end poi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with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egree of cerebral vascular stenosis in patients caused by AS, and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It has high safety.

[Key words] Aspirin; Clopidogrel; Antiplatelet; Atherosclerosis; Cerebral vascular stenosis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脑血管疾病,可导致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多种严重并发症,致残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抗血小板聚集、他汀类药物、抗氧化剂、抗炎剂等药物治疗,其中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阻断血小板活化的多种途径、抑制炎症、稳定斑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脑血管病复发[3-5]。有研究显示,当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AS引起血管狭窄所致的脑血管病一段时间后,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明显减轻,无需行血管内介入治疗[6]。因此,本文主要探讨联合使用双抗血小板药物对AS致脑血管狭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分组资料 将我院2013年4月~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AS致脑血管狭窄并行DSA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1)和对照组(n=31)。其中治疗组男22例,女9例;年龄52~64岁,平均(56.4±4.3)岁;对照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50~65岁,平均(55.8±4.5)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可进行观察研究。

1.1.2 纳入标准 (1)年龄≥40岁;发病时间≤24h;(2)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指南的诊断要点中TIA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NIHSS评分≤3分;TIA患者ABCD2评分≥4分;(3)DSA检查显示颈动脉及颅内血管存在狭窄;(4)无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使用禁忌;(5)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1)出血;(2)颅内肿瘤;(3)脑血管畸形;(4)颅内感染等其他非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其它脑部疾病;(5)10d内有使用过抗凝药物;(6)3个月内计划行血管成形术、血管外科手术、其他手术或介入性治疗可能会中断服用实验药物;(7)正接受其他药物试验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首日均负荷剂量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浙江万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3023762,25mg)300mg。治疗组首日负荷剂量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H20056410,75mg)300mg,第2日起连续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d、氯吡格雷75mg/d,21d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75mg/d至第90天;对照组第2日起连续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d至第90天。两组患者均合用常规降压、降糖治疗、调血脂等药物,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在中国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指南要求范围。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90d后动脉平均动脉狭窄率的变化。动脉狭窄程度评价按平均动脉狭窄率进行评价。平均动脉狭窄率=各血管内径狭窄程度之和/狭窄血管数。

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出现的新发的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心梗、充血性心力衰竭、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等终点事件发生时间,发生以上终点事件均应停止实验以确保患者安全。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平均动脉狭窄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平均动脉狭窄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8574),治疗90d后均有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治疗90d后平均动脉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见表1。

2.2 终点事件发生时间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出现新发的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心梗、充血性心力衰竭、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等终点事件发生时间[(41.2±7.5)d]显著晚于对照组[(37.1±6.8)d],累计风險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78),见表2。

3 讨论

AS是指以动脉壁增厚、弹性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脑血管病的统称,硬化后的斑块脱落暴露血管内膜下胶原组织,促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导致动脉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7-8]。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环加氧酶形成,阻断血栓素A2形成起到抑制血小板活性,稳定斑块的作用[9-10]。大量研究显示AS分泌的炎性细胞会促使血小板聚集以及斑块的形成,而阿司匹林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类药物,可以显著增加巨噬细胞过氧化酶激活受体,减少巨噬细胞数量,从而起到抗血小板、保护血管、稳定斑块、预防血栓的作用[11-12]。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类药物,对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及ADP介导的糖蛋白GPⅡh/Ⅲa复合物的活化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能快速高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12-13]。有研究显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减少微血栓的形成,防止血栓扩大,稳定斑块,降低血管狭窄程度,缓解AS病征进展,降低疾病复发率[14-15]。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治疗90d后平均动脉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终点事件发生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P<0.05),即联合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脑血管狭窄率,延迟终点事件发生时间,降低累计生存风险,与近年来研究结果一致[16]。

在本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以下情况:(1)在数据收集过程当中,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和(或)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提示颈动脉、椎动脉及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较多(190余例),而能入组的患者较少(62例)。其中影响因素包括经济条件、东莞地区人口流动性、患者的文化层次、对DSA检查的认可度等;(2)在数据收集过程当中,患者行DSA检查在多家医院进行,DSA检查结果和数据来至于不同的医院、不同的设备及不同的操作人员;(3)本研究过程当中,轻-中度血管狭窄的患者入组较多,而重度血管狭窄患者较少。因为小样本研究,未对患者就血管狭窄程度行进一步的分组分析研究。以上情况是否会对研究结论产生影响尚不可知,需进一步探讨研究。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减轻AS致脑血管狭窄患者动脉狭窄程度,降低终点事件累积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具有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价值。

[参考文献]

[1] 蒲明军,陈军,杨伟业,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9):925-929.

[2] 李兰红,王晋芳.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6):1926-1927.

[3] 吴慧君,左凤同,刘辉,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伴有脑血管狭窄的脑梗死患者血清磷脂酸及脂联素水平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12):2390-2393.

[4] 尤克,季巍伟,胡雷,等.脑梗死急性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14(6):520-521.

[5] 冯芹,李洁,易兴阳,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患者预防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改善结局效果评价[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33(11):980-986.

[6] 林慈宽.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影响的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9):1136-1138.

[7] 左凤同,刘辉,吴慧君,等.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伴有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5):2559-2561.

[8] 孙晓敏,孙亚楠,杨阳,等.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急性期病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研究[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4,33(2):118-120.

[9] 王红艳,刘庆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防治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进展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46):290-291.

[10] 赵松耀.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8):127-128.

[11] 肖彧,彭慕立,李凤仪,等.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8例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2(8):1782-1784.

[12] 夏永梅,于玲,李兰君,等.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及拜阿司匹林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3):337-339.

[13] 南京,彭建军.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1):92-93.

[14] 黄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22):117-118.

[15] 柳文科,范雪娟,杨霄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基底动脉闭塞早期卒中再发的预防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3):431-433.

[16] 赵明芳,马飞,韩静静.阿托伐他汀和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71-72.

(收稿日期:2017-02-25)

猜你喜欢
动脉粥样硬化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餐前还是餐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服用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能治病的“阿司匹林树”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小血管病变关系的临床研究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山楂水煎液对高脂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干预机制
肠溶阿司匹林不能防止胃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