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让学生的身体与心灵 一同行走在中华大地上

2017-07-13 08:25本刊编辑部
人民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心灵

本刊编辑部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这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相互衔接、综合实践育人的新途径,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

研学旅行,既有“研学”又有“旅行”,二者缺一不可。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如何更好地体现教育功能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意见》指出,研学旅行要坚持教育性原则,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显然,研学旅行应当渗透课程意识,将其作为一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并且明确其教育目的,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

研学旅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数学等具体学科,这门课程的授课地点不在教室,而在室外;授课者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而是具有专业知识和素养的人才;授课内容虽然与考试无关,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却大有裨益。

对中小学生而言,在狭小的教室里待得太久,无论是思想还是视野都会受到局限,唯有走出去,才能重新唤起内心的大格局。顾明远先生说:“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思维可以改变世界。研学旅行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开阔学生的眼界,通过开阔眼界,使其思维更开阔。”他认为,仅有学校课堂是不够的,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要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用他的名字揭示了教育的旨趣所在——行知,即在行动中探索,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研学旅行中,教师应该倡导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让学生在研学旅行過程中参与、体验、总结、反思,让他们的身体与心灵一同行走在中华大地上。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心灵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唤醒心灵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