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课堂生成,引导深度探究

2016-12-26 15:49茆邵梅
考试周刊 2016年98期
关键词:课堂生成语文教学

茆邵梅

摘 要: 课堂充满生命力的主要原因是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是每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心学生,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及时调控与教导,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课堂生成 深度探究 语文教学

语言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发现这种艺术的魅力之处。但任何一种艺术的魅力单纯地依靠他人的讲解都是无法理解的,只有进行思考,并在讲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识,发现自己所感兴趣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魅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的魅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拓展,并给予一定的引导。这个思维拓展,就是课堂生成。

一、以退为进,匠心独运

高中生面对繁重的升学压力和课程压力,有时对很多课堂教学问题都不能提起足够的兴趣。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他们有课堂生成的能力,但如何更好地发现和培养他们这一能力,是需要思考的。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退为进的方式,可以发展学生的课堂生成能力。

如在讲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的时候,有一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极美的现在抒情散文,在这篇文章中,朱自清先生含蓄而又委婉地表达自己对于现实的不满,以及渴望自己的向往,但同时包含朱自清先生想超脱却又无法离开现实的无奈之情。但当我为学生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如此美的文章,非要被冠以‘对现实不满的名义?”“写出如此美丽散文的作者怎么可能是一个内心彷徨于抑郁的人呢?”在意识到直接讲解课文已经不能得到预想的效果的时候,我决定转而先介绍朱自清先生的生平及当时的背景。之后,我选择为学生简单介绍《朱自清自传》这本书。通过简单的介绍,以及重点提到的《我的颜色永远是灰的》、《北平沦陷那一天》等几篇文章后,学生对于《荷塘月色》的理解立刻上升到一个高度,很容易地理解朱自清先生用“美”替代内心的向往和无奈的心情。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同样适用。有时候,为了更好地阐述我们的教学观点,发展学生的课堂生成能力,以退为进,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办法。

二、随机应变,因势利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所有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做好应对突发状况,并根据其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的准备,让意外成为引导学生深度探究的动态资源。

在讲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的《雨霖铃》时,正是下午最后一节课,当时的天气比较阴沉,我进到教室的时候正有一部分学生担心地望着窗外,互相讨论不知道会不会下雨,还能不能回家,以至于上课铃响之后学生还是不能集中精力好好听课。鉴于这种情况,我放弃原来中规中矩的课堂导入,开始问大家:“你们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啊?”学生听到这个意料之外的问话都很诧异,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注意力也从窗外转移到我身上。之后我又接着问:“你们心情不好是不是跟下雨有关啊?”对于这个答案十分明显的问题,学生开始不清楚我接下来要讲什么,这个时候几乎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下面的句子上。我接着说:“那我给你们讲一个也是在下雨天发生的故事吧,故事的名字叫做《雨霖铃》。”全班都笑了,但同时注意力也已经从下雨、心情不好转到课堂上。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但突发状况不一定都是坏的,只要教师做到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将“意料之外”引入“情理之中”,激活课堂生成,课堂肯定会更精彩。

三、将错就错,引导深思

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出现错误不一定都是坏事。对于学生来说,很多时候,错误的出现代表着更深入的思考。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中有一篇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其中最经典的一句莫过于“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但有位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却把“真的猛士”读成“真的勇士”。虽然这只是学生的口误,但我觉得可以从这一点切入对作者想要赞颂的“猛士”展开更深入的分析。因此,我带领学生对比这两个字的含义。有学生认为:“‘勇偏向于形容勇敢,但‘猛不但能表现勇敢,更是给人以拼的感觉,放在文中就是用生命在拼。”还有的学生说:“勇士的‘勇只能代表勇敢,但用‘猛却写出了真正的革命者不怕牺牲,敢于用自己的鲜血去唤醒沉睡的民族和祖国的决心。”经过这样的对比,文章所要歌颂的革命者的形象便直观地出现在每个学生的脑海里。

一个错误,可以一笑了之,让它过去;也可以及时纠正,再也不犯;但最好的解决办法确实让这个错误成为引起深思的桥梁。将错就错,从错误的角度思考正确的问题,才是我们引导学生深度探究的最好方法。

高中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一味地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有时候,我们应该学会退一步,不是一味地坚持自己的教学,而要学会尊重学生的想法,将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将课堂真正地变成学生的课堂。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思考学生的思维方式,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敏感的心,捕捉每个学生的课堂生成。只有这样,学生才更愿意,也更有动力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薛建伟.捕捉课堂生成问题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05).

[2]张海峰.例谈语文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捕捉与开发[J].贵州教育,2005,(06).

猜你喜欢
课堂生成语文教学
赏识,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谈语文课堂的精彩谁做主
巧用课堂生成 推进语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