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能力

2017-09-12 21:47刘阿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5期
关键词:关爱启示班级管理

刘阿涛

〔摘要〕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珍惜友谊,懂得关爱,还要以身作则,展示出对学生的关爱,让自己成为关爱他人的榜样,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关爱他人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举办一些学生热衷参与的活动,让关爱的枝丫在班级内不停地抽芽、生长,让关爱的意识在班级内不断地踊跃流动,生生不息。

〔关键词〕关爱;班级管理;启示

〔中圖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5-0060-02

一个人,不管年龄有多大,成就有多高,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关爱,这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尤其是那些少不更事的学生,他们不仅渴望得到老师的怜爱,还更希望得到来自同伴的喜爱。关爱是同伴之间的润滑剂,它能化荒漠为良田,能化干戈为玉帛。关爱是如此重要,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备关爱他人的能力。

比如现在的在校学生,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惟一的后代子嗣,是掌上明珠、宝贝,不仅得到父母的关爱,还能得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爱,一大家子人都围着他们团团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月亮不敢摘星星的日子。由于受到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们往往只懂得接受关爱,却不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即便是有些成年人,也不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只知一味地索取,不懂得回报。

除了不懂得关爱他人之外,有些学生还缺乏关爱他人的能力。说“关爱是一种能力”,可能有些人会持怀疑态度,关爱他人不就是对他人好嘛,怎么还成为一种能力了?其实,“就是对别人好”这种单纯的关爱,是单向的、自我的关爱,有时候带有一定的强迫性,不一定能被接受。就像有时候教师批评犯错误的学生说:“老师都是为你好啊!”老师的话虽苦口婆心、情真意切,但这种关爱是教师单向传递给学生的,而且是教师自以为是的关爱,并没有考虑到是否是学生所需所求,因此是一种带有强制意味的关爱,所以学生不一定会心悦诚服地接受。有时这种关爱甚至会给人带来沉重的情感负担,让人感受到压抑,反而由“爱”变成了“害”!

我的班级就曾经发生过一件这样的事。X同学家庭比较贫困,父亲又出了车祸,一家人陷入了经济危机。一位同学知道后,自发地捐款捐物帮助他。可是收到捐款的那一刻,X同学的脸上没有洋溢着开心之色,而是仿佛受到了侮辱,羞愧难当,满脸通红。从那以后X同学变得异常沉默,在同学们面前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侃侃而谈,而是避而退却。其实同学的义助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表示出对同学的关爱,但是这种关爱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X同学虽得到了经济援助,但自尊心却受到了伤害。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具备关爱他人的这种能力。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关爱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认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关爱。

很多学生误以为关爱别人就是“主动和别人聊天,拉拉同学的手,摸摸同学的头,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诸如此类的活动,其实,关爱应该是一种彼此之间双向的、平等的、富有生命状态的双边活动,它不是一套简单的动作程序,不是“施舍爱”的表演,而是去发自内心地悦纳对方。当你想去关爱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因为他需要关爱就一厢情愿地、机械性地去关爱,而是必须要敞开心扉、真心诚意地去包容他(她)、接受他(她)。

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表达关爱。

关爱无须刻意装饰,尤其是学生之间的关爱,往往越单纯,越真诚。但是在关爱的表达方式上,学生们还有所欠缺。我就遇到过很多因为不会正确表达关爱而弄巧成拙的例子。

一次在课堂上,两个平时关系比较好的小姐妹A和B因为一点琐事而闹起了矛盾。这本身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可是A女生想修复友谊,便在课堂上趁人不注意偷偷拿纸团扔B女生,B女生想认真听课,便不予理会,谁知A女生越扔越多,直至B女生忍无可忍,继而大吵起来。A女生的想法是好的,想通过扔纸团引起B女生的注意,表达出自己的关爱,可是由于表达方式的不当,导致两人的友谊不仅没有得到修复,还雪上加霜了。所以,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地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表达出自己对同学的关爱,比如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斯文的学生,静谧地关爱,活泼的学生,大方地关爱;在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些场合适用直白明朗的口头交流,有些场合适用热情洋溢的文字交流,有些场合适用情真意切的动作交流,等等。

再次,在班级内创设一些活动作为关爱的载体,让关爱在班级内流动。

所有的情感都需要生命活动为支撑才能彰显活力,所以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关爱他人之外,我们还要在班级内创设一些活动作为关爱的载体,让关爱在班级内流动。关爱是一种生命状态,它不是生硬、空洞的概念。缺乏生命活动的关爱不仅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还不能长久地维持下去。所以我们要创设一些活动,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表现关爱的机会。

前段时间,班级内经常出现男女生相互责骂、推卸责任的现象。恰逢过六一儿童节,我便号召学生在班内组织了盛大的庆祝活动。那天,我们班不但有节目表演,还有美食分享,更有互换礼物的环节。看着学生欣赏节目时一个劲地鼓掌加油,分享美食时你送我一根香肠,我赠你一袋雪饼的画面,互换礼物时满脸抑制不住的惊奇与喜悦,我仿佛看到他们友谊的裂痕在慢慢愈合。一声悄悄的谢谢,一下轻轻的揽怀,一个无意的握手,这一幕幕温馨的场景,无不流露出学生们彼此的相互关爱。这些活动就像无形中架起的桥梁,增进了大家的交流。

关爱是人类特有的情感体现,如果关爱缺失,人的身心发展就会有障碍,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们珍惜友谊,懂得关爱,还要以身作则,展示出对学生的关爱,让自己成为关爱他人的榜样,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关爱他人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举办一些孩子们热衷参与的活动,让关爱的枝丫在班级内不停地抽芽、生长,让关爱的意识在班级内不断地踊跃流动,生生不息。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外国语学校,深圳,518107)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关爱启示班级管理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