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专家型物理教师

2017-09-05 18:49熊小卿
赢未来 2017年4期
关键词:修炼物理教师

熊小卿

摘要:我们从大学毕业到走向讲台,开始物理科目的教学,很多老师都只是想着只要把自己的45分钟课讲完就好了,然而,我认为这是不够的,我们不仅要把本质工作做好,还要不断的提升和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为专家型物理教师。

关键词:专家型;物理教师;修炼

引言

去年,我和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几十位一线物理骨干教师有幸来到浙江师范大学参加“国培”计划的培训。这段时间,我有幸聆听来自浙江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博导和义乌中学、永康二中一线特级老师的10堂专题讲座。到永康二中听了两堂实验教学的示范课。通过几天的培训,使我提高了認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受益匪浅,感触很大,下面笔者就要成为专家型物理教师,首先要进行修炼;愿意修炼,学术修炼,心智修炼,学识修炼要成为专家型物理教师,学会做科研;要成为专家型物理教师,必须终身学习;要成为专家型物理教师,注重实验教学;要成为专家型物理教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现代教育思想等方面来浅谈如何打造专家型物理教师。

一、要成为专家型物理教师,首先要进行修炼

第一堂讲座是义乌中学特级教师、浙师大兼职导师吴加澍讲的《物理教师的修炼》。他引入了教师二次成长的理论,教师的第一次成长标志是教学经验成熟。第二次成长,是用理论反思自己的经验。认为从优秀教师跨越到卓越教师,成为专家型物理教师,要经过一个高原期,如何度过高原期?就要加强自身的修炼。修炼什么,如何修炼?

吴加澍的讲座给我们传授了新知识,新理念,为教师提升专业素养进行二次成长指明了方向。

(一)愿意修炼

就是要不断追求卓越,名师的产生是追求卓越的结果。在当下追求物质利益盛行的年代,他指出教师的成长必须靠修炼,靠内部动力,而不靠外部动力,如果靠边外部动力,为了评职称人是走不远提不高的。这个动力主要来源自身的心态,他引入了胡锦涛主席的“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勉励自己,以“苦与乐”是相对的激励自己,以“三乐”(即工作中自得其乐、生活中知足常乐、对同事助人为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提出应当从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向让学生在捕鱼的过程中掌握方法。这些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例如:我们可以时常给出一些精彩小题欣赏。

精彩小题欣赏

1.一铁块在下列情况下,质量变化的是密度变化的是

(1)带到月球(2)轧成铁片(3)锉成铁柱(4)熔成铁水(5)磨成铁棒(6)截去一半(7)加热

2.一钢瓶内装满氧气,用去1/3,则密度是原来的

3.一氢气球,压缩之,则密度

4.冰化水,不变,变大,变小。

5.小实验:

(1)若砝码生锈,则测量结果偏。

(2)若砝码磨(缺)损,则测量结果偏

(3)若指针偏左,在调节中应使天平横梁平衡;在称量中应使天平横梁平衡。

(4)某同学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测得数据为36g,测完后发现物体放在右盘中,而砝码在左盘中,这时游码指在6g上,不重新测量,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列表:

(二)学术修炼

就是要不断提升学术素养。他首先提出教师应当具有哪些学术素养。

一是要有底气即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尤其提到教师要具有学科教学知识,提出教师要具有通过教学设计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教学知识的能力,要具有通过教学过程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的能力;

二是要有眼界即有宽广的学科视野,阐述了物理应当是由知识、思维、文化三个因素构成的;

三是要有根基即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引入了苏霍姆林斯基“学科知识应当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一个角落,而不应当处于中心,更不应当是全部”,鼓励我们要多读书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三)心智修炼

他认为作为物理教师,要多学习一些哲学知识,从哲学走向教育,从教育走向哲学。要从哲学的角度,解决为何教?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这样几个问题。通过案例加反思来自己教育自己。

二、要成为专家型物理教师,学会做科研

教师要进行第二次成长,必须用理论反思自己的经验,用案例加反思来教育自己。如何将经验物化成理论知识?听了浙江师范大学的蔡铁权教授的《基础教育科研的几点看法》《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讲座,我明白了一些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以及一些写论文的方法。物理课堂上的自我探究是让学生独立地通过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而不是由教师安排好一切,让学生顺着预定的途径走下去或把学生径直引向答案。

在探究过程中,不要求学生拘泥于某种特定方法,而应让学生发散性地思考,最后由教师来点评各种方法。一如佛教之禅宗,并不拘泥于打坐念经才算修行,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如搬柴运水、吃饭穿衣均可看作修行。正所谓“坐亦禅,行亦禅”,这大概也是禅宗能够在中华大地上推广如此之盛且经久不衰的原因吧!而要想成为专家型的物理教师,更应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学校发展靠教师,教师发展靠科研。作为骨干教师,更应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并引领同行老师一起进步。

三、要成为专家型物理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作为物理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致力于用简练而通俗的语言讲清楚每个概念和例题,不自觉的把注意力放在自身如何讲好课上,而忽视了学生的需求。慢慢的,我发现,站在教师的角度讲清楚一个题不是难事,难的是如何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新课改对教育提出了高于知识的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也要求教师把教学的关注点从知识本身,转移到学生能力与人格的成长。于是,我在课堂上不再是一味地输送自己的观点,而是把课堂变为自由探索发挥的平台。给予学生信心去表达,有时他们多样的思维碰撞交流,五彩纷呈,课堂如同盛开了缤纷的花。endprint

华东师范大学陈刚教授的《从模糊走向清晰的教学设计》讲座,详细介绍了如何从心理学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如何从学习心理学和大脑的研究发现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另外,令人印象较深的是陈刚教授提出了解决一类物理习题的方法有“强方法和弱方法”之分。

从华东师范大学钱振华教授的《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和《先修物理课程学什么》讲座中,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让我知道什么是先修物理科程。主要是学习初中与高中銜接点的一些知识。我还明白了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除了必备的物理知识外,还应了解必要的物理学史知识和物理学方法论知识以及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要不断学习一些物理方面的前沿知识。

四、要成为专家型物理教师,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从浙江师范大学博导阮高峰的《微课设计与制作》讲座中,让我了解了微课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将来的前景,知道一些软件和几个小插件的使用方法。和一些新的技术,如何用苹果IPA与电脑通过WIFI联接起来。

通过对微课的培训学习,我认为微课作为一种教和学的新模式,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微课真的是可以带给我们一种新鲜的感受和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微课的出现,对所有今天在教书的老师,都会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学生的学习可以不再完全依赖于课堂,它还可以在学习网站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老师。微课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准备的,其存在的理由就是让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我们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与成长。

五、要成为专家型物理教师,注重实验教学

听了永康二中特级教师胡君亮的《创新物理实验设计与制作》《在实践中提升物理实验创新能力》的讲座.深感震撼。胡老师教书育人三十多年以来一直在自制教具来演示一些实验,孜孜不倦,不厌其烦,醉心其中。我被胡老师的精神所折服。

胡老师勤于观察、思考,他的许多实验设计的灵感来自于生活中的一些小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挖掘其本质。由小孩的游戏,设计了空气振动演示实验;由打陀螺设计了色光的合成实验;由打火机摔到地上爆炸设计了打火机液化气气体压强和分子大小测定。

胡老师在设计色光的合成中做了多次大胆的尝试,一次次设计,一次次失败,一次实验的不成功说明我们排除了一种错误的方法,离成功就近了一步。每种设计并排除的过程不就是一次次的探究,不就是思维的次次提升。胡老师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还教会了学生研究的方法,教会学生做人的品质。

我深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益不在于花样的多少,而在于如何让学生的某种情感、某种兴趣、某种价值观得到提升。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载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组织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更高的境界。

十天的培训学习,虽然短暂,但让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提升的机会,帮助正处于高原期的我进行二次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帮助我跨越“高原期”的助推器。我觉得自己的收获是沉甸甸的。作为一名初中一线教师,我将会把这次培训的所想、所得、所思融入今后的工作中,这既是学用结合的要求,也是自己肩负的责任。自己唯有进一步修心—修行—修能,才能真正做一名学以致用的实践者、先进教学理论的传播者、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

参考文献:

[1]韩景春,吴隆才等.物理教学概论.银河出版社.2001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5]魏日升,张宪魁.中学物理教材教法及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6]阎金铎,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7]乔际平,张宪魁.初中物理教材的选择与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8]刘炳昇,魏日升.初中物理教师技能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endprint

猜你喜欢
修炼物理教师
浅谈辅导员“修炼”人格魅力所需的精神特质与方法
浅谈班主任工作
年轻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探究
关于高中物理新课程取向与物理教师教育的分析与探讨
以新课程为背景的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小学生语文素养的修炼
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师能力素质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透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缺失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