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堂提问解析
——以“树立良好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为例

2017-07-24 14:53谢晓英罗加宝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假货课堂教师

谢晓英 罗加宝

品德与社会课堂提问解析
——以“树立良好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为例

谢晓英 罗加宝

“树立良好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一课的课堂提问独具特色,故以此为例,分析和阐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及课堂提问顺序,以期为品社教师的课堂提问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提出优化课堂提问顺序和课堂提问问题类型的建议。

课堂提问 问题类型 提问顺序

“树立良好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是上海科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四课《做有尊严的中国人》的第二课时。本节课围绕“树立良好形象”而展开,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典型现象,通过道德思辨,明确个人行为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关系,最终让学生愿意以自己良好的行为来树立祖国良好的形象。本文以“树立良好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这节课的课堂提问为范例,以此来阐释品德与社会课程提问的问题类型和课堂提问顺序的艺术。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教师首先回顾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即通过学习宋祖英、刘翔、虞雯、梁帆的榜样故事,让学生了解他们是从哪些方面,用怎样的行为来树立中国人良好的形象的;进而引出本节课学习的新课题“树立良好的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随后教师根据学生课下对父母对待假货的态度的调查结果,进行讨论。讨论主要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探究假货为什么便宜,制假卖假是一种什么行为。第二层次:分析假货对企业利益的危害。第三层次:探究假货对社会形象、国家形象造成的损害。经过以上讨论发言,教师让学生再次进行自主选择,表明自己对待假货的态度并说出理由。接着,教师结合课文让学生深化对树立良好形象的认识,并让其联系实际生活,思考为树立良好形象还可以做什么。最后一个层次:教师让学生以小队为单位,甚至可以动员学生的家人一起设计一份摈除陋习的方案,让大家群策群力提高文明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课堂提问问题类型分析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课堂提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衡量良好课堂提问的标准之一是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是否丰富。美国社会科教育专家威尔顿(David A.Welton)依据教师在课堂进行提问的目的不同,将教师的提问问题分为五种类型[1]。(具体内容如表1)

表1 问题类型统计表

笔者对该节课进行课堂实录,整理本节课教师课堂提的问题。根据威尔顿提出的课堂提问问题类型,对本节课的课堂提问进行分类和统计,具体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本课中出现的各种类型问题的数量分别为:用于记忆—回想的问题1个,描述—解释性问题6个,应用—综合性问题3个,评价—判断性问题4个,推测—启发式问题0个。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整节课学生一直处于思考的状态。在短短的40分钟中,教师提出14个问题,大约2.5分钟就有一个问题。这样学生可以一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

表2 本课各类问题统计

(2)整节课提问的问题类型丰富。本节课用于记忆—回想的问题有1个,描述—解释性问题有6个,应用—综合性问题3个,评价—判断性问题4个。不同类型的问题,促进学生不同类型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问的问题类型多样,特别是能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问题较多,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不同的问题促进不同类型的思维。低水平的问题只涉及简单的记忆,而高水平的问题要求对信息进行再加工,例如分析、综合、阐释或评价、应用。促进高级思维的问题能帮助孩子们获得更高级的理解和技能:能理解并应用概念,区分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检验假设,得出结论并能把它们应用在不同的情景之中。

(3)教师注重学生的课堂讨论。本节课教师设置的问题较多适宜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可以扩展个体经验和视野。讨论可以弥补个体认识的不足和视野的狭隘。讨论中,同伴的追问、思想的交锋迫使个体对自己的观点不断加以反省、修正,使其观点更具逻辑性,并使集体成员共享经验和认识,产生共鸣,从而形成集体智慧,以更好地解决问题。”[2]

三、课堂提问顺序分析

美国社会科教育专家赛威治(Tom V.Savage)和阿姆斯特朗(David G.Armstrong)在《小学社会课的有效教学》中提出了良好提问顺序的步骤:“第一,回顾具体细节。教师要问一些预先设计好的简单问题,学生对这些问题只需据实回答,不需要做出解释。第二,对比和分析不同观点。这时教师要问一些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引发学生做出不同的解释。第三,作出结论和进行概括。”[3]

本节课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接下来教师通过PPT展示假五粮液、假冒阿迪达斯、盗版光碟和书籍的图片,问学生看到过这些现象吗?学生只需据实回答,不需要作出任何进一步的解释。这种毫无挑战性的问题能给学生很大的信心。随后,教师展示正版、盗版电影的制作过程材料,问学生发现了什么问题。之后,教师又展示展示正版电影和盗版电影的成本材料,问学生发现了什么问题。最后,在这两次讨论的基础之上,教师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制假售假。

学生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比分析很容易得出对制假售假的态度。教师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见到的假货,接着,讨论父母对待假货的态度及原因,再接着讨论如何看待制假售假,再次让学生表明对待假货的态度,同时提示学生要树立良好形象可以做什么,最终得出本课的课题——树立良好形象,让世界热爱中国。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师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首先回顾了细节,然后进行对比和分析,最终得出本课的结论。

四、结论与建议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技巧。正如美国学者帕克所说:“善于提问不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技巧,而是任何好的教学技巧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个恰当的问题都启动一种特定的智力活动,有着特定的顺序,逐渐发展起某一概念,并接着用更多问题——分类——来加以检验和拓宽。”[4]通过课堂提问,教师一是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水平,二是突出教学重难点,三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顺序和课堂提问问题的类型。

(一)丰富课堂提问问题类型,促进学生思维水平发展

课堂提问是推动师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课堂提问问题的类型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提什么问题,同时还有考虑这些问题的类型是否丰富,这些问题是否能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教师在涉及课堂提问问题的时候,这五种类型的问题,用于记忆—回想的问题、描述—解释性问题、应用—综合性问题、评价—判断性问题、推测—启发式问题,都要有所涉及。因为每种类型,其问题的功能都是独特的;且每种问题功能的发挥,也需要其他类型问题的配合。课堂上有各种类型的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二)巧妙设计课堂提问顺序,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堂提问问题类型要丰富多样,同时也要注意课堂提问的顺序。教师在导入新课阶段、新课讲授阶段及课堂小结阶段,设计的提问顺序都要恰当合理。提问的问题要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逐步推进和加深难度。同时教师对提问的学生也有先后的顺序安排。一个班级的学生水平,有高有低,教师要依据本节所授内容,合理安排每个层次的学生来回答问题。课堂提问顺序安排要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否则就是无效提问。如果教师能够顺利提出设计良好的课堂提问,必定能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1] 威尔顿. 美国中小学社会课教学策略[M]. 吴玉军,等,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40.

[2] 沈晓敏. 在社会中成长——社会主题的研究性学习[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108-109.

[3] Savage, Armstrong. 小学社会科的有效教学[M]. 房珊,罗静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67.

[4] 帕克. 美国小学社会与公民教育[M]. 谢竹艳,译.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208.

谢晓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0062

罗加宝上海市古美高级中学201101

猜你喜欢
假货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假货地图
奢侈品假货是正品的6倍
网购假货现象调查四成用户对假货“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