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好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2017-08-21 23:50谢鹏
魅力中国 2017年28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探讨有效教学

谢鹏

摘要:教学活动始终要让学生有一种期待,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那么这肯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美术有效性课堂教学呼唤创新精神的课,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才能去掌握教学这门艺术的真谛。

关键词:有效教学 小学美术 探讨 实践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传统的美术教育是一种你讲我听的“灌输式”和“培训式”的活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新要求。回顾和观察美术教学的种种情景,要求的直接指向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更“有效”?对此,有必要重新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了解美术教学应该教些什么,学生应该学习些什么。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呢?我有这样的几点看法:

一、在比较中发现美术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运用比较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从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并能产生深刻印象。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这种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还应注意精心选择作品,适时进行启发、引导,讲究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通过不同作品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艺术形式的认识。运用作品比较方法,有利于释疑解难,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在讨论中感受

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当然,讨论也不是一种形式随便的让几个学生聚在一堆说几句,而是应该像节目主持人一样,分好小组,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进行引导、调控。老师可以提这样的问题,如“跟你的同学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作品?”“请小组讨论一下这张作品的内容、形式及材料”等问题,可以每组请一位学生同学介绍,也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老师应对学生的发言作点评、指导、升华。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评价中体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采用采用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我们尤其应该注意到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一堂课的活动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自己主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在自我评价中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于选拔,激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深刻认识美术教育和教学的意义

从一定理论上说,作为教师,只有深入了解美术教学应该教些什么,才能确立起怎么教的教学构想;只有明确学生应该学习些什么,才能构建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施教的思路,从而实现更好地促进每个学生的这一核心目的。也就是说,只有准确把握学科教学的指导思想,才能确保学科教学的实际意义落到实处,如若不是这样,以其昏昏,怎能是人昭昭。

五、大力提倡在游戏中组织学习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而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方式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教学要求。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小学阶段,“游戏”是学生喜欢的重要活动,不仅能满足孩子爱玩好动的需求,而且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最积极最有创意的学习动机,教学中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在游戏中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仅得到了散发,想象力也得到了丰富。从而实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育理念,继而促进学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增强新技能,为日后适应社会的發展奠定基础。

六、在具体的比较中积累知识

美术教学是一种视觉的艺术。运用比较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不仅能从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而且便于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的知识,在产生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精心选择作品,教学中适时进行启发、引导,在科学性、典型性和艺术性原则指导下,通过不同作品的比较,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基本表现艺术形式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艺术审美能力的逐步提高。

七、在广泛讨论中加深学生的内心感受

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推理、自己判断。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讨论思路,然后,在教师的有效引导、调控、点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位还权,使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得到做大程度的发挥,使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的尊重,远比教师的“一言堂”在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实现上好得多。譬如“跟同学介绍一下你喜欢的作品?”“请小组讨论一下这张作品的内容、形式及材料”等等,也可以自由发言,可以争论,老师只对学生的发言作客观公平的点评、指导、升华。事实证明,讨论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判断,而且通过语言表达学会及时的阐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从中实现了自我教育的育人目的。

八、在激励性评价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他们时刻需要从教师和学生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心理情感得到满足后,学生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肯定有差异,教师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学生的作品。在实际教学中,画得特别好的学生,最大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某些技法差的学生,最害怕的莫过于受到教师的挖苦和冷落。这种情形,教师的正确做法是:该表扬时就实事求是地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励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画得差的要关注其“闪光点”,例如你的“想法很好”,“用色大胆”等等,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事实上,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对美术作品的评价结论也就不同。每次下课上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起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学习态度就是一种成功的教育,久而久之,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和理解,最终实现了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就得不断地去探索,艺术是永无止境的。我们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美术学科教育肩负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探讨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