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奥运会中国女排接应二传进攻特征研究①

2017-09-03 10:26孙剑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扣球翔宇特征分析

孙剑

(张家港市高级中学 江苏苏州 215600)

2016年奥运会中国女排接应二传进攻特征研究①

孙剑

(张家港市高级中学 江苏苏州 215600)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共四种研究方法,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接应二传队员杨方旭和龚翔宇在非技术指标、进攻特征表现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中国女排在接应二传位置上的表现优势和不足。结果表明:(1)中国女排接应二传队员杨方旭和龚翔宇的非技术指标处于世界优秀平均水平,但是许多指标并没显示出差异性;(2)杨方旭和龚翔宇在里约奥运会期间的进攻机会较少,导致效率较低;(3)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位置的防守表现较好,且进攻战术较为灵活;(4)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位置上的后排进攻能力比较差,也反映了球队进攻点的不全面性。

中国女排 接应二传 进攻特征

在现代排球运动中,接应二传逐渐成长为球队的进攻点,而接应二传队员的表现,对球队比赛的胜负具有重要作用。对2016年中国女排接应二传队员杨方旭和龚翔宇的进攻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总结出中国女排在接应二传位置上的表现优势和不足,旨在为中国女排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1 中国女排与对手接应二传手的非技术指标比较分析

1.1 中国女排与对手接应二传手的身高特征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里约奥运会女排比赛,中国队的两名接应队员杨方旭和龚翔宇的平均身高是188 cm,而世界优秀女排接应选手的平均身高在189 cm>188 cm,因此略低于世界优秀接应选手的平均身高。作为中国女排主力接应手的杨方旭身高190 cm,达到优秀接应选手的平均水平,但是与塞尔维亚名将布拉科塞维奇的身高196 cm相比差了8 cm,不过大于巴西老将谢拉的187 cm。

因此,中国女排接应选手的身高特征与对手整体相比,差异并不大。

表1 里约奥运会女排部分接应二传手的身高、体重、年龄等统计表(n=4人)

1.2 接应二传手的体重特征分析

世界优秀女子排球接应运动员的平均体重在70~75 kg之间,由表1的数据比较发现,中国队两名接应选手平均体重71.5 kg,符合优秀平均指标,其中中国队主力接应杨方旭体重为71 kg,替补接应龚翔宇的体重则为72 kg。相比塞尔维亚名将布拉科塞维奇的82 kg体重,具有明显差距。相比巴西老将谢拉的67 kg,以及国外其他优秀接应选手比如日本的山口舞体重只有62 kg,中国队两位接应队员的体重优势较为明显,但是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1.3 接应二传手的年龄特征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该文选取的研究对象的年龄差距较大,中国队主力接应手杨方旭的年龄是23岁,而替补接应手龚翔宇仅有20岁,相比塞尔维亚名将的29岁和巴西老将的34岁,属于年轻化一代。很多研究表明,世界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并且保持稳定。虽然杨方旭和龚翔宇年龄较小,但是在里约奥运会表现出了不俗地竞技状态,说明她俩的竞技水平提升空间较大。

1.4 接应二传手拦网、扣球高度的特征分析

通过表1分析,发现中国队的主力接应二传手杨方旭的扣球高度在308 cm,略低于世界优秀选手、塞尔维亚名将的布拉科塞维奇的309 cm,说明杨方旭的扣球攻击性较强;替补接应二传手龚翔宇身高只有186 cm,但是拥有313 cm的扣球高度,在身体素质方面明显占优,与布拉科塞维奇、谢拉相比具有更出色的扣球进攻力。中国队的两名接应队员的拦网高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位研究对象,其中龚翔宇拦网高度302 cm,远大于布拉科塞维奇的295 cm和谢拉的284 cm。而世界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的拦网高度平均在295~305 cm之间,杨方旭和龚翔宇的拦网高度明显高于平均指标,处于世界优秀水平。

表2 杨方旭小组赛的表现数据统计表

表3 杨方旭和龚翔宇6场比赛进攻得分统计表

2 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接应二传队员的比赛数据分析

2.1 小组赛比赛数据分析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比赛,中国队最终选用了杨方旭和龚翔宇两名年轻的接应二传队员。在B组征战小组赛时,两位接应二传队员的表现各有特点。由表2可以发现, 作为主力接应选手的杨方旭小组赛表现并不出色,主要原因是出场时间较少。杨方旭整个小组赛一共出场3次,得到5分、2个失误,但是出手次数只有10次,具有50%的得分成功率,效率达到30%。据了解,主教练给予杨方旭的战术任务主要是更多的承担球队防守,因此得分较少情有可原。

而龚翔宇小组赛全勤出战共得到23分、6个失误,但是出手60次,仅有38.33%的得分成功率,且效率只有28.33%。相比杨方旭,显然龚翔宇更多承担了球队的两翼进攻任务,因此进攻较多,自然得分就越多,但是效率较低。

2.2 淘汰赛比赛数据分析

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夺冠期间,一共经历了3场艰苦的淘汰赛,总体分析认为:作为主力接应选手,杨方旭自身属于防守型球员,因此,相比进攻更出色的龚翔宇在淘汰赛中更能提升球队的防守效果。由表2可以看出,在淘汰赛阶段,杨方旭全勤出场,而龚翔宇只出场1次;在表现上,杨方旭一共出手23次,得到7分、4个失误,整体得分率只有30.43%,而龚翔宇在对阵荷兰比赛中,出手12次,得到5分、3个失误,整体得分率有41.67%。但是通过录像回放统计时,杨方旭出色的防守表现足以弥补其较低的效率值。不过,在关键的半决赛中,龚翔宇的出色进攻帮助中国队成功撕开对手的高强度防守,从而获取比赛胜利。

整体而言,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两名接应队员在进攻上一共出手105次,得到40分,得分效率较低,相比优秀的对手在接应二传位置上的表现情况不算好,原因有两方面:(1)战术安排不同;(2)球员竞技水平有差距。

3 中国女排接应二传队员的进攻表现特征分析

3.1 进攻得分表现特征分析

通过表3对比发现,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其他各队的接应二传队员平均主动得分能力较强,其中扣球得分场均达到12.8分,占到82.4%,说明现代排球运动中接应二传手的进攻职能在增强。而中国队的接应二传选手的发球得分场均只有0.8分,略低于对手平均值1.0分;在拦网得分方面,中国队场均1.65分同样低于对手平均值1.8分;在扣球得分方面,中国队场均只有1.35分,仅占对手平均值的1/10。因此,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接应二传位置上的表现远低于世界优秀水平,其中在扣球得分方面,相比杨方旭,进攻能力更强的龚翔宇场均得分2分,仍只有优秀平均水平的1/6,说明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手在扣球得分方面与国外女排具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球队战术打法不同,导致接应二传队员的得分能力比较差,虽然中国女排当时的进攻线比较有优势,但是缺少了接应二传的进攻点,无法做到进攻上的如虎添翼。

3.2 接发球防守表现特征分析

由表4看出,里约奥运会时,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位置的防守表现较好,其中接发球321次,占总比例的43.1%;防守对手进攻起球139次,占到全队的36.9%;起球到位数238次,占到全队的45.6%。整体说明,球队主教练在接应二传位置上更多安排球队的防守任务,所以,在进攻上并没有较好的效果。但是良好的防守效果同样转化为更多的进攻机会,因此,防守反击战术的执行关键就是接应二传手的防守对方进攻球的表现情况。

表4 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接发球防守表现统计表

3.3 接应二传的进攻战术特征分析

通过录像观察得知,中国女排的接应二传队员在里约奥运会上运用的进攻战术主要有5种:背飞和双背飞进攻、交叉进攻、1号位后排进攻、2号位定点进攻和发球。其中在1号位后排进攻表现上,中国队的接应球员平均出手10次,得分2分,得分率只有20%,说明中国女排接应二传位置上的后排进攻能力比较差,也反应了球队进攻点的不全面性。

4 结语

中国女排接应二传手在非技术指标上与世界优秀评价水平差异不大,只是球员较年轻,缺少比赛经验。在奥运会阶段,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整体进攻能力较差,且表现远低于世界优秀水平,有待提高。不过在防守位置上表现较好,运用的进攻战术也较为灵活。另外,中国女排的接应二传队员杨方旭和龚翔宇具有年轻优势,应积极总结里约奥运会时的比赛经验,认真提高竞技水平,尤其是进攻能力。

[1]王伟.现代排球比赛接应二传的作用与现状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金川江.德国世界杯不同位置运动员身高、体重、年龄比较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6,27(6):77-80.

[3]李军.我国与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和扣球高度特征的对比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2):45-47.

[4]阿英嘎,庞倩.现代女排比赛中副攻和接应二传贡献率的发展动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4):132-133.

G80

A

2095-2813(2017)08(a)-0198-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198

孙剑(1979,4—),男,汉,江苏张家港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学校体育体育产业。

猜你喜欢
扣球翔宇特征分析
2013—2020年开封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及特征分析
我爱冬天
西藏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2019年亚洲男排锦标赛四强一攻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Principles of Calligraphy Criticism
刘军、叶翔宇、周博作品
基于不同来向 指导排球正面扣球
影响排球扣球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因素
自制扣球器的制作与使用
基于大数据的足球技战术特征分析——以上海上港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