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课外小组提升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2017-09-09 00:05吴秀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组合作学习课外阅读

吴秀娟��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指导高中生在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笔者提出了科学分组、阅读材料的选材原则等合作学习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教师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应采取的指导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6-055-1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而课外小组合作学习是对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有益而重要的补充。笔者拟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就该活动的设计原则,具体活动方式和评价手段等谈谈自己的实践活动,以期为深入开展系统而高效的课外阅读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

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信息互动的过程。学生之间相互支持,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合作学习的轻松环境还可以降低学生的焦虑感,增强学习自信心,促进人际交往,可以形成有效的互补作用。

1.科学分组。

鉴于学生的实际水平,活动的开展应遵循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及合作学习能力为原则。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现状的基础上,协助学生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活动计划。具体做法是:我将本班50名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组成员的搭配主要参考目前的英语水平,高低搭配旨在促进他们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确保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各种层次的问题时,总能有同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每组5个成员在学习过程中各自承担有不同的职责。每组设有组长、资料员、记录员、统计分析员和发言人。每位组员根据自身的兴趣及特长,任选一角色,并承担起职责。组长全面负责活动的召集和学习过程的监督;资料员负责阅读材料的领取、分发和管理;记录员负责对活动过程中组员讨论时,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的记录;在集体交流学习经验和汇报成果时,由各小组发言人代表本组进行交流发言;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及遇到的共性问题,由分析员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形成书面材料。如此这般,每位组员各司其职,就能确保活动有序、高效地开展。

2.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材原则。

选材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时代感强,语言纯正地道。兼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文学性、可读性、多样性等特性。

3.课外阅读材料的来源。

在确定选材的原则之后,教师就要进一步明确阅读材料的来源渠道,避免选材的盲目性,以提高阅读效率避免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

(1)主流的英文报刊,杂志。

它们的特点是时效性强,编排新颖,贴近生活,溶知识性和趣味性一体,涉及内容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且语言鲜活,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阅读需要从中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如21st Century、 China Daily 、 Learning English、Crazy English、 the World of English等。

(2)英语阅读方面的教辅资料。

图书市场上有大量与现行教材配套的阅读方面的书籍。这些阅读材料在编排时充分考虑了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充分考虑高中生的阅读水平和心理特征。同时,文后所配的测试题及穿插其中的阅读策略指导,有助于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和阅读技能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3)原版的英文名著及其简写本。

英文名著本身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地道语言材料的同时,也为学生了解英美等国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名著的简写本在尽可能保留原著的写作风格和语言面貌的同时,在语言难度上有所降低,并附有注释,有利于学生拓展词汇量和提高人文素养。如Pride and Prejudice、 Hard Times、Great Adventure、The Adventure of Tom Sauyer等。

二、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指导作用

阅读过程和实践包括涉及、感知、理解、领悟、批判、融入、内化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師可以通过活动设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技巧。一般可从以下三个阶段开展活动。

1.了解英语阅读所涉及的相关策略和技巧。

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应注重培养的技能。如:快速阅读能力,猜词技巧,长难句的处理,主旨大意的概括,文学作品的鉴赏等。教师可先就略读(skimming),寻读(scanning)的技巧作简要介绍后,让学生在阅读材料中进行实践,从而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对阅读中遇到的生词,不要急于查字典,而是充分利用上下文、同义词、反义词、因果关系、定义、注释等手段进行猜词技能(guessing word meaning)的培养。通过解析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典型长难句,培养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

2.有针对性地将所学策略和技巧运用到阅读中。

实践活动是文化习得或者获得的一种生成,具有实践和推广的意义。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会模仿、好奇心等心理特性,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了解的策略和技巧结合有针对性的所选的分类专项阅读训练,开展分类强化训练。通过训练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经过分类、讨论和指导之后,再进一步地进行巩固训练,直至能够对这些策略和技巧达到运用自如,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3.形成阅读解题能力。

经过为期一学期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课外阅读训练,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及教师的精心指导下,高一学生基本能够掌握高中英语阅读所需阅读策略和技巧。这为今后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他们能够在阅读中获得信息,获得乐趣,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成为真正的自主阅读者。

三、结语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而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探讨和实施高中生课外阅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可使学生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使教师成为学生活动过程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对于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和实现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小组合作学习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