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能力、形态指标对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选材的研究

2017-08-27 02:18吕熠豪毛旭江周素英
四川体育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短距离体脂选材

吕熠豪,毛旭江,周素英



专项能力、形态指标对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选材的研究

吕熠豪1,毛旭江1,周素英2

1.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4;2.浙江省射击射箭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浙江长兴,3131001。

目的:探讨场地自行车男子短距离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比较优秀组与普通组及同组之间的差异。方法:跟踪测试和分析浙江省场地自行车男子短距离运动员3年间的专项能力和形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从最大摄氧量的变化来看,与2014年相比较,优秀组和普通组在2015年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与普通组相比较,优秀组在2014年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2015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2)从最大无氧功率值的变化来看,普通组在2013年和2015年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优秀组在2013年和2014年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从平均无氧功率值的变化来看,普通组在2013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优秀组在2013年和2014年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优秀组与普通组在2013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2014年和2015年均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从平均无氧功率值的变化中看,优秀组与普通组在2013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2012年、2014年和2015年均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从体脂百分比的变化来看,与2014年相比较,优秀组和普通组在2015年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优秀组与普通组在2012年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选择有氧能力好、无氧能力强的运动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但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时,需对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的变化情况提升重视程度。

专项能力;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选材

场地自行车女子短距离项目是中国的优势项目,但中国男子短距离项目却始终处于世界中下游水平,国外有学者指出[1-3]:运动员自身的优越天赋、系统化的科学训练以及优化的训练环境是培养世界冠军的3个具备条件。中国训练学著名学者田麦久认为,运动员选材工作主要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指基础训练阶段开始之前所进行的初选;第二阶段是指在专项提高阶段开始之前进行的中选。该理论将运动员选材工作分为初级选材和中级选材两个阶段。初级选材是在业余体校或中心体校层面的选材。中级选材是指经过基础训练后在表现出较高运动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中,选拔出适合参加系统的专项训练,可能成为优秀专项选手的运动员[4]。第一阶段属于基础选材,选择的范围较广,而第二阶段属于精英选材,难度也远超第一阶段,因此,如何在预定专项方向上选拔更具优势潜力的运动员,是教练员面临的不可回避的一道难题,本文通过3年跟踪、测试和分析研究浙江省场地自行车队男子短距离项目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和形态指标,为男子场地自行车短距离项目的第二阶段选材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实验对象为浙江省场地自行车队男子短距离运动员8名,经过专业队训练4—5年,分别为健将级或一级运动员,身体健康,4年来基本无重大伤病情况。浙江场地自行车男子短组运动员在2014年的全国场地自行车锦标赛男子团体竞速赛项目中获得第2名,并在2015年全国场地自行车三站冠军赛和锦标赛男子团体竞速赛项目中均获得第1名,把参与上述比赛的4名运动员定义为“优秀组”,其余4名运动员定义为“普通组”。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流程 采用追踪研究方法,在一年中的上下半年分别对8名运动员进行最大摄氧量、最大无氧功率、平均无氧功率和体脂百分比的测试,共计48人次,观察运动员专项能力变化情况及体脂变化情况。

1.2.2 实验设备

(1)COSMED台式心肺功能仪(意大利)

(2)COSMED功率自行车(意大利)

(3)MONARK功率自行车(瑞典)

(4)inbody 3.0身体成分分析仪(韩国)

1.2.3 实验方法

(1)最大摄氧量:受试者以准备活动的75w蹬踏车运动2min,测试开始时功率加到100w,然后每隔3min增加负荷50w,直到受试者蹬不动为止。测试者在每级上测量出被试者的摄氧量。

(2)最大无氧功率:以体重×0.075—0.095(kg)为阻力,最快速度蹬踏10 s,记录圈数,计算无氧功率峰值。

(3)平均无氧功率:以体重×0.075—0.095(kg)为阻力,最快速度蹬踏30 s,记录圈数,计算无氧功率均值。

(4)体成分:运动员在空腹、着装轻便的要求下,赤脚站上脚步点击位置,双手轻握手部电极,进行测试,计算体脂百分比值。

1.2.4 统计分析

全部数据在SPSS13.0中处理,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时为统计具有显著性差异,以P<0.01时为统计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2 研究结果

2.1 训练年度间最大摄氧量变化规律

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从2012年到2015年,优秀组和普通组的最大摄氧量值均处于上升趋势,并在2015年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64 L/min和4.12 L/min,且优秀组变化斜率要大于普通组,即优秀组与普通组的差距变大呈上升趋势。从同一组别不同年份最大摄氧量值的比较中来看,与2014年相比较,优秀组和普通组在2015年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从同一年份不同组别最大摄氧量值的比较中看,优秀组与普通组在2014年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2015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同一组别不同年份最大摄氧量(L/min)的比较

与前一年相比较,*P<0.05

图1 同一年份不同组别最大摄氧量(L/min)的比较

*P<0.05,**P<0.01

2.2 训练年度间最大无氧功率及平均无氧功率的变化规律

从表2和图2、图3中可以看出,从2012年到2015年,优秀组和普通组的最大无氧功率值和平均无氧功率值均处于上升趋势,并在2015年达到峰值,分别为1 413w、1 259w和864w、777w,在最大无氧功率值和平均无氧功率值这两项指标中,优秀组变化斜率均要大于普通组,即优秀组与普通组的差距变大呈上升趋势,其中普通组在2015年的平均无氧功率指标增长明显放缓,几乎与2014年处于同一水平。从同一组别不同年份最大无氧功率值的比较中来看,普通组在2013年和2015年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优秀组在2013年和2014年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从平均无氧功率值的比较中看,普通组在2013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优秀组在2013年和2014年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从同一年份不同组别最大无氧功率值的比较中看,优秀组与普通组在2013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2014年和2015年均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从平均无氧功率值的比较中看,优秀组与普通组在2013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2012年、2014年和2015年均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表2 同一组别不同年份无氧功率(w)的比较

与前一年相比较,*P<0.05,**P<0.01

图2 同一年份不同组别最大无氧功率(w)的比较

*P<0.05,**P<0.01

*P<0.05,**P<0.01

2.3 训练年度间体脂百分比变化规律

表3 同一组别不同年份体脂百分比的比较(%)

与前一年相比较,*P<0.05

图4 同一年份不同组别体脂百分比的比较(%)

*P<0.05,**P<0.01

从表3和图4中可以看出,从2012年到2015年,优秀组的体脂百分比值处于下降趋势,而普通组的体脂百分比值则呈现先下降再上升最后下降的波浪形变化,但两者均在2015年达到最小值,分别为11.9%和11.7%。从同一组别不同年份体脂百分比的比较中来看,与2014年相比较,优秀组和普通组在2015年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从同一年份不同组别体脂百分比的比较中看,优秀组与普通组在2012年出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3 分析与讨论

3.1 同一组别不同年份和同一年份不同组别最大摄氧量变化比较分析

许多研究表明[5-8],最大氧耗量(VO2max)是评价自行车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陈小平研究认为,当有氧代谢能力这一决定运动员耐力水平的基础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时,影响的就不仅是有氧代谢能力的本身,同时,也制约了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水平的提高。拥有良好有氧代谢能力的运动员不仅能够推迟无氧供能的时间,延缓高强度运动时机体酸性环境的出现,而且可以提高机体疲劳恢复的速度[9]。本研究发现,从3年的最大摄氧量变化可以看出,优秀组和普通组的差距在逐年变大,并在2014年和2015年分别出现了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差异,优秀组的有氧代谢能力发展水平要好于普通组,对于常年进行大负荷训练的运动员来说,训练后机体疲劳得到快速的恢复是运动员机体得到再一次有效刺激,竞技能力不断提高的必须条件,而有氧能力的提高能够加速机体疲劳的恢复。对35s至1min的短程耐力项目的间歇训练来说,良好的有氧代谢能力能够保证间歇训练的强度,提高训练质量,从无氧代谢能力发展水平也可以看出,优秀组依然要好于普通组,因此两者之间可能并不存在明确的抑制关系,而是应该属于协同发展关系。

3.2 同一组别不同年份和同一年份不同组别无氧功率变化比较分析

无氧代谢能力指机体在短时间、大强度运动过程中,由于摄入的氧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氧量,体内能源物质特别是糖,通过无氧酵解提供能量并产生乳酸的能力。无氧代谢是人进行快速、剧烈的活动和体育运动时的主要供能系统,也是很多体育项目当中要求较高的能力之一[10-12]。而场地自行车男子团体竞速赛运动员的完成比赛总时间在45s左右,因此,主要是通过磷酸原和糖酵解系统供能。

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是自行车运动员爆发力的基础,运动员在比赛中原地起动、加速、变速和冲刺等都需要磷酸原代谢供能。因此,发展爆发力对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非常重要[13]。无氧代谢能力的优劣是决定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的主要能力[14],糖酵解代谢能力的测定一般通过30—90s的最大能力持续运动实验来完成,而做功的功率越大,运动后血乳酸增值越高,表明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越强[15]。有研究显示出场地自行车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与30s无氧功率的关系密切,而且无氧功率值随无氧训练程度的提高有所增长[16]。本研究发现,两组运动员的最大无氧功率和平均无氧功率在3年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从第2年开始,优秀组对普通组的优势出现不断变大的趋势,究其原因,(1)优秀组运动员本身的无氧代谢能力就要优于普通组;(2)优秀组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优于普通组,两者的差距在每年都在增大,导致优秀组在专项训练期间的疲劳恢复速度要快于普通组,可能促使长期的无氧训练效果要好于普通组,比赛的成绩也要优于普通组。

3.2 同一组别不同年份和同一年份不同组别身体成分变化比较分析

对于场地自行车来说,多余的体重会成立方的降低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因为额外的体重不仅会增加额外的面积、骑行中的滚动摩擦,还会降低运动员的起动加速度[17]。在优秀自行车运动员中去脂体重与运动成绩之间呈正相关,训练水平越高,去脂体重与体重/身高指数越大[18-21]。本研究发现,在2012-2014两年间,优秀组的体脂百分比均要高于普通组,但差距在不断的缩小,到2015年时,优秀组体脂百分比低于普通组,因此,体脂百分比会影响到运动员的专项成绩,特别是对优秀运动员而言,每一次小的进步,均是在细节中取得,比如优秀组在2014年取得全国锦标赛亚军,而在2015年囊括所有冠军赛和锦标赛的冠军。但对于运动员选材而言,体脂百分比可能并不是衡量运动员的潜力指标之一,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体脂百分比会呈下降型变化,但对于优秀运动员来说,体脂百分比是影响运动员专项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4 结 论

(1)有氧代谢能力是运动员进行长期大强度训练后快速有效恢复的基础,且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的关系属于相辅相存,协同发展,故在男子短距离自行车项目选材时不可忽视对青少年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评价。

(2)无氧代谢能力对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选择无氧代谢能力强的青少年运动员会对男子短距离自行车项目进一步突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体脂百分比在青少年选材初期可能并不需要过多的重视,但当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达到一定的高度时,需对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的变化情况提升重视程度。

[1] ANNE PANKHURST,DAVE COLLINS.Talent Identificationand Development: The Need for Coherence Between research System and Process[J].Quest,2013,65(1):83~97.

[2] Richard Bailey,Dave Collins,et al. Participant Development in Sport: An Academic Review[R]. http://www.Sportscoachuk.org /resource March 2010: 25~65.

[3] Richard Bailey and David Collins. The Standard Model of Talent Development and Its Discontents[J]. Kinesiology Review 2013,2(4): 248~259.

[4] 田麦久.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科技,1983(2).

[5] 蔡 睿,王路德,郑迎东.心功能指数评定标准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3,13(6):40~43.

[6] 陈俊民,王步标,格日力.高原青少年最大有氧代谢能力的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2(4):303~305.

[7] 黄思贤.心肺运动实验的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7~71.

[8] Astrand PO, et al. Textbook of physiology[M].Mc Graw Hill NewYork,1979:289~330.

[9] 陈小平.有氧训练—— 提高我国耐力项目运动水平的关键[J].体育科学,2004,24(11):45~50.

[10] 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11~112.

[11] Bompa T,Buzzichelli C.Periodization Training for Sports,[M].3E.Champaign,IL: Human Kinetics, 2015 :89~96.

[12] Kenney W L,Wilmore J,Costill D. Physi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M]. 6th Edition.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15: 32~51.

[13] 李之俊,苟 波,高炳宏,严金慧,张 勇,刘 茂,马国强. 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12):28~31.

[14] 苟 波,李之俊,高炳宏,严金慧,马国强,张 勇,刘 茂. 优秀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特征[J].体育科研,2005,27(5):66~69.

[15] 吴向军.提高无氧糖酵解训练与自行车短距离运动成绩的关系[J]. 山西体育科技,1997(3):22~26.

[16] Craig NP, Norton KI, Conyers RAJ, eta1.Influence of test duration and event Specificity on maximal oxygen deficit of high performance track cyclists[J].Int J Sports Med 1995; 16: 534~540.

[17] Gregor RJ, Lippincott Williams.Biomechanics of Cycling[J].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Philadelphia, 2000: 515~537.

[18] 何 洋,白鸿毅,等.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选材指标体系的研究[J].山西体育科技,1994(4):1~7.

[19] 何 洋,白鸿毅,等.对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5(8):32~36.

[20] 张玉泉. 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特征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66~69.

[21] 高 红,杨则宜,王启荣,等.中国优秀运动员身体成分的初步研究.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3;.22(4):362~367.

Research on the Special Ability and Morphological Index in Excellent Short-distance Cyclists Selection

LYU Yihao1, MAO Xujiang1, ZHOU Suying2

1.Zhejia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Hangzhou Zhejiang 310004, China;2.Zhejiang PRC. Shoot Archery And Bicycle Management Centre, Changxing Zhejiang, 31310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cientific nature and effectiveness of Talent Identification in short-distance cyclists, and compa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about excellent group and ordinary group. Methods:Tracking test and analysis of the special ability and morphological index by three years. Results:(1)From the change of the vo2max,compared with 2014, excellent group and ordinary group appear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in 2015.good group show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1)in 2014, an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in 2015.(2)From the change of the Maximum, the two group appear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in 2013 and 2015,and the excellent group appear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in 2013 and 2014; From the change of the Mean anaerobic power, the ordinary group appear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in 2013,and the excellent group appear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in 2013 and 2014.compared with normal group, excellent group appear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in 2013, and appeared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1)in 2014 and 2014.compared with normal group, excellent group appear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in 2013, and appeared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1)in 2012, 2012 and 2015.(3)From the change of the PBF, compared with 2014, both appear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in 2015.the excellent group appeared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1)in 2012.Conclusion: Should choose good aerobic and excellent anaerobic ability of athletes to develop a target as the key, but when the athletes' competitive ability reaches a certain height, to the change of the athletes' body fat percentage increase value, Need to improve the importance of the athletes' body fat percentage changes.

Special ability; Short-distance; Bicyclists; Selection

1007―6891(2017)04―0026―05

10.13932/j.cnki.sctykx.2017.04.06

G804.49

A

2017-02-28

2017-03-03

2015年浙江省体育局攻关课题,项目编号:2015〔238〕-12。

猜你喜欢
短距离体脂选材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从颜值到实用性华为智能体脂秤VS小米体脂秤
轴对称与最短距离
短距离加速跑
记录体重也许斑斓
漂亮的实力派 有品PICOOC S3智能体脂秤
体脂:爱它或恨它,先了解它
静力性拉伸对少儿短距离自由泳打腿急效研究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实木门窗的选材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