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农业政策法规课程设计

2017-10-14 06:16
辽宁高职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政策法规课程设计岗位

焦 颖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99)

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农业政策法规课程设计

焦 颖

(辽宁职业学院,辽宁 铁岭 112099)

辽宁职业学院在对高职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农业政策法规课程进行充分的企业行业调研分析基础上,以高职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所需的政策法规为主线,兼顾社会热点,确定教学项目;依据职业岗位与生活实际,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项目情境;根据项目特点与学情,设计特色的教学方法,选取教学手段;运用全程考核,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旨在通过课程设计研究为专业课程教学提供参考案例和提高农业政策法规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职业素质;农业政策法规;课程设计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industry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agricultural policy and regulation course of crop production technology,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 regards the policy and regulation needed by the typical working process of employment post as the main line,combines with social hot spots,and determines the teaching programs.According to the occupation and the actual life,the college follows the students'cognition rules,carefully designs the teaching project situation;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and the learning situation,it designs the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method,selects the teaching means;uses the whole process assessment,and guides students to learn autonomously.The paper aims to provide referential cases for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gricultural policy and regulation course.

Keywords:professional qualities;agricultural policy and regulation;course design

一、高职农业政策法规课程概述

1.课程定位

高职作物生产技术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农作物生产、种子生产与检验、农业生产资料的技术服务、经营管理等一线工作岗位的“懂生产、会操作、能经营、善推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农业政策法规课程是该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随着我国农业政策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作为企业生产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在推动企业生产与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该专业无论是技术员、营销员等初次就业岗位,还是部门主管、农资商店店主等发展就业岗位,均必须遵守与有效利用政策法规来达到律己、获利、维权与监督的目的。为此,农业政策法规课程面向高职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所有就业岗位,服务于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销售等各环节。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应用领域广泛,且迁移性强,适用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

2.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知法(政策)、用法(政策)、普法(政策)为宗旨,使学生掌握现代作物生产管理、种子生产管理与农资营销所遵循的常用政策法规基本知识,能够根据《农业法》等相关农业政策法规,依法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具体的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具有判断分析能力,能为农民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养成自觉遵守政策法规的意识和习惯,具备自主学习和灵活有效的沟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精神。

二、农业政策法规课程设计理念

我院(辽宁职业学院)本课程的设计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突出职业岗位需求,贴近生活实际,满足学生学习、表现、受尊重的心理需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重视职业素质引导为基本设计理念。[1]

本课程设计在“三结合”的基础上进行了“四优化”。“三结合”,即校内校外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教育相结合、常规教学与即时事件跟踪教学相结合。“四优化”:项目设计原则化,即突出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原则,贴近生活实际原则,满足学生学习、表现、受尊重的心理需要原则设计教学项目;教学资源立体化,即为满足学生自学需要,达到开阔视野目的,收集制作了大量视频、电子案例、电子习题以及参考资料等电子教学资源,并利用其开展课外延伸教育;教学方法灵活化,即根据项目特点与学生个体差异性,灵活运用疑案辩论、角色扮演、评优激励等方法;课程考核全程化,即运用项目考核、评优加分、期末考核实现全程考核,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3]

三、农业政策法规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1.内容选取

以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销售)所需的政策法规为主线,兼顾社会热点,确定课程内容,设计6个教学项目,16个学习任务(见表1)。

表1 农业政策法规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重点为: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正确选购种子、肥料与农药;合法销售种子、肥料与农药;宣讲国家政策,做民间普法大使。其中“宣讲国家政策,做民间普法大使”项目是通过与市司法局、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象育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结合司法局“送法下乡”活动,学生自己组织策划,用课余时间准备相关政策法规宣传材料,企业人员与教师指导,进行普法宣传,以此使学生巩固所学课程内容,感受政策法规严肃性与约束力,体会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此外,根据职业岗位与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岗位环境,为职业素养养成奠定基础。[4]

2.教学资源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我们选用了我院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改革教材《农业政策与法规》和配套教材《农村常见政策法规解答》。该教材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与课程教学项目相对应,增设了典型案例分析、知识拓展与问题探究,满足不同学生使用需要。与此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视频、电子案例、电子习题以及参考资料等农业政策法规相关教学资源,来满足学生自学需要,达到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

四、农业政策法规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教学对象是高职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思维活跃,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动手能力强。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且进行了种植业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比较熟悉“三农”基本情况,具备了一些的基本法律常识。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根据课程内容与学生个体差异性,我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表2所示。[5]

表2 农业政策法规课程教学方法及具体应用

2.教学手段设计

鉴于以上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手段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媒体课件、电子资源、专题网站主要在教学项目情景引入、归纳总结、学生自学时使用,黑板、白板、贴纸、直观教具主要在辩论、角色扮演、讨论时使用。同时利用微信、QQ实现实时沟通,用于教师发布任务、学生提交作业、即时事件发布、相互交流,实行即时事件跟踪教学,展开课外的延伸教育。

五、农业政策法规课程教学设计

本课程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下面以本课程项目2“准备农业生产资料”中任务1“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为例,展示具体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本次课4学时,共160分钟。将教学目标设计为七点,重点是如何在5个教学环节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课前,让学生收集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案例,并上传至QQ群共享,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并由学生自我生成问题——应该如何正确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呢?并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堂。

教师则根据职业岗位与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教学项目情境,通过观看录像,引出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进行分配,5人一组,采用小组讨论法进行相关政策法规知识学习,学生进行讲解,教师点评。

然后,2个小组扮演审核机关,分析判断单位或个人是否具备相应资格,申报材料是否合格;教师扮演审批机关,准备许可证书;其余小组扮演申请不同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个人,准备办理相应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所需材料,目的是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自己总结经验,在“出错→总结→再出错→再总结”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快速掌握。

接下来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组汇报任务完成情况。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学习情况,满足学习、表现、受尊重的心理需要,同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与集团荣誉感。然后进行评价总结,从出错次数、完成时间、效果来评价小组任务完成情况,用配套试题测试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最后教师点评,布置作业。

六、农业政策法规课程考核设计

课程考核由项目考核、期末考核与评优加分三项组成(见表3)。[6]

表3 农业政策法规课程考核成绩构成表

1.项目考核

项目考核依据本课程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能力、知识、素质三项按照单一项目考核,加权计算项目考核成绩(见表4、表5)。该部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55%。

表4 农业政策法规各项目权重分配表

表5 农业政策法规项目评价构成表

2.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依据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建立课程的试题库,采用口试与笔试结合的形式,考评学生掌握农业政策法规基本理论知识的情况。题型多为选择、判断、问答、材料分析等。该部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35%。

3.评优加分

根据学生在平时学习项目中的表现情况,评选学法用法模范2名,根据民间普法大使活动评选普法实践标兵2名,通过开展知识竞赛评选最佳选手3名,对获评同学进行加分,此项占总成绩的10%。

[1]李金彦,马国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J].职业教育,2015(8):58-60.

[2]胡晓青,苏婵.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与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2):363.

[3]刘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经济学课程设计[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5):170.

[4]欧阳平.高职院校《建筑材料》课程基于学习情境的课程设计方法探析[J].时代教育,2015(14):137-138.

[5]彭月慧,张云勤.动态需求分析与高职物流专业英语课程设计[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2):34-35.

[6]李梅芳,刘春生,陈瑶.基于岗位能力和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设计[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5(1):123-127.

[责任编辑,辽宁职院:黄文峰]

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Agricultural Policy and Regulation Based on Professional Qualities Training

JIAO Ying
(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Tieling 112099,China)

G712

A

1009—7600(2017) 08—0056—03

2017-05-12

焦颖(1980—),女,辽宁法库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政策法规课程设计岗位
政策法规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政策法规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