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语言研究

2017-07-06 18:41陈丽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教学

陈丽红

(河北省盐山县实验小学,河北沧州,061300)

摘 要:一个教师教学语言的好坏很可能直接决定了他这堂课的成功与否,并且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的程度,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的态度和感觉。所以语文老师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语用策略,用好的教学语言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演绎出新时代更生动更活泼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语言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研究的必要性

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学语言不同,教学效果就可以相差20倍。”为什么用同样的教材,在同水平的学生中进行教学,会产生差别如此悬殊的教学效果呢?这就是因为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同所造成的。如果一位老师仅仅局限于把传统干瘪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注重语言的修饰,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这种学习索然无味,丝毫感觉不到语文课的美感,更不可能带给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快感。

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对于语文教师而言,语文这一学科的特殊性要求语文老师更要特别注重语言素质的提高,一节优秀的语文课,不仅要满足学生语言学习的需要,而且还要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如果没有好的教学语言,这一切都无从谈起。通过对一些语文教师的课程进行细致分析,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还存在一些问题,新课标要求的教师语言规范化问题尚需解决,教师评价失当、语带讽刺、教师语言空洞、叙述内容重复率高等问题不断出现,仍需要我们把这些亟待解决的语用问题拿出来仔细分析和探究,以便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并借鉴大量名师的真实教学方法来弥补我们课堂中的不足。所以这些现实问题的不断出现也是我们必须对这个领域继续展开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分析

1.规范性。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应当具备的基础素质就是语言的规范性。关于这一点,我国教育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语言水平方面也有相应的规定,教师也必须在严格执行或遵守这方面规定的前提下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由于语文教学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每个教师的行为与言语会对小学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2.科学性。小学语文是一门具有很强规范性的学科,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正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在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以及对汉字的读音应当具备科学性与规范性,并且要注意语言表达的逻辑思维与语言搭配的合理性。小学阶段的语言学习是每个小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阶段。有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语文教师应当利用正确的语言发音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模仿,从而提升小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3.趣味性。和别的学科相比,语文这门课程的趣味性较强,并且其中的语言运用也是最具多样化的。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应当依据课堂教学现状创设出趣味性的语言环境,从而将小学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充分体现出来。例如,在开展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于那些小学生难以领会或理解的词语教学,小学教师可以在对其进行讲解时利用一些较为合理的比喻手法,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及运用,以此来将课堂学习气氛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的烦躁心理与厌倦心理。

三、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几点要求

1.教学語言要简洁精练。语文教师要具有简洁精练、清楚明白的教学语言,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要以高度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许多优秀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练严谨,环环相扣,绝无废话杂语,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所以教学质量很高。语言是直接传授知识和表达思想的工具,能让学生直接、清晰地感受到知识的存在,且更有利学生接受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讲课应不夸夸其谈、不信口开河、不空发议论、不离题太远,而应言之有物、论之有实。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把已学知识和未学内容联系起来,把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有意识地穿插有关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名人轶事等,最大限度地充实教学内容。

2.教学语言要亲切自然。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学,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亲切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凡是受学生的欢迎的教师,他们教学语言必定是亲切自然的,教态总是让学生感到和蔼可亲的,他们十分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总是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掌握技能。

3.教学语言要言之有启,抑扬顿挫。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题,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为此,教师课前要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堂上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索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4.教学语言要条理清楚。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和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只要思路井然有序,讲解才会条理清晰,学生在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上才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本身包含了人类积累的精神财富。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让我们正确掌握并熟练运用教学语言,以高超的语言艺术,使我们的孩子深深地爱上语文课。

参考文献

[1]费秀芬.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激情过度[J].当代教育科学,2009(14).

[2]张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8).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语言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