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如何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渗透

2017-07-01 14:23倪宁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教材英语

倪宁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本身就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教材中亦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并且具有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教师能否有效地运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渗透是英语学科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英语;德育渗透;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5-0049

一、利用英语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渗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 英语语言自身承载着德育的功能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本身就蕴含着德育功能。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融合了各种文化,这其中有许多和我国文化相契合的地方,亦有许多和我国文化相冲突的地方。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间接学习一种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两种文化和道德的冲突。人的道德成长是在不断地解决道德冲突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涉及西方语言文化时,必须要分辨是非、把握方向,把英语语言本身蕴含的德育功能运用好,发挥出它的最大功效。

2. 英语教材中具有丰富的德育素材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材料,英语教师的教学离不开教材,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效果。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媒介物,教材内容是经过筛选的学习资料,总体来说都是积极向上的。以新标准教材(必修一)为例,其中所蕴含的德育内容包括努力学习、热爱祖国、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科学精神、探索精神、热爱传统文化、保护动物、创新精神、安全教育、环保意识、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帮助他人以及与人为善等。综观我国现行的英语教材,德育素材不同程度地出现在每个章节中,这些德育素材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可能。

3. 保障学校德育的顺利实施,完成英语教学的德育目标

德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英语课程标准把德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符合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哲学理论、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康德的道德教育理论和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而有效运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完成了英语课堂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实现了德育目标,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有机结合。

4. 丰富英语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方面强调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和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英语教师只注重教材中的知识点,而缺少对于德育素材的捕捉,导致英语课堂只是知识传授,而缺少人文性。有效地运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能够使课堂充满人文性,如富有哲理的英文小故事、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令人敬佩的名人事迹都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英语教师对教材中德育素材的应用

有效地运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英语教师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 善于识别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英语教材的内容大多面对人生、面对生活,它承载文化、传递思想。其中,有大量的德育内容,涉及思想、政治、法纪、道德以及心理等各方面,如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珍爱生命教育、安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行为礼仪教育、团结友爱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以及科学探索精神教育等。

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英语教材中的很多内容承载着英语国家的文化,英语教师要分辨是非、把握方向,避免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英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优秀的传统文化。

3. 在英语教学中主动使用德育素材渗透德育

在英语教学中,主动使用德育素材渗透德育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在思想上肯定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是教师有效地运用英语教材中德育素材的重要一步。

4. 积极拓展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对于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英语教师在运用时要积极拓展,以期达到最佳的德育效果。积极拓展英语教材中德育素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德育素材内容的拓展。第二是德育素材应用方法的拓展。教师要寻找适合的途径来运用德育素材。具体应用方式主要包括:(1)正面讲解。教师可以直接就某一素材进行讲解,但是要注意语言的使用方法,要避免生硬地运用语言,应该以情动人,强化语言的感染力、鼓舞力和巧妙性。教师语言要蕴含高超的教育智慧和丰富的道德情感,这样才能让学生认同和接纳。(2)及时强化教材中的名言、警句、谚语等。英语教材中经常出现一些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谚语等,教师要及时强化,加深学生印象,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有时往往恰当的一句话就会让学生产生心灵的震撼甚至终生受用。(3)组织学生英语演讲。让学生就教材中涉及的德育内容进行英语演讲,发表看法,英语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对其加以正确引导。(4)情景感受。就教材中涉及的某一德育素材来编排有关的英语话剧,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德育,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5)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进行实践,让课本中的生活、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地再现。

三、英语教师有效地运用教材进行德育

教师自身、教材编写组、学校等有关部门都必须做出相应的努力,以期英语教师能更加有效地运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进行道德渗透。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1. 英语教师要提高德育意识,树立以德育为首的教育观教学应该具有教育性

作为人文性非常强的英语学科,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德育责任,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德育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德育观,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德育,完成德育目标,有效地运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2. 英语教师自身要加强德育知识、德育理论的学习丰富的德育知识和完整的德育理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识别、使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法纪、德育的知识以及道德哲学和德育理论、心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修养。教师应具备的德育知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本体性知识”,即德育概念、德育内容、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德育规律等相关的知识。二是“工具性知识”,即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模式等相关知识。如德育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和榜样示范法等;德育途径包括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德育模式包括认识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和集体教育模式等。教师必须懂得如何合理地运用德育方法和手段。本体性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共同发挥作用才能更好地完成德育任务。德育知识的积淀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先进的德育观念,完善的德育理论也是形成德育能力的基础。德育知识、德育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教师有效地运用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滲透。

3. 英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改善教学方法,捕捉教育时机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备课过程中通过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既要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符合英语教学规律。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认真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这些德育素材和所要讲授的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使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需要、细微的情感变化,捕捉恰当的教育时机,并考虑所处的情境,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教育研究,2005(3).

[2]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王慧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研究[D].延边:延边大学,2010(9).

[4] 檀传宝.德育是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N].中国教育报,2007.

[5] 戚万学,唐汉卫.现代道德教育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 周雪梅.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调查[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广西苍梧中学 543100)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教材英语
教材精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