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高一新生生涯规划模式与体系初探

2017-09-12 19:07郦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5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新高考

郦娣

〔摘要〕浙江省课改新政的核心理念就是“选择性”“个性化”。从前学生们大多是被动选择,而今却是主动选择,因此,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将成为当下高中的一种新常态。虽然高中开展生涯规划已经慢慢摸索出了很多自己的模式,但说到对新生的生涯规划,很少有体系化的思考和尝试,而对于新生的生涯规划,恰恰又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对他们未来的道路产生巨大影响。

〔关键词〕新高考;高一新生;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5-0040-02

2014年9月,国家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高考新政策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此后,浙江省公布2017年新高考,变文理两种选择为“7选3”,高考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学校”志愿,按专业(类)平行投档;高校确定和提前公布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和其他选拔条件,择优录取。这意味着,学生从高一起,就要对自己的兴趣、对未来要报考的学校、专业和生涯规划有更为清晰的目标。但是现状是中学长期的“总分匹配”模式让中学教育形成了路径依赖,使中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些中学生无法确定自己的个性特征,这些都是造成学生盲目报考专业、个人发展受阻的因素。许多事实表明,中学生群体与大学生群体一样,存在着群体性的“升学无意识、就业无意识、未来发展无意识、学习无动力”的问题[1]。所以,高中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也就成了高中教育必须回答的问题,由此,也倒逼学校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在中学阶段尤其是从高一开始就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是适应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对于教育的需求与期望的。

一、高一新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我在开学初对高一新生做了调查,发放问卷950份,实际回收943份。对问题“在目标大学上是否有明确目标?”80%左右的学生认为有明确目标,但是在回答“若有明确目标,目标选择是什么?”时,90%以上的学生对目标的把握是非常不切实际的,比如有60%以上的学生选择了国内211、985院校。但是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次新生录取分数线仅570多分,进入全市1500名的学生仅几十位,可见学生对目标的界定不是非常明朗。对问题“是否了解高考改革下新的考试模式?”仅有5%左右的学生知道名校自主招生、省内“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高职院校提前自主招生这三种考试模式,但也是仅限于知道而不甚了解,更不要说了解“在高中阶段如何提升综合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有效途径”了。让高一新生考虑制定高中期间目标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高一学生都写道:好好学习,努力考取一所好大学。从调查结果显示,高一新生对在新高考政策下如何进行生涯规划、学业规划、升学规划其实是茫然无知的。期间也与部分教师进行了座谈,结果表明,很多教师也对新高考政策认识模糊。

从现状出发,对高一新生进行生涯规划,在高中三年的生涯教育中显得非常关键,若不提前了解新高考政策,不了解多元的升学途径,不了解职业和专业,势必会影响整个高中三年对学业的规划。到了高三再想要了解和准备,就来不及了。所以,对高一新生进行尽早的生涯规划教育显得更为重要。

二、高一新生生涯规划模式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主规划人生,它把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兼顾学生学业与升学两种需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我校制定了“一条主线,两大板块,三个层次,六大平台,八大课型,多种途径”这一富有学校特色的生涯发展教育模式。这一模式遵循“发现自我、唤醒潜能、科学规划、助力成长”的生涯规划核心理念,围绕“高一学会适应,高二不断超越,高三成就自我”这一主线,以校内外两大教育板块,纵向连贯高中三年,指导学生从生涯觉察到生涯探索再到生涯决策,迈好生涯发展的三步;横向融合专题讲座、学科渗透、班级授课、职业倾向测试、职业体验活动、生涯社团六大平台,丰富生涯规划教育的载体,确定生涯规划教育的“八大课型”,同时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整合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资源,多种途径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众所周知,在一些欧美国家,生涯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在中学入学阶段对新生的教育明显突出,此阶段已开始进行特定的专业教育。而我国的生涯教育开展得较晚,高中阶段也尚在摸索,且尚未推广到高中以前的教育阶段。我认为,对于高一新生生涯规划模式需要确立以下五个方面:以高中学科熟悉为切入,以明确高中阶段使命为中心,以培养意识为目标,以启发个人理想为关键,以体验引导为保障。

如何让高一新生觉得生涯规划教育与自己的关系是很紧密的呢?可以从高中各学科进行切入。从理论上讲,每一门学科、每一门课程都具有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從现代生涯规划教育的视角来看,譬如传统的语文、数学、物理等课程内容,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包含了职业准备和国际竞争的长远含义。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各学科课程之中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与必然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凸显学科教学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尤其是如何将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化为课程标准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操作范式可参照。这也是新高考下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学校当务之急需要开展的研究是:将生涯规划教育目标分阶段体现于各学科课程标准之中,结合基础型、职业型和兴趣型三类课程的不同特点,统筹规划,精心设计,让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清晰地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谱系之中,并用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挖掘蕴藏在各个学习领域和学科教材中的丰富的生涯教育素材,真正让学科教学与生涯规划教育融为一体。

明确使命为中心是指,高中学校有义务向学生讲清来到学校后的正确心态是什么。每个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现实情况去思考高中三年应该怎么做。新生的生涯规划要达到的目的是让每个新生从步入高中校门的第一天,甚至是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开始就要明白,自己为什么来上高中?尤其对于一些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在进行普职选择的时候要思考自己来上高中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在高中阶段要收获什么才能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一些?这些答案不在老师的脑子里,而是在每个学生自己身上。这些问题非常重要,但未必每个学生都曾认真思考过。学生需要带着这些问题,在整个高中三年不断调整、明确自己的使命。endprint

每个学生又有自己的理想,只不过越长大有些学生的理想越模糊,甚至失去了自己最初的梦想,被动学习被动选择被动参加高考,最后选择了自己根本就不了解的专业和学校开始了大学生活。浙江省课改新政的核心理念就是“选择性”“个性化”。从前学生们大多是被动选择,而今却是主动选择,而激发个人动力从而学会主动选择就要求学生要有坚定不移的理想。生涯规划就是要激发每个人的成长的欲望,有更合适的追求与行动。

我校的特色教育理念是“融合店口经济文化,激活学生发展潜能”,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新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便有了体验引导作为强力保障,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生涯人物访谈、职业见习、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与此同时,组织部分学生提前体验单位招聘会,体验职场竞争,了解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三、高一新生生涯规划体系

任何没有计划和体系的工作,永远都只是一次简单的任务。只有把我们的工作系统化、规范化了,才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更好地体现高一新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更需要体系化,如上文所说,高一新生的生涯规划其实并不应该是从新生步入高中校门的第一天开始,是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就要开始,并且贯穿高一整个一学期。要开展系统化生涯教育,可以分为入学前、学期中、放假后这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都有重要的任务和内容,每一个阶段的工作都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每一次的工作都是叠加式的效果。

那么这些教育如何开展呢?以我校开展的新生生涯规划为例,仅供参考。

参考表1,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结合综合素质评价,把学校、家长、学生三股力量结合在一起,可以把新生生涯规划内容分为五个模块,引导学生在新高考改革后更加科学地选择考试科目,帮助学生确立未来的职业理想和当下的发展目标,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第一个模块:发现自我

实施形式:军训、校园历史、感恩教育、优秀校友谈生涯规划讲座,并且邀请家长参与军训汇报,加入到感恩类活动中来。

第二模块:唤醒潜能

实施方式:情景式生涯兴趣引导、赏识教育讲座,结合乡土人情地域文化,并通过“家庭树”等形式,鼓励学生了解自己家庭人员的各种职业,通过对家人的职业访谈,了解家人的职业经历和人生成长,以此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三模块:科学规划

开始理想职业、理想大学等校园活动,进行新高考改革和生涯规划讲座,对7选3 进行首次调查摸底,为学业规划做好准备。

第四模块:助力成长

建设深度校园品牌活动,结合经典品牌活动——商业挑战赛、职业体验活动、优秀学长导学等活动让学生增加职业认知,启发他们进行职业兴趣探索。

第五模块:七选三指导

结合测评报告、职业理想、学科优势,指导高一学生科学填报选考科目。

新生,多么亲切的一个称呼。所谓新,一方面代表着新鲜、新颖,另一方面也代表着对旧的一种挑战。通过对高一新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让我们的学生从一开始就通过高中学业规划学会学习;通过职业规划,学会选择;通过人生规划,学会做人。让我们的高一新生在生涯规划教育的引领下,激发自我,确立目标,为之奋斗,实现成长。

注:本文为第七届“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来稿。

參考文献

[1]陈巍. 中国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研究述评[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4,2(9):12-15.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湄池中学,诸暨,311814)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新高考
生涯指导课程的开展对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与策略探究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浅析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提高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