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期望理论的高校贫困生发展对策研究

2017-09-05 06:12王峰
赢未来 2017年4期
关键词:激励贫困生高校

王峰

摘要:期望理论是激励理论的一种,弗鲁姆提出激励理论是研究工作与激励问题。弗鲁姆认为:某一目标对某人的激励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的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该模式可以表示为:M=V*E。因此,运用该理论,我们可以通过更好的改变其参数值,来实现更大的激励效果。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激励;期望理论

激励是企业管理中广泛使用的手段,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可以激发个人的潜在能力,促进企业效率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实现。2013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类政策措施共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3724.07万人次,资助总金额574.11亿元,这一数据足以看出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数量之大。全国高校在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以后,高校贫困生人数也不断增长。国家在促进高校扩招的同时,也应该关注高校贫困生的发展问题。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与贫困生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国家公职群体之一,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队伍对贫困生的教育作用,促进贫困生更好的实现自我发展,学有所长,走向社会,致富脱贫。本文试从辅导员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潜能出发,探讨高校贫困生的发展对策。

一、期望理论解析

美国学者托尔曼和勒温最早提出期望理论,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维克托·弗鲁姆用于说明工作激励问题,弗鲁姆在他的著作《工作于激励》中阐述了期望理论,后来,该理被广泛运用于管理实践中。期望理论的理论基础是:人之所以能够完成某项工作并达成组织目标,是因为组织目标会帮助人们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自己某方面需要。弗鲁姆认为:某一目标对某人的激励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的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该模式可以表示为:

M=V*E

其中:M为激励强度,表示达到目标的努力程度;V为目标效价,是一种心理感知或满意程度的衡量指标,即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重要程度与价值的大小;E为期望值,是指对自己努力工作能否取得预期价值的估计和判断,其范围为0%~100%。由该理论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激发出最大的努力程度,就必须要提高目标效价和期望值指数。高校辅导员要让学生认识到努力与目标或报酬达成之间的关系,实现由期望→努力→达成目标→更高期望→更大努力→再次达成的良性循环。

二、期望理论的实现路径分析

平时努力学习,就是为了期待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需要则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同样,期待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要努力学习。好的期待才会有好的结果,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莫过于去做一个期待者、鼓励者、见证人。然而,不可否定的现实困境是,高校贫困生日渐被边缘化,师生之间交往减少,高校贫困生面临的这些问题,又相当程度阻碍了高校贫困生的发展。为此,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反馈机制,即师生之间交往的定期化,师生之间没有良好的交流互动,期望工作将无法开展。高校贫困生依靠期望理论解决贫困生发展问题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强化期望主体的期望价值取向。笔者以为,常见的期望主体主要有内外六个,分别是内部主体:父母、自己、老师,他们称之为内部主体是因为之间有共同互通的利益关系。外部主体可以总结为同学、国家、社会。相对于内部主体而言,外部主体的期待强度、效度和执行度是低的,尤其是社会,更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对社会个体的某种期待。

第二,明确期望的主客双方的责与务。高校教师的工作是促使他们自觉、能动地发展自我,提高自我期望,获得更大促进与提高。因此,高校教师应积极主动的提升自己对学生的期望水平,检验学生的目标达成情况,再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贫困生的期待。马克思、恩格断认为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内驱力,因此提高人的需要,发现自我需求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贫困生:是一种特殊的期望模式。高校教师给予贫困生更多的人文和心理关怀,促进贫困生的健康成长。让社会更多了解高校贫困生的状况,关爱贫困生。最重要的是促使贫困生理性地看待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激励其自立自强,立志成才。此外,基于期望理论的贫困生发展对策的主要特征是方式上的情感主导型特征,即高校教师的情感激励是期望的主要以及最重要的激励模式;内容上的目标明确型特征,即高校教师要给学生明确的价值导向和进取目标;行为实施上的主动型,即激发学生自觉主动的去做,而不是因为期待而期待,为了做而做,这实际上是益处的及时获得以及教师强化教育的不断跟进。

第四,把握近远两种激励导向。近期导向是精神导向,培养贫困生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要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强化精神导向要做到不断地进行精神鼓励与期待,不断地进行精神指导。高校教师通过鼓励、表扬等手段达到。远期导向是物质导向,许多研究表明,高校贫困生对落后的家庭面貌和自身经济困境的迫切解决愿望非常强烈。因此,要有物质导向的期望,例如,现在的努力与好工作和好的工作报酬之间的联系就有很大的示范作用;多考证和少考证所带来的未来可能利益期待是不同的。

第五,提高目标效价和期望值指数。根据公式,提高目标效价和期望值的指数是激发学生最大效能的两个重要因子。要提高高校贫困生的目标效价,激发学生改变贫穷现状和自身发展瓶颈的各种不利因素。在家长的期望、学生自身的期望、教师的期望三管齐下的期望“压力”下,增强学生的努力意识,当然这需要积极地引导而不是一味强压。只有提高期望后的回报值和期望强效度,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学生目标有成绩性的、社交性的、职业规划性的等,把握这些目标,促进指数提高。另外有成绩的要求、生活的要求、面对逆境的要求、改变命运的要求等是激发学生期望潜能的关键点,要善于把握与引导。

三、结语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财政部的有关部门相继制订了一系列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政策和措施,各高校也加大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力度,逐步形成了以“奖、勤、助、免、贷、补”为主的“六位一体”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贫困生的问题,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发展问题,光立足于学校不行,必须要长远考虑,重点是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

参考文献:

[1]http://www.xszz.cee.edu.cn/tongzhigonggao/2014-08-27/2059.html.2013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EB/OL].

[2]戴士权,王雪燕.日本私立高校经费筹措及其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6,07:62-65.

[3]李宁,徐真,王凤帝,吴春华.曲阜文化资源产业化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4(17).

[4]李寧.邹城市上九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广东蚕业,2016,01:43-48.

[5]焦明甲.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路径[J].经济导刊,2010,10:80-81.

[6]焦明甲.电影《阿凡达》的精神隐喻[J].电影文学,2010,20:52-54.

[7]焦明甲,张宝春.“非个人化”:近年写实小说创作叙述话语的人文立场[J].长春大学学报,2002,04:70-73.

[8]李宁.从《乐记》考辨艺术的起源及其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J].克拉玛依学刊,2016,05:35-38.

[9][美]马斯洛著.许金声译.自我实现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6.5.

[10]王幼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调查及改革思考[J].青年研究,2002(2).endprint

猜你喜欢
激励贫困生高校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