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参与式教学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2017-10-21 08:18常咏梅张雅雅金仙芝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文献研究教师

常咏梅,张雅雅,金仙芝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国内参与式教学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常咏梅,张雅雅,金仙芝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顺应知识共享时代发展潮流、促进学生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方法,对促进知识共享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厘清参与式教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使用文献研究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国内近十年有关参与式教学的核心期刊文献和硕博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国内参与式教学的研究现状、研究重点和研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目前参与式教学虽然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仍存在理论依据薄弱、研究深度不够、评价研究欠缺等问题,后续研究需要进一步重视参与式教学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及信息技术支持下参与式教学的相关研究,以期得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及方法,指导教师更好地开展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教学研究;研究现状

共享经济在教育的宏观层面主要体现为行业知识技能和师资的共享,微观层面体现为教学交互过程中的人人(师生、生生)共享与参与。在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参与式教学就是一种顺应知识共享时代发展潮流、促进学生交流互动的教学方式。因此,了解参与式教学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更好地促进新世纪知识共享有着重要的意义。参与式教学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是一些社会学专家在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时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让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国际援助项目中来,才能使项目取得成功[1]。随后这一理论被陆续引入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方面,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渐渐地,参与式培训、参与式教学开始在教师培训、学科教学领域中频繁出现,参与式教学理论也逐渐形成体系。

1 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广大学者对参与式教学内涵持有不同的观点,梳理相关的文献可知,大部分学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例如钟宏桃[2]提出“参与式教学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平等、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教与学之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以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合作式教学方法”;张尚字[3]认为“参与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谢智娟[4]认为“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激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之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的教学方法”。

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赵德成等[5]认为“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以学习者为中心,不仅创设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参与的学习环境,而且从行为、思维、情感等多个层面调动学习者积极投入学习过程,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参与中建构新知识、发展能力及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殷挺凯[6]提出“参与式教学就是教育者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表现、体验和反思自己或别人的经验与观点,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思想,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既是教学方法,又是教学理念。陈时见[7]提出“参与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从理念上讲,参与式教学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平等和共同参与,从而使每名有着不同学习背景、不同个性倾向、不同知识经验、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都能有效学习;从方法上讲,参与式教学是指师生平等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共同讨论学习中的问题,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

笔者认为参与式教学是在“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共同参与”的理念指导下,教师充分应用直观形象、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师生之间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在CNKI(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时,发现与“参与式”相似的字段有“参与型”和“参与性”,经过笔者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发现所表述的是相同的内容,因此将他们都归为搜索字段。在搜索时笔者还发现,“投入学习”也具有情感投入、认知投入和行为投入,这和参与式教学的内涵不谋而合,因此,笔者将“投入学习”和“参与学习”纳入检索字段当中。

在CNKI(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参与式教学”、“参与式学习”、“参与型教学”、“参与型学习”、“参与性学习”、“参与性教学”、“投入学习”为检索主题词,限定期刊来源为核心期刊来源,检索时段为2006—2016年进行文献检索,得到文献共275篇。根据各文献的相关性、重要性等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204篇关于参与式教学的研究文献,其中来源于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硕博论文78篇,期刊论文126篇,以这204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对近年来参与式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我国参与式教学的研究现状,拟对参与式教学近十年的文章进行年度、期刊来源、H指数等方面的分析,然后再使用题录分析软件SATI3.2、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及Excel 2013对研究数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梳理参与式教学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与探讨。

3 参与式教学研究现状

3.1 研究概况分析

对按要求检索到的204篇文献进行年代分布的数据处理,发现与参与式教学相关的文献从2006年到2009年数量呈上升趋势,从2009年之后,参与式教学的研究热度开始消退,文献数量也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2006年为18篇文献,到2009年上升到26篇,达到文献数量的顶峰,从2009年之后文献数量下降,直到2016年关于参与式教学的文献数量仅为9篇,究其原因,可能是近年来学者的研究热点开始转变,一些新的热点,如大数据、MOOCS、移动设备、智慧教室等的出现吸引了大部分学者的注意力,从而使参与式教学的关注度下降。

从2016年10月13日CNKI提供的文献H指数发现,本文检索到的126篇期刊论文,有16篇期刊论文(H指数15以上)、11篇硕博论文(H指数9以上)在国内研究中被频繁引用和借鉴,奠定了国内参与式教学研究的基础。其中,从被引次数前十的文献中可以发现,目前引用次数较多的文章大多偏参与式教学的应用实践部分,说明参与式教学是一线教师认可的教学方式,但在应用实践中需要更多值得借鉴的操作性策略和方法。

3.2 研究内容分析

对于研究内容方面,对检索到的204篇文献按照研究内容分为理论基础、方法过程、模式策略、设计评价四类,其中理论基础方面的内容还是占据大多数,方法过程、模式策略及设计评价的内容各类数量相差不大,但其三者总数却相当可观,这三者都涉及参与式教学的实践应用,说明对于参与式教学的研究目前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现在学者更多关注参与式教学应用实践方面的研究。

3.3 研究重点及热点趋势分析

分析我国参与式教学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情况,可以得出我国参与式教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及热点。对检索到的204篇文献首先使用文献题录分析软件SATI3.2进行关键词词频分析,获得关键词的词频矩阵,然后将关键词的词频矩阵导入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使用其内部集成的可视化分析工具Net Draw绘制出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图,如图1所示。

图1 参与式教学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在关键词的共现网络结构中,点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接近中心度( closeness centrality)、中间中心度( betweenness centrality)是反映关键词之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其中,点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是衡量行动者或节点在团体中是否占据中心地位的一种最简单、最直观的指数[8]。点的中间中心度测量的是行动者对资源控制的程度。该概念测量的是一个点在多大程度上位于其他点的“中间”,在此意义上,它起到沟通各个点的桥梁作用[9]。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是指某个网络节点与其他网络节点的接近程度,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该网络节点的间接社会影响力[8]。笔者将参与式教学的关键词频矩阵使用UCINET6软件中的Multiple Measures功能,得到中心度的分析结果。

从图1中可以看到,整个关键词的共现网络比较密集,密度相对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的参与式教学的相关研究较为广泛,研究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整个网络结构里几乎是以参与式教学为中心向外发散,参与式教学出现的频率最高,围绕参与式教学形成了参与式学习、学生、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学习活动、自主学习等次级节点中心,而这些次级节点的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3个值都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是研究的重点核心部分,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和资源控制度,这说明参与式教学的研究重点是以学生参与为主体,以教师的参与式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为引导,围绕参与式教学的教学过程、活动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等的相关研究。在图1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实践研究、行动研究、有效教学、教学策略等三级节点的周围网络既没有太过紧密,也没有过于稀疏,这些关键词的点度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都比较低,而中间中心度比较高,说明有关参与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行动研究、有效教学、教学策略等领域还没有处于研究的核心位置,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力也适中,但是其具有相对较高的资源控制力,对连接其他各研究领域非常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参与式教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在图1中还可以看到,历史课、健康教育、高中物理、地理、高中语文、数学教学、信息检索课等具体的课程名称围绕在网络图的边缘四周,初中、高校、高职等这样的关键词也有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参与式教学的研究趋势。参与式教学应该注重具体学段、学科中的应用,目前这类研究正处于新兴发展的态势,相关文献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待提高。

4 对参与式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4.1 参与式教学理论依据研究还有待加强

从参与式教学的文献来看,有关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研究还相对较少,周金其等[10]提到心理学中的内激与外激的关系、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为实施参与式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进行了相应介绍。还有学者对参与式教学的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基础都做了一定的分析[11],但是类似的文章相对来说依然比较少,且缺乏具有说服力的观点,对此仍然需要学者继续研究。

4.2 参与式教学的研究深度还需进一步挖掘

从参与式教学的研究现状来看,在近十年有关参与式教学的126篇核心期刊文献中,只有33篇CSSCI数据库来源文献,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虽然目前关于参与式教学的文献已有一定数量,但是高质量的文献依然较少,大多数文献都只是比较浅显地探讨了一些问题,但对于参与式教学的深入研究还做得比较少,提出的相关模式、策略大都停留在表面层次。因此,如何进一步挖掘参与式教学的研究深度,如何在保证数量的同时保证文献的质量,如何在参与式教学的模式、策略、设计等应用方面提出实践性强的具体措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这都是接下来学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4.3 参与式教学的评价研究还有待重视

参与式教学的评价研究中存在很多欠缺,相关参与式教学的评价研究相对较少且多集中在教师培训这一方面,如曾琦等[12]尝试借鉴柯克帕特里克培训模型,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评估方法,从知识、情感态度和行为3个方面来评价参与式教师培训的效果。赵德成等[5]则认为参与式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员对培训的满意度,又要重视培训结束之后学员在认知、技能、行为等方面的转变。对于课堂上的参与式教学评价研究目前来说还较少,可以借鉴的也不多,这一块需要学者对其重视,尽快弥补缺陷。

4.4 参与式教学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研究还需进一步丰富

已有的参与式教学的应用研究多集中在大学课程当中,如“参与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3]、“参与式学习在教育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13]等文章,而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文献却比较少,只有少数的一些硕博论文,而且时间大都集中在2011年之前,近期的文献较为缺乏。参与式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学习,那么参与式教学如何在基础教育的学科中更好应用、如何创造高效课堂、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等问题需要学者更加深入研究与思考。

4.5 信息技术支持的参与式教学的研究还需被重视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探究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参与式教学的相关文献比较少,还不到10篇。当前网络课程、移动学习、远程教育等正在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参与式教学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探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参与式教学效果,开展在“互联网+”时代环境下、移动媒体环境下、网络课程中的参与式教学等研究,将参与式教学与目前的学术热点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参与式教学的关注度,又是响应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5 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对参与式教学的研究已相对成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在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互联网作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推手,必将促进参与式教学向更加光明的未来发展。

[1]赵德成,刘君,朱福建.参与式教学法在西部农村小学的应用:基于课堂观察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0(4):35-40.

[2]钟宏桃.大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J].高教论坛,2011(9):25-27,57.

[3]张尚字.参与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30-32.

[4]谢智娟.参与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141-142.

[5]赵德成,杜屏,杜育红.参与式教学培训效果:基于四层次评估模式的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9(6):47-52.

[6]殷挺凯.“参与—分享式”教学法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0(9):88-89.

[7]陈时见.参与式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参与式教学的内涵特征[J].教师教育学报,2014(4):108-111.

[8]赵磊磊,赵可云.我国TPACK领域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4(6):32-37.

[9]许振亮,赵宇娜,周文霞.国际生态城市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共词网络分析视角[J].城市发展研究,2013(2):115-124.

[10]周金其,李水英,吴长春.“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0(3):74-76.

[11]罗军兵.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参与式教学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7.

[12]曾琦,杜蕾.参与式教师培训效果的评价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7(4):51-54.

[13]林铭,谭姣连.参与式学习在教育技术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33):56-58.

G40-03

A

1671-1246(2017)20-0035-04

猜你喜欢
文献研究教师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最美教师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教师如何说课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