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语文课德育效能的三个视角

2017-08-26 22:53刘小媛
江西教育C 2017年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刘小媛

摘 要:初中教育常常走入重智轻德的误区,部分教师受家长、社会对教育评价的左右,在中考、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下急功近利,将学科素养、学科成效提升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淡化甚至丢弃了学科的德育效能。笔者认为,彰显语文课的德育效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从形象入手,激活学生的道德感悟;从情理入手,激活学生的道德认知;从文体特征入手,激活学生的道德认同。

关键词:初中语文 群育 德育效能

一、从形象入手,激活学生的道德感悟

教学的过程是施教者通过选定课本的特定事物或人物经历,引导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升华为理性的思考,并逐步形成学生对事物、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方式,这是学生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道德感悟,需要施教者紧扣课文,诱导学生产生感悟。初中语文课本就像一个活生生的小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山川虫鱼,更有众多在其中翩然而舞的性情各异的人物,他们通过一件件小事,展示喜怒哀乐,由之显现独特的道德情怀,潜隐或彰显作者的思想。例如孙犁的《芦花荡》,作者塑造了一个满腔热情、爱憎分明、智勇双全的抗日英雄形象,作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中国老人尚且如此,那活跃在芦花荡的青壮年呢?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是不可战胜的!杨绛的《老王》,作者截取了几个生活片段,突出描写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生计窘迫,然而在凄凉艰难中,依然重情讲义,坚守淳朴的道德底线,老王日子的“苦”与性格的“善”形成鲜明的反差,让读者反思:人们应该怎样关心不幸者,实现真正意义的人格平等、社会公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完整而鲜明的作品形象,深掘人物性格形成的发展轨迹,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点”的感知去生成对社会人生“面”的感悟,形成正确而理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从情理入手,激活学生的道德认知

舞蹈的成败在于舞者情感投入的深浅,舞者情感投入越深,自然会通过神态和肢体宣泄而出,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语文课的优劣也在于教师自身情感的投入与对学生情感的把握。语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应善于发掘,快速引导学生渐入佳境,伴文而歌,随文而舞,顺文而思,让学生在浓郁的情景中学习课文、赏析美文。单纯的说教势必使学生昏昏然,味同嚼蜡,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自身的情感因素,寻找学生情感的突破口,以情感去感化学生,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从而使德育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难点在于初中生“少年不知愁滋味”,教师要恰当设置情境,将学生迅速带入离愁别绪的氛围中,把握作者将人生四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的“乡愁”,通过四个具体可感的对应物像(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表现亲人分离之苦、游子思乡之悲的精巧构思。个人的乡愁上升为家国的乡愁,教师在导“愁”中,更重要的是要将学生导入到理性观念的确定:民族和谐、国家统一是人民幸福的首要前提,是华夏儿女的迫切愿望。又如教学郦道元的《三峡》,可让学生思考:三峡的景可圈可点处太多,何处落笔?怎样描述才能获得公众的认同?作者巧妙地选取最具特色的两处:山与水,“山”突出其气势磅礴的雄奇,“水”显现其季节各具特色的灵动。险拔的峰,汹涌的流,清碧的水,飞悬的瀑,哀转的鸣,悲凉的歌,构建了一幅奔放、清幽与凄婉的三峡美景图。作者时处的社会、恰逢的机遇、适时的心境,交织在一起,通过景显示出来。这便是景物意蕴,教师可适时点拨。山水的生机在哪里?自然的生气在哪里?在社会的政通人和!由此可见:语文课中的德育不能仅停留在感情的激发,还必须深入事物的本质,使学生在感性的认知中逐步上升到理性的認知。这就需要教师把情和理结合起来,不仅动之以情,更要晓之以理,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众,既强化学生的道德情感,又加深其道德认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信念和高远的理想。

三、从文体特征入手,激活学生的道德认同

道德认同是生活与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人们对社会所形成的道德观念和所提倡的道德规范从理性和情感上予以认可并内化的过程。现今,由于价值观的多元、利益矛盾的逐步尖锐,以及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需求的差异,导致社会道德的分歧越来越大。道德认同成为当今社会最突出的伦理问题,并深刻地影响到人的道德素养的提高、社会道德基础的确立和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换言之,社会经济前行了,道德素养的提升却未能同步。构建良好、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秩序,教育工作者重任在肩。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在其中充当难以替代的排头兵,把实现社会、师生的道德认同当作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掘课文中作者所传导的健康的道德理念、道德价值和所提倡的道德规范,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从理性上予以认同,情感上产生共鸣,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语文课文中所选取的文章,都是编者经过长期摸索验证,从古今中外浩瀚的文选中选取的符合当今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的精髓。语文教师要善于从不同问题显示的差异性中,引导学生摸清规律,有的放矢。

历代的文人墨客,无一例外通过文章传递自己的思想,宣泄自身的情感,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匿的,反映在不同的文体中,各具特色而又富有规律。教师要教会学生从特性中摸清规律,探寻其方法和途径。这是构建道德认同的关键点。

以诗歌为例。诗人用诗化的语言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露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显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倾向。《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由此可见,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真实再现。而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不同之处在于,诗人所要表达的观点和展示的情感,通常不是显性的,需要读者反复诵读,仔细揣摩,找准其中的关键点。

1.注释。诗歌中的注释,为便于读者快速全面地了解作品,通常会介绍作品的写作背景、诗人所处的境遇和诗人写诗时的心境等。这些都与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感情相联系。例如:杜甫的著名叙事诗《石壕吏》,诗人明写老妇,暗讽差吏,明颂老妇为国勇担苦难,表明作者支持朝廷平定叛乱,希望山河一统的情怀;暗鞭挞差吏征兵时的凶横残暴,流露出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的切肤之痛,而这些信息都能从注释中或多或少找到印证。

2.关键性语言。诗歌的主旨常常直白或间接地显露在关键性语言中。有时出现在诗的标题,例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余光中《乡愁》,诗歌写什么,看标题便知;有时出现在诗的终结句,例如杜甫的《望岳》,终结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鲜明地显露出诗人年轻时的远大抱负和勇登人生顶峰的豪情。也有时会出现在诗歌行间的关键性词句(又称诗眼)中,例如杜甫的《春望》,作者要表达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忧戚,在诗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感时”“恨别”这两个词语中充分彰显。

需要注意的是,构建道德认同,并非要求学生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全盘吸纳,由于受时代、社会,特别是作者人生观、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作品中精华与糟粕共存,激进与陈腐共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辨别,正确取舍,帮助学生形成符合当今潮流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德育,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

参考文献:

[1]覃道炳.在语文教学中强化德育效能[J].怀化学院学报, 991,(5):86-87.

[2]李金刚.自主建构:学科德育的必由之路——也谈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中小学德育, 2005(12):23-24.

(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岩岭中小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红色文化教育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