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领袖们的“十一”

2017-10-16 00:56本刊资料文
党史博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十一天安门城楼赫鲁晓夫

图/本刊资料文/中 文

共和国领袖们的“十一”

图/本刊资料文/中 文

①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图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 1959年 10月 1日 首 都70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图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参加国庆阅兵典礼的元帅、将军们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合影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 即开国大典 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傍晚 开始群众游行 广大工人、农民、学生、市民队伍高举红旗 欢呼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此后 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循着共和国领袖们在10月1日这一天的历史足迹 我们在领略伟人风采的同时 还可以从中了解一些照片背后的故事。

1959年10月1日 天安门城楼上有一位身份显赫的贵宾 他就是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他时而潇洒地向台下挥帽 时而微笑着与毛泽东耳语。其实 在表面和善友好的背后 中苏之间的分歧已越来越大 并表现在此次庆典之中 由此而逐渐升级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早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做了关于揭露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之后 中共即表示了对一些重大问题与苏共的不同立场和观点。1958年 苏联先后提议在中国建立一座大功率长波电台和“建立一支共同潜艇舰队” 均遭到中方拒绝。1959年6月 赫鲁晓夫代表苏联政府片面撕毁苏中于1957年10月15日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的协定 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和技术资料。

1959年9月30日 赫鲁晓夫于访美归途中到达北京 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当晚 他在人民大会堂的国庆招待会上 板着面孔教训说 “不要用武力去试验资本主义的稳固性!” 随后 赫鲁晓夫同中国领导人在许多国际问题上未达成共识 多次会谈不欢而散。赫鲁晓夫一气之下 扬言不参加天安门广场的国庆活动 以示不满。但他最终还是参加了这次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盛大庆典。

1970年10月1日 毛泽东和斯诺一起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国庆游行后 这位《时代》周刊记者透露了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自心底的愿望 “如果说我去世之前 有什么事要做的话 那就是到中国去。如果我不能去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这番话引起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关注。

不久 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在访问中国时 转达了尼克松的口信。中方表示 如果尼克松总统真有解决台湾问题的愿望和办法 欢迎他派特使来北京商谈。

此后 中美利用巴基斯坦渠道传递了多次口信 终于促成了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从而为毛泽东和尼克松的历史性会见开辟了道路。

② 1959年10月1日 毛泽东左二 、刘少奇 左四 、朱德 左六 等同胡志明 左一 、赫鲁晓夫 左三 在天安门城楼上

猜你喜欢
十一天安门城楼赫鲁晓夫
一封信推动天安门城楼开放
天安门城楼开放30年
赫鲁晓夫访英“恶作剧”
雄伟的天安门城楼
“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指责
对赫鲁晓夫军事改革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