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化工安全课程教学改革

2017-09-25 19:18易玉枚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4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教学改革

易玉枚

摘 要 基于化工安全职业需求分析,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革探讨,课程组织由过去单独的专业知识这一个维度转变为项目、知识、能力相结合的三维结构,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全面训练和提高。

关键词 职业能力;化工安全;教学改革;实验和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4-0098-02

Chemical Safet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based on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YI Yumei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analysis of chemical safety, the teaching reform is discussed from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urse organization turns into the project, knowledge, ability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from the past single knowledge dimension, so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can get comprehensive training and improvement.

Key words professional ability; chemical safety;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teaching

1 前言

化工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条件苛刻,使用的物料大多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特性的危险化学品,且种类繁多。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装置大型化、密闭化、自动化,具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后果非常严重[1],因此,化工安全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化工安全课程作为安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已被很多大学列入安全工程培养方案之中,课程内容较多而课时普遍少,涉及范围广,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是一门综合性交叉课程。

以往课程教学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等不足,如何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适应行业人才需求,是目前应当面对的问题。因此,本文拟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对化工安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将知识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服务于化工行业的安全工作实际。

2 化工安全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提出,化工企业对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升温,然而社会对化工安全专业类人才需求的结构发生改变,当前企业需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要求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必须不断加强,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条件。

通过对化工行业用人单位的调查,了解化工行业单位对已毕业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以及岗位需求分布情况。化工安全专业人才的产业需求主要分为三部分:石化企业单位安全管理人才、安全评价机构安全评价人才和科研机构或高校化工安全科研人才。目前我国石化企业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类别主要包括危险物品、建筑施工安全和非煤矿矿山三大类别 [2]。这三部分需求对化工安全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主要体现为: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石化企业内部安全检查、安全审核、事故调

查;化工生产过程安全管理与技术,重大危险源管理与风险评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和持续改进等。

3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目前化工安全方面的教材较多,教材内容大同小异,内容章节较多,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有很多重复交叉。因此,打破教材章节内容模式,根据学生毕业后從事化工安全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结合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将化工安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分为四大模块,如表1所示。

在内容重新整合过程中:

1)由于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化工专业基础知识较弱,教材普遍为化工企业的主体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化工反应过程、化工单元操作等行业工程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因此将教学内容同步行业需求,增加化工工艺方面知识;

2)对教材中内容陈旧部分,如涉及的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分类等,及时进行更新。

3)根据化工行业发展需要,将化工安全管理等最新的国内外研究及时转化为教材,将科研成果、最新行业动态及时加入教学内容中。

教学方法 化工安全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三开设,课堂教学模式与之前大一、大二时基础课程的“分析模式”有所不同,应逐步过渡到专业课程的“综合模式”。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灵活教学[3]。

1)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的化工工艺生产过程、真实化工事故案例等进行分析,开展案例教学。如在教学危险化学品相关知识时,通过典型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

2)现场教学法:对于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不容易理解的内容,通过联系市内的化工企业,进行现场教学。

3)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到化工企业现场,按照安全管理人员的岗位,扮演实际工作角色,进行岗位综合技能训练。

4)项目教学法:以项目形式要求学生基于问题开展自学和团队学习,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评价。具体的教学流程:首先由教师结合某具体的化工企业设计项目研究课题,如对某一生产工艺或某生产车间,甚至是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进行风险评估,以团队设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所需基本知识,并通过讨论确定项目实施方案;按照方案,学生之间分工协endprint

作,带着问题进行现场实际调查,培养主动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人际交往及沟通能力;将现场调查结果与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理论角度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案;最后通过制作PPT在课堂上进行答辩展示,教师及学生对其进行评价之后再进行修改。通过项目学习,锻炼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工程能力。

实验和实践教学 实验和实践教学是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和综合应用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学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加强。

1)加强化工安全实验室建设,包括危险化学品实验室、锅炉压力容器实验室、防护装备及应急实训实验室等先进的实验室。

2)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将实验教学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实现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践教学途径:

1)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化工企业产学研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另一方面通过建设校内虚拟仿真实习基地、校工程中心实习基地来实现;

2)提高实习实践教学质量。实习过程中注重学生将化工安全理论知识应用到企业实际中,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实习任务要明确,以任务形式要求学生完成,保证实习质量,提高学生安全技能;

3)积极探索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新模式,通过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4]。

4 结语

化工安全课程教学改革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将教学内容设计为理论知识、实验、实习实践、应用技能四大模块,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堂教学采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现场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同时注重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改革,可增强学动手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團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安全工程师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蒋军成.化工安全[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2]李欣,苏国胜,张丽萍,等.石化企业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研究与实践[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

9(2):188-192.

[3]周永.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整体设计与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4(2):143-144.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化工安全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EB/OL].http://www.china

safety.gov.cn/newpage/Contents/Channel_5826/2013/0816/217

170/content_217170.htm.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