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展讯

2017-10-24 09:14
画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个展艺术家博物馆

国外展讯

中国面孔——中国明清肖像画(1368—1912)

地点:柏林文化广场(Kulturforum) 时间:2017.10.12-2018.01.07

该展是首次在欧洲举办的专门介绍中国肖像绘画艺术的展览。展出的100多幅肖像画为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收藏,时间跨越350年。展览以清朝时期为重点,题材涉及皇室成员以及祖先、英雄、文人和妇女的画像。

肩并肩:双人肖像展

地点: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时间:2017.06.17-11.03

该展以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1974年的绘画《雪莉·戈登法布+格雷戈里·穆索斯基》(Shirley Goldfarb + Gregory Masurovsky)为起点,将题材限定在一对人物肖像画中。该展不仅仅关注艺术家是如何在绘画中传达个体的面貌,还旨在阐述他们是如何选择和放置模特的位置,以表达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心理连接。另有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和尼日利亚艺术家Njideka Akunyili Crosby等人作品参展。

1979-2017:托马斯·鲁夫摄影展

地点:白教堂画廊(Whitechapel Gallery) 伦敦 时间:2017.09.27-2018.01.21

该展对摄影家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的创作生涯进行了总体性的回顾。宇宙、城郊、裸体、乌托邦、灾难,这些都是鲁夫的摄影所呈现的主题,也是鲁夫40余年创作中对当代文化探索的表征。其作品《肖像》系列则同期在英国国家肖像画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展出。

当代写实主义——超越影像

地点:东京都美术馆 时间:2017.11.17-2018.01.06

上野,是东京都美术馆和东京艺术大学的所在地,培养了众多的艺术家。该展是“上野艺术家项目”的第一回,展出稲垣考二、岩田壮平、小田野尚之、小森隼人、元田久治等9位艺术家的作品,旨在探讨纯绘画领域的“当代写实主义”。

恒河上的现代主义:拉伯·辛格摄影展

地点: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纽约 时间:2017.10.11-2018.01.02

拉伯·辛格(Raghubir Singh,1942-1999年)是彩色街头摄影的开拓者,其创作自上世纪60年代至1999年逝世,被大量地出版与发行。辛格生于印度一个贵族家庭,曾旅居香港、巴黎、伦敦和纽约,但他的镜头始终回望着自己的故国。这次回顾性个展,旨在呈现辛格摄影中对西方现代主义和传统东南亚生态进行结合,以描绘这个世界。

白南准个展

地点: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时间:2017.06.03-2018.01.01

该展旨在总体回顾艺术家白南准(Nam June Paik,1932-2006年)富有开创性的艺术生涯,通过其与博伊斯(Joseph Beuys)、约翰·凯奇(John Cage)和夏洛特·穆尔曼(Charlotte Moorman)之间的交往,协调自己东西方之间的身份,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创作方法与思想。

交换视角——1669 -1907年间的中欧交往

地点:柏林国立博物馆艺术图书馆(Kunstbibliothek) 时间:2017.09.29-2018.01.07

该展展出18世纪的80件展品,生动地表现了此前极少受到关注的中欧文化交流的相互作用。展品中包括北京欧式宫殿的铜版画和照片、中国风的室门以及中国和欧洲制造的瓷器等。由此清楚直观地说明中欧两地深入的交流过程并不仅限于题材方面,而且也包含了材料和工艺领域。

让·马鲁埃尔作品展

地点: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 Amsterdam) 时间:2017.10.06-2018.01.07

艺术家让·马鲁埃尔(Johan Maelwael,1370-1415年)是荷兰绘画的奠基者之一。这位林堡兄弟(Limbourg Brothers)的叔叔在1400年左右,曾经受雇于王室,是一位多产而又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该展还得到了卢浮宫的支持,借到了马鲁埃尔的名作《圣母哀悼基督圆形画》(La Grande Pietàronde)。

1989年以后的艺术与中国:世界舞台

地点:古根海姆博物馆(The Guggenheim Museums and Foundation) 纽约 时间:2017.10.06-2018.01.07

该展聚焦中国的当代艺术,尤其是实验艺术,试图去解读其中的来龙去脉,这是北美地区第一次举办关于这一主题的大规模展览。展览按时间顺序分为6个主题,涵盖70多名艺术家约150件作品,媒介涉及电影、录像、水墨、装置、土地艺术、表演以及绘画和摄影等。此外,还展示了一些先锋派的纪录片片断以及其他文献档案。

马里奥·特斯蒂诺:未着/赫尔穆特·牛顿:未见/让·皮戈齐:泳池派对

地点:柏林摄影博物馆(Museum für Fotografie) 时间:2017.06.03-11.19

该展根据德国摄影家赫尔穆特·牛顿(Helmut Newton)的遗愿而促成,展出其与挚友马里奥·特斯蒂诺(Mario Testino)和让·皮戈齐(Jean Pigozzi)这三位摄影家的杰作。他们的作品既有自己独特的视觉语言和审美,同时也存在一些微妙的关联。展出的特斯蒂诺部分,呈现其对性别身份的关注;让·皮戈齐部分,则选择其镜头下社会名流齐聚的派对。

露易丝·布尔乔亚:延伸的肖像

地点: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时间:2017.09.24-2018.01.28

该展集中展示了艺术家露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的版画、绘本和雕塑作品。布尔乔亚的版画创作始于上世纪40年代,总量逾1200件,也是其近20年来的主要创作方向。该展在展示中,力图将作品融入艺术家的创作语境,为观众再现创作的过程。

安娜·玛利亚·迈欧里诺回顾展

地点: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Los Angeles) 时间:2017.08.04-2018.01.22

该展对巴西艺术家安娜·玛利亚·迈欧里诺(Anna Maria Maiolino)的创作生涯进行了回顾,涵盖其自上世纪60年代初至今的代表作,媒材涉及版画、雕塑、影像和表演艺术、素描、黏土装置等。迈欧里诺的创作以巴西艺术史及战后诸多运动为语境,围绕身份(移民、母亲和世界公民)主题进行探索。

切里斯·怀恩·埃文斯个展

地点:白立方画廊(White Cube)伦敦 时间:2017.09.27-11.12

切里斯·怀恩·埃文斯(Cerith Wyn Evans)的创作,如其自述,借助“折射、并置、叠加、矛盾、阻隔和揭示的策略”,切断了结构之间的联系。展览如同一场实验,充斥着得分、索引、导言和图解。怀恩·埃文斯提出的问题直指实在与认知、感知与主观。

佩特里特·哈里拉个展

地点:新美术馆(New Museum)纽约 时间:2017.09.27-2018.01.07

艺术家佩特里特·哈里拉(Petrit Halilaj)1986年生于科索沃,他的创作经常以自己的经历为起点,呈现其私人和集体共同的记忆。雕塑、绘画、文本和录像,哈里拉的作品涉及多种媒介,故乡科索沃是其中最重要的材料。

王艾:飞越古山水

地点:美国康州学院(Connecticut College) 时间:2017.09.21-11.07

2008年,艺术家王艾因受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的激励与启发,进入纸本创作的实验,从山水画的传统中寻找自己新的风格与方向。该展展出其以“飞越古山水”为主题的一系列新作。在王艾的作品中,古代山水、动物和经典文献断片的综合材料,与当代元素并置,在纸上叠加出迷宫般的世界。

猜你喜欢
个展艺术家博物馆
杨海固个展:浮现
一分钟台北:欧文·沃姆个展
博物馆
安尼施·卡普尔个展
盐田千春个展:灵魂的颤栗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