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成蝶

2017-09-23 06:45王丽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6期
关键词:自我评价

王丽娟

〔摘要〕自2013年以来,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开始用善行积分制来帮助、引导违纪生,重拾自信,积极学习和生活。本案例的主人公小李就是受益于善行积分制的一个典型例子。善行积分制是平凉市第二中学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教育创新,它是一种以心理疏导化解心结、危机干预解决问题、善行积分制跟踪评定的教育方法,简称“平凉二中学生善行积分制”。这一新的教育思路和方法,成为了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中的一个亮点和突破口。具体做法是,给部分自制力差、行为习惯不良的违纪学生,专门制定了一项制度,即违纪生要在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的帮助、激励和监督下,做好事、行善举,并将自己的善行善举记录在平凉二中学生善行积分内,用以兑换积分,积分累计达到一定分数后,便可申请取消处分。以此来激励学生尽快改掉自身不良行为,融入班级,跟上学校的正常教学节奏,引领他们找到真正的自己。

〔关键词〕自我评价;认知矫正;放松技术;行为矫正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6-0057-04

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全日制区属重点高中,全校三千多名在校生中,多一半来自周边乡镇,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住校生占每个班级人数的一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再加之父母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且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孩子无法或疏于管理,心理脆弱、情绪不稳定、喜欢标新立异、追究新鲜刺激的中学生们,在校园内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打架、抽烟、旷课、上网的情况,我校纪律严明,对于这种现象,严查严管,学生一旦违纪,都会按校规予以处分。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部分受了处分的学生,由于感到遭受了打击,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抬不起头,出現了自我评价降低、自暴自弃的苗头,学习交往都受到了影响,很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本案例的主人公,小李(化名)就是因为吸烟、上网被学校发现,给予记过处分后,出现自暴自弃、学习退步的一个典型例子。

针对小李这一情况,我校心理发展指导中心,本着爱护、引导、发展、帮扶的心理育人原则,利用“平凉二中善行积分制” 由专职心理教师每周定期对其进行帮扶。简单说,就是通过制度化的保障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给他一个通过自身努力,重新积极学习和愉快生活的机会。学生以“善他人、善集体、善环境、善个人”为行动核心,身体力行地做好事,在班主任和全班学生的监督核实下将好事或善举兑换成积分,积分累计达到一定标准后,由学生书写申请,班主任和心理教师签字确认后,提交学校德育处申请取消处分。整个积分过程由心理教师全程监督,每周小李将善行积分册上交心理教师一次,同时心理教师与他面谈,交流反馈一周的善行心得,并将反馈内容记录在善行积分册上,激励他继续努力。我们通过这样的制度和方法,激励着像小李一样的孩子,在助人、利他、悦己的同时,将良好的行为,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将教育变成育人,重新成就一个守纪律、知荣辱、爱学习、爱生活的最好的自己。

一、一般资料

小李(化名),男,16岁,我校高一年级学生,身高1.70米,体态正常。

患过重大疾病,父母双方家庭无精神病史。

独子,父亲是公交司机,母亲无业,父母对儿子以后的就业没什么门路,家庭生活也不宽裕,惟一的希望就是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这样将来才能有一份轻松的工作,因而母亲在其上小学后就再未工作,在家专职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父母从小对其要求严格,一心只为学习,只要是在学习上花的钱,父母从不吝啬,所以小李从小除了学习没什么其他的爱好。为了少挨骂,本人做事较谨慎,追求完美,学习成绩从上初中至高中,一直排在班上的前十名左右。可是进入高中以来,几次模拟考试成绩均不理想,特别是在最近一次月考中,成绩大幅度下降,仅排在了班级36名,因此觉得模拟考试都考不好,高考一定没希望,家长得知这一情况后,整天对其唠叨个没完,责怪他不够努力,考不上大学就完了,开始他还能听进去,督促自己更加努力,可是两次考练习后,成绩并未提升,在加上高中本来课业负担重,很多时候当天作业都不能完成,更别说复习与预习了。时间一久,小李不堪学业的压力,开始学着抽烟,并和同学相约去网吧包夜上网,以此来缓解压力,结果被学校发现,给予了记过处分,本来学习压力过大的小李又背负上这样的打击,从此开始自暴自弃,上课睡觉,不交作业成了家常便饭,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学业和发展。据了解,小李与班主任、同学及科任教师关系融洽,未出现社会回避行为。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1.主诉

总打瞌睡,入睡困难,对自己失望。

2.个人陈述

自从上了高中后,我自己一直都没有彻底放松过,尤其在上学期背了处分后,我就觉得我完了,老师看不起,同学开玩笑也总拿这事奚落我,我其实也努力过,可是不要说学习不如以前,就是这个处分,会放进档案直到我高中毕业,我受不了这个,从小我都对自己要求严格,没丢过这么大的人,我自己太倒霉了,只出去一次就被抓住了,背个处分干什么都没劲。

三、咨询师观察以及他人的反映

1.咨询师观察

小李身着校服,较为整洁,讲话时声音和语速都较低,但思维清晰,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另外,他对心理教师较为坦诚,但谈话时注意力不够集中,与咨询师的目光接触少。

2.母亲反映

由于家境不好,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惟一的希望就是儿子,只有顺利考上好的大学,将来工作才有希望,才能给自己挣回面子,另外,亲戚家的表哥表姐,大都考上了二本,周围邻居也都觉得小李从小勤奋,考大学一定没问题。小李从小懂事,也很看重自己的成绩,晚上回家仍然自学,孩子上网、吸烟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可能逼他太紧了,可是自从给了处分后,一下子像变了个人,虽然再没去过网吧,可是心也没在学习上,回到家不爱说话,饭也吃得少。endprint

四、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小李的具体情况,与本人协商后,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变小李对受过处分就低人一等的错误认知,并通过“平凉二中善行积分制”的执行标准,制定个性化的行动方案,帮助他取消处分,重拾自信。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在近期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其战胜挫折和困难的信心,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悦纳自己,用积极、辨证、发展的态度来面对学习和生活,习得正确认知模式。

五、假设性分析和解决方案

小李的问题表面上看是由于在学校生活中受到打击,因而失去自信,出现自我退缩、自我放弃的行为,而内在却是由于他存在不合理信念、完美主义倾向,个人焦点化思维严重,认为给过处分后,人人都会时刻记得自己的“污点”,否定自己;另外,也是由于对自己学习能力认识不足等认知因素造成的。应立即对其采取操作性强的行为训练和合理情绪疗法进行认知矫正,否则将会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导致抑郁的出现。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主要使用的咨询方法:行为矫正法(平凉二中善行积分制)、合理情绪疗法。

行为矫正法是一种心理辅导与治疗理论,它是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目标是帮助个人消除不良的行为或不适应的行为,学习和建立良好的新的行为[1-2]。我校的“善行积分制”就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制定的一个行为矫正方案。针对存在不同问题的学生,善行积分制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都有所不同,根据小李的情况,我们为他量身制定了个性化的善行积分行为方案。

小李的善积分行动方案:

(一)操作方法

此方案的执行要以“善他人、善集体、善环境、善个人”为核心,身體力行地做好事、行善举,在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的监督下核实,便可兑换为积分,积分累计达到180分时可以书写申请,班主任、心理教师签字确认后,可提交学校德育处申请取消处分。整个过程,由心理教师全程监督,在每个环节予以评价反馈,每周定时将善行积分册上交心理发展指导中心查阅签批,同时心理教师与小李进行反馈访谈,将每次谈话做一反馈评价,记录在评价册上。

(二)小李的善行规范与评分标准

1.善待他人

(1)孝顺父母,能分担家务,保管好自己的个人物品,酌情加1~5分。

(2)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身体力行地制止校园内外不文明事件的发生,酌情加1~5分。

(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有礼貌,酌情加1~5分。

2.善环境

(1)认真打扫所属班级区域卫生,不随手丢垃圾并主动保洁,酌情加1~5分。

(2)能主动帮助打扫、绿化、校园和小区,献爱心,酌情加1~10分。

3.善集体

(1)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并努力争取荣誉,酌情加1~5分。

(2)爱护公物,能主动保管、清洁、维护班级和学校的公共物品,酌情加1~5分。

4.善待自己

(1)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持续一周,加5分,如有间断,不予加分。

(2)每天按时、保质、保量上交作业,持续一周,加5分,如有间断,不予加分。

(3)上课积极参与讨论,回答问题,每次酌情加0.5~1分。

(4)勤奋好学,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有益活动,在校刊、校广播站发表作品,国旗下演讲,参加各类型学科竞赛、运动会、团体活动等,按取得名次酌情加1~5分。

(三)操作流程

1.小李每周将自己的善行事迹填写在自己的善行积分册上,并注明两人以上的“监察人”姓名后,在“申请分”一栏内填写每件事迹的申请分。

2.每周班会时,将善行积分册上交班主任签批,在核实事实的基础上班主任在善行积分册的“批准分”一栏填写批准分,并在“批准人”一栏内签字。

3.心理教师每周定期对小李的善行积分册批阅评定,进行监督。

(四)注意事项

1.本制度采用积分制,积分达到180分,可以申请取消处分。(根据小李的表现,积分数目可酌情加减。)

2.积分活动可采用自己申请,班级同学或班委会提议,科任教师推荐及家长申请等多种方式进行,全班同学为监察员,班主任及班委会认可即可加分。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1.填写平凉二中善行积分册的个人信息。

2.根据收集资料,做出初步诊断。

3.运用共情、倾听等方式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4.与求助者一起制定咨询方案。

第一次咨询主要是摄入性会谈,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我用真诚的共情技术和小李一起探寻了他的心理矛盾和改变的意愿;让小李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让他好好回忆发生这种状况的感觉,找出不想学习、总打瞌睡、自我放弃时的内心想法及身体、情绪的变化情况,越细越好。小李思考片刻然后说当听到在全校大会上宣布给我处分时,我的脑子就“嗡”的一下,不相信这是真的,后来看到老师严肃的表情和某些同学的坏笑,心里像浇了凉水,想着本来学习退步了,这下又给了处分,我是在班上抬不起头了,以后上课时,老想这个事,想着想着就打瞌睡了,后来想着再怎么处分已经背上了,改变不了了,所以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作业也懒得交了。

布置作业:

1.找出自己的十个优点,写在纸上,每天大声朗读五遍。

2.回忆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碰到类似的情况,当时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第二阶段:咨询干预阶段

第一次咨询:首先反馈上次的作业,然后利用心理学技术,矫正小李的不合理认知,并用善行积分制的行为矫正法来布置下一阶段的作业,以下是谈话摘要。endprint

师:你说你背了处分的事,别人都知道,而且一看到你就会想起,就会在心里嘲笑你是吗?

小李:他们肯定见到我就想起那件事。

师:你怎么证明?(质疑式)

小李:我猜想的。

师:那是不是真的那样呢?别人一见你就想起那件事?

小李:反正我背处分的事别人都知道了。

师:别人可能知道了,但是不是时刻都记得它呢?

小李:我想应该是的。

师:那么说,你做过什么事,别人都会记住的?

小李:我想是的吧。

师:那你做过多少事呢?

小李:我做过的事当然很多。

师:别人都记得吗?别人是不是满脑子不想别的事了,都记得你的事?(夸张式)

小李:(笑)不是的,是我自己那么猜想的。

师:那么说,是你头脑中的想法,而不一定是现实了?

小李:嗯......也许是吧。

第二次咨询:实施咨询方案。首先,我反馈咨询作业:小李在上一周做了很多事,首先是主动承包了班级的卫生角,负责整理清洁卫生洁具,加3分;其次,主动帮班级提水加2分;再次,上周连续一周未迟到早退,作业能按时上交,加10分;最后,由于在语文课上回答对了问题,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当场加了2分,综合起来小李在上一周一共积累了17分。

小李微笑着拿来了自己的积分册,感觉整个人比上次都精神多了,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许多,在谈到感受时,小李说自己其实以前是想太多了,只要自己肯努力,老师还是很喜欢他。趁着小李开始有了自我反思,心理教师又给他初步介绍ABC理论,并应用这一理论和他一起分析、发现存在于自身的不合理信念。通过分析,小李意识到,并不是处分让自己自卑和消极起来的,而是因为自己对处分的看法,让自己变成这样。另外,自己内心存在不合理信念,比如说背了处分就感觉糟糕至极,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别人也会时刻记得这件事,会看不起他,等等。

布置作业:

1.让小李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自己问题的根源,反思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2.继续坚持用善行积分制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以后的每周一次的咨询中,小李每周都会认真填写善行积分册,由于放下了思想包袱,小李的睡眠好了,上课也有了精神,每周都坚持做好事,帮同学抱作业,帮班级打扫卫生、提水、锁门,开关白板,照顾班级盆栽,按时保质完成作业,上课积极参与讨论等,热心班级和他人的举动,给小李带来了好人缘,同学们都对他很友好,还推选小李当了班长。重新找回自信的小李开始热心学校活动,心理发展中心组织的“我的心路历程”有奖征文比赛、团委组织的经典诵读比赛,还有英语口语大赛,小李每个活动都参加,本来语文底子不错的他在这些比赛中都获得名次,当然也为自己积累了不少积分。小李的状态越来越好,每次来的时候都精神百倍,我们也满心欣慰,同时也更加堅定了用善行积分制来帮助、引导学生真正做到改变的决心。

第三阶段:实践与成效

四个月后,小李由于表现积极,提早积够了善行积分,当周一晨会上,德育主任郑重地宣布小李由于表现出色,取消处分时,全校同学都对小李报以热烈的掌声。之后的小李学习一直都很勤恳,一年半后,小李成功考入了天水师院,在临别的留言本上,心理教师认真地写下了这几句话: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在这一年,有五十几个像小李一样的孩子,经过善行积分制的引导和监督,成功地取消了处分,通过积累自己的点滴努力,在老师和同学的心目中成功转型,将良好的行为用持之以恒的行动深刻内化为自己的习惯。大多数学生在整个善行积分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热爱学习。目前已有150余名学生通过了善行积分制的考核评定,成功取消了处分,有的成为了班干部,有的在班级中表现优秀,有的已经成功考取了大学,受到班主任和同学的积极肯定和赞许,学生打架、抽烟、旷课、上网等现象明显下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也由管理说教型向引导激励型成功转变,反馈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叶奕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张春兴.行为主义心理学[M].浙江: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平凉,744000)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我评价
当代中国高校学生的自我评价状况分析
环境保护学课程成绩考核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军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幼儿游戏中评价的三层阶梯
如何让自我评价真实有效
在校大学生自我评价词汇的探索研究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教师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
注重情感评价,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健康成长
以学生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