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小学体育游戏

2017-08-22 03:06金则立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6期
关键词:设计理念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金则立

【摘 要】体育游戏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为目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具有激发学生积极性和求知欲等重要作用。根据课的内容和任务及其结构特点,合理的运用体育游戏与场地器材等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动作技术,最终通过游戏达到教学目的,完成课的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教学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设计理念;组织原则

长期以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已习惯于“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这一教学方法的机械性,使得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参与体育课中一次次反复的机械性动作练习,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疲劳、烦恼、焦虑,甚至是痛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正处于一个崭新的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我们输入了新的教育理念,为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体育游戏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体育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农村小学在场地、器械方面相对比较缺乏。为了能更好地加强体育教学,对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的小学生,打好健壮体格的基础,为响应全民健身运动,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的特点,处理好游戏与基本部分新授内容的关系,能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起到更好的健身效果,达到教学目的。新课标的体育教学要求发展全体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强调体育与保健相结合,发展体育为主,实践为主,注意教学的娱乐性、趣味性。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应以游戏为主。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达到娱乐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小学生普遍具有爱玩的特点。在玩时小学生的情绪积极愉快,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发展,把玩和体育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小学教育纲要》中的有关体育的要求,通过体育游戏的形式加以实施,可引起学生学体育的兴趣。儿童心理学研究证明:少年儿童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可能有克服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的意志。那么怎样做好农村小学体育游戲的工作呢?

一、扎根农村,做好体育游戏的创编,开发校本课程

要作好体育游戏的教学,首先应懂得如何创编游戏。娱乐性是检验体育游戏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体育游戏只有具备了娱乐性、趣味性,才得以使其存在与发展,更具有诱人的魅力。如我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猫抓老鼠),源远流长。所以体育游戏的创编,应从提高其娱乐性、趣味性出发。

游戏对发展体力、智力有很高的价值,能促进掌握某些技能,同时有较强的教育性,有利于培养机智、勇敢、忠诚老实、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精神。少年儿童是体育锻炼的“黄金年龄”,也是比较好动、贪玩的年龄,游戏正好迎合了儿童的这一年龄特征,游戏的活动方法具有很大的可变性。可以根据教学的某些要求,作相应的调整。而器械可以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如“搬运弹药箱”中的“弹药箱”可以由跳马改为课桌;“过关斩将”中的平衡木可改为长凳子连在一起;“割麦子”中的手榴弹可以改为装满水的可乐瓶……游戏的规则也可繁可简可粗可细。如低年级的“拾火柴棒”规则可由甲乙混放改为甲乙分队放,更加简单易行;高年级的“抢夹子”则在游戏规则上有多种变化:小组互抢、男女互抢、单脚跳抢、限制哪只手抢、限定场地抢等。

二、利用农村的特色,开展“开放式”体育游戏模式的探索

以准备部分为例,我们可以在体育的各个环节中,开展“开放式”体育游戏模式的探索,给学生一个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准备部分的作用是为了学生在从事某一体育项目时避免心理、生理上的准备不足而对学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损伤。不同的体育项目对身心方面的要求也不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重点放在了关节、韧带、肌肉粘滞性等方面,因而表现出来的内容不外乎慢跑、徒手操、游戏等,而这种形式大多数是在教师的指挥下、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开放式的准备活动,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学生可以是把从教师哪里学来的知识加以改编运用、可以是把电视、VCD影像等上面的优秀游戏搬到课堂、也可以是自己根据已有经验思维、加工、合成创造出新的游戏。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还向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学生为之继续努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另外开放式的准备部分还为学生在心理方面留有一定的空间,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积极思维试图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练习中检验,让学生正确理解理论与实践两者的相互关系,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三思而后行的良好习惯。此外,游戏活动的开展也可以在开放式的准备活动中。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以领会、掌握、运用;更让每一个学生有玩的乐趣,有学的乐趣,有动起来的欲望。

三、把体育游戏组织得有生气有生命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体育游戏

1.讲解游戏内容与活动顺序

体育游戏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任何一种体育游戏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或是为了传授生活和劳动的技能,或是为了发展游戏者的体力和智力,或是为了身体教育和身体娱乐。由于体育游戏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因而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人们可以创造性发展游戏的内容,制定游戏的规则,传授游戏的经验以及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游戏。按游戏名称、目的意义、活动方法、规则要求和顺序一一讲解清楚;讲完,请参加者提问,对不清楚的地方,再重点讲解。方法和规则是重点,必须特别强调。

2.做好游戏的组织工作

教师对游戏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加以引导,对违反规则和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予以教育。要关心参加者在游戏活动中的体力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活动量和活动强度,对体弱与病残者更要特别关心,给予区别对待。

3.做好裁判工作

保证游戏活动始终能在公正、准确、有序的基础上顺利进行。可以请学生自己选择裁判或者教师参与到游戏中去,要在学生的允许下,教师才可担任裁判。不要以教师的名义,一定要学生认可自己成为裁判,这样学生不一定会服从,那么学生玩游戏的尽头也会有所打折。既要让学生玩得开心,又要在严格的规则中玩游戏。

4.适时结束并总结

活动时间已到,活动次数完成,活动目的达到,参加者尚未疲劳,余兴未尽时,要适时结束游戏并认真进行总结。首先要公正地评定游戏结果,对活动过程中参加者的表现进行讲评,指出双方在遵守纪律和规则、运用技术与战术、发挥集体智慧等方面的优缺点,讲清下次再进行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鼓舞精神,提高兴趣。

总之,农村小学体育游戏教学重在为学生创设各种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不仅仅把学生看作一个知识的学习者,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看作一个有丰富内在世界,独立人格尊严和重大生命潜能的活的生命体,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释放。因此,在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应牢牢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思想,在教学中创造儿童自己真正的活动并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活动促进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争光主编.小学体育教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钟启泉.新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体育教育展望》,2001

[3]沈本照.把握新大纲的实质,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中国学校体育》,2002

[4]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组织与方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3

猜你喜欢
设计理念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