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个性套餐

2017-08-30 00:29陈玉丽
广东教育·综合 2017年8期
关键词:脏话小李小红花

陈玉丽

一天,上课铃刚响,因体育课,学生们都排队下楼,准备到操场上课,途中遇到一位非常漂亮的音乐教师,大家都高兴地向这位教师问好,冷不防小李很大声地蹦出了这么一句:“XXX,音乐婊子!”学生愣住了,教师气坏了。我把小李叫到办公室,进行一番谈话。

我:这位老师曾经批评过你吗?你很讨厌她吗?

李:没有。她确实很令人讨厌。

我:她哪里让你讨厌了呢?你为什么对老师这么没礼貌呢?

李:穿得那样花枝招展,不像婊子像什么?我爷爷说了穿得漂亮的女人就是当婊子的!

我:你是不是经常说脏话的?你说出来不觉得脸红吗?

李:嗯,经常说,在家里爷爷也说,听惯了、说惯了,有啥脸红?

我:那你爸妈知道你经常说脏话吗?

李: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反正他们离这么远也管不到我。

面对如此“特别”的他,我不禁思索: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原来,小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聚少离多,已经使小李与父母的亲情淡漠了,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而且爷爷对小李经常性的棍棒伺候、粗口相加,严重缺乏积极情感的引导,这种严厉性的、长期不当的隔代教养,导致小李形成了难以适应社会的不良人格特征:自控能力弱、任性冷漠、不尊重他人、喜欢敌对等,与整个班级格格不入,同学都不喜欢和他交朋友。亲情、友情等温暖心灵的情感的缺失,使小李负面情绪累积胸中,如他一旦遇到与同学或老师的冲突,说脏话就成了他负面情绪的发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有必要为小李制定一份多管齐下的个性套餐,给他一个支点,让他撬起美好的人生。

一、认知餐——认知偏差的矫正引导

12岁,正是人格定性的年纪,但这个时候,小李却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相应的家庭教育,导致他纪律涣散,学习成绩差。因而小李的内心是敏感而迷茫的,对社会、同伴以及自身的认知方面存在较大偏差,无法很好地明辨是非美丑,认为说脏话很“酷”,显得与众不同,有個性,认为这样就能引起父母、老师、同学更多的关注。因此,为了矫正他认知上存在的偏差,我给他送上了认知餐。

第一,我给他讲了一些“美与丑”的故事,让他进行对比分析,用事实说服教育他,使他从心底里认知“说脏话”是“丑”不是“帅”。第二,利用换位思考法,使他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也帮助他真切体会到说脏话其实是不尊重他人、伤害他人的。第三,在班上开展“谁是真正的男子汉”主题班会,让学生充分讨论男子汉的真正含义,通过参与发言,观点碰撞,使小李形成正确的关于“男子汉气概”“帅”“酷”等的认知,认识到不应再把说脏话当作自我表现的方式。

二、行动餐——不良言行的矫正训练

当小李在认知上有所领悟时,他提出了要改变自己现状的想法。虽然有改变自己的愿望,但说脏话已成为他的习惯,加上他自控能力不强,要想改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而要想获得真正的心灵上的成长,他必须“自助”。这时,引导他积极行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只有行动,才能真正巩固他在心理辅导中所领悟到的认知成果。为此,我给他送上了行动餐——不良言行的矫正训练。

我采用的是正强化法,正强化法通俗地说就是奖励,在儿童表现出某一良好行为以后加以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增加以后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这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方法,它有利于解决儿童出现的各种行为问题。首先,我让小李定下自己的矫正目标——改掉说脏话的习惯。目标明确了,就让他签下一份协议,并选择了小红花作为强化物,要求每天说脏话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做到了就奖励一朵小红花,但每说一次脏话就倒扣一朵小红花。接着,开始实施矫正方案,在矫正期间,同时取得学生(尤其是班干部)、科任教师的支持,请他们在平时玩耍、活动时帮助监督记录小李的表现。小李每天得到多少小红花,扣除多少小红花,我和他都要记下来,做到心中有数。当他已做到每天说脏话次数控制在3次以内的时候,我就依据情况对协议进行修改,逐渐提高难度——先是要求他每天说脏话次数控制在1次以内,随后再次提高要求:全天不讲脏话。最后,进行成果巩固。当他已做到全天不讲脏话后,我就撤下这份协议,逐渐淡化和降低外部的奖励和强化,让他向内部的自我强化转化,提高小李的自控能力。

三、情感餐——情感缺失的弥补帮助

孩子对父母依恋,渴望从父母那里获得安全感,是亲子关系稳固的标志,也是孩子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条件。但小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长期的分离使小李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体会不到父母亲情和家庭的温暖,加上同学对他有所偏见、有意躲避,让他产生了情感缺失的危机。这时候,如果不帮助他重新建构家庭和学校的人际关系,会使他在矫正期间失去改变自己的信心,导致不良心理和言行的升级。此时,给他送上情感餐——情感缺失的弥补帮助,尤为关键。

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源于家庭教育,所以要根除也必须依靠家庭的力量。因此,我先是和小李爷爷沟通,把说脏话的严重性及危害性和爷爷说清楚,要求爷爷在家精心照顾孩子起居的同时还要多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不要动辄打骂孩子,并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营造一个文明的家庭氛围。家庭环境是文明的,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不会“出口成‘脏”了。然后,我打电话给小李的父母,对他父母提出建议:应多打电话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多听听孩子的心声;多回家看看孩子,与孩子多接触,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和爱。与此同时,我建议科任教师尽量给他创造上课发言的机会,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建议学生多亲近他、多肯定他,如他在矫正不良言行期间出现说脏话的情况,要宽容、理解他,给他一个缓冲、适应的过程。就这样,我借用各方面的努力,形成有利于小李情感发展的大氛围,让他感受到外来的支持,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教师的关爱、同学的帮助,从而拥有安全感,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认知明理。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孩子是白纸,任何不良的反应都不是孩子本身所具备的,而是培养孩子的人灌输和教导他们从而让他们领会的。记得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给小李送上的这份帮助他纠正说脏话的不良行为习惯的个性套餐,不正是帮助他将整个美好人生撬起的“支点”吗?

猜你喜欢
脏话小李小红花
LlBERATlON DAY
党的一朵小红花
脏话怪兽
还有机会吗
实话
反正看不懂
网络脏话的缘起 辨析与救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