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

2017-09-20 15:35潘美娟
新课程·小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堂生成数学活动体验

潘美娟

摘 要:体验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通过研究实际的案例,从四个维度设置合理的活动、提供研究的时空、捕捉课堂的生成、反思问题的本质来表明体验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体验;数学活动;小学;课堂生成;解决问题

体验是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有很大的帮助。有了“体验”才能有“经验”,数学活动经验只有在“做”和“思”的过程中才能有所积淀。体验能确保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护航伞。体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并完善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

一、设置合理的活动

数学虽然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但在小学阶段学生是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为了让小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教授的数学知识,或者说让学生能主动建构知识,最有效直接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合理的活动中有所体验。

案例一:倍数和因数

动手拼:利用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边拼边想: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议一议:不同的拼法怎样用不同的乘法算式来表示。

小结:同学们思维真活跃,利用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三种拼法,并有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

“倍数和因数”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引入时,通过动手拼这一操作,既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也为倍数和因数概念提供了现实原型。学生根据所摆的长方形得到的乘法算式是学生从操作活动中提取的,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联系现实情境来感受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同时又在无意中感受了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二、提供研究的时空

正如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并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数学知识教给学生。”当我们给学生提供了研究的空间,我们的学生就能获得好的学习体验。

案例二:“十位相同,個位合成十”的乘法计算规律。

学习研究单(一)

(1)算一算:

(2)想一想:可以怎么算?

(3)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经历完成学习研究单的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比较并在比较中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从而体现了教材中“探索规律”活动的核心价值——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积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有效建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悉心观察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学生的探究思路,使互动的双方找到共同点。

三、捕捉课堂的生成

课堂有效生成,是课堂上临时产生的,通过教师合理的利用,对学生学习起到帮助促进作用的生成信息。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的有效生成信息,并巧妙利用,使之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案例三:是等式?还是方程?

师:在下面的式子中,判断是等式?还是方程?并填入相应的圆圈内。

①6+x=14 ②3×42=126 ③60+23>70 ④8+x

⑤5x>10 ⑥x+4<14 ⑦10÷m=5 ⑧36-7=29

交流:

第一种意见:

等式有:②⑧ 方程有:①⑦

第二种意见:

等式有:①②⑦⑧ 方程有:①⑦

持第一种意见的同学很多,高达75%以上。

分别请两种意见的代表交流自己的想法,第二种意见虽然是少数人的声音,但在“辩论”中积极思维,充分交流,同学间相互补充,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进而不断完善知识,这样在无意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有效地建构知识。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生成数学活动体验
捕捉课堂生成,引导深度探究
赏识,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谈语文课堂的精彩谁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