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带电检测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分析

2017-10-30 21:44陈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31期
关键词:云计算大数据

陈太

摘 要:随着电网规模的爆炸性增长与带电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带电检测的工作量急剧增加,对检修人员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但是检修人员数量有限、技术落后等现实情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约着带电检测业务的发展。文章作者基于该形式下探讨了带电检测综合管理平台建设。

关键词:带电检测;红外技术;云计算;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TM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31-0040-02

1 带电检测现状

带电检测业务作为电网设备安全管理以及状态评价的辅助手段,在国网属各公司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工作。现阶段国网公司对带电检测业务的检测类型、检测步骤、检测标准等均没有标准规定。因此国网属各公司针对带电检测业务开展的工作也差别较大。国网公司2016年9月颁布了关于《电力设备带电检测仪器技术规范》等共14项技术规范,这14项技术规范涵盖了红外、紫外、超声波、局放等所有在用的带电检测设备的技术要求。

2 带电检测平台构建规划方案

2.1 职责的划分(如图1)

(1)现场班组应用需求:按照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工作,工作完成后填报带电检测工作记录与检测结果表单。(2)地市公司运检应用需求:地市公司根据省公司规定,按时进行带电检测工作。需按照带电检测规范要求对检测计划进行安排并上报。同时对本地市的带电检测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3)省公司业务应用需求:管理各地市公司带电检测工作覆盖度与执行情况;带电检测工作现场执行质量检查;检测结果进行二次分析。(4)电科院数据分析需求:有问题的带电检测记录复查;带电检测仪器与手段规范制定;诊断性检查工作。

2.2 技术层面分析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带电检测综合管理分析平台充分利用了“大、云、物、移”的相关技术。

(1)物联网技术:基于物联网的带电检测信息采集及管理,包括带电检测信息台账管理、带电检测工作计划管理、带电检测信息规范化采集等,利用上述功能对带电检测的基本数据和成果数据进行建账、采集、分析、统计等基本操作。采用集成化和自动化的系统,大量节约现场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工作难度。

(2)移动终端应用: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延伸智能化运检管理范围,应用具备一系列数据、物理接口的移动终端,开展移动作业管控系统与带电检测工作的结合,构建安全的通信网络体系,制订统一的数据接口规范,实现智能移动终端与后台系统的实时数据交互,提高现场工作效率。

(3)云存储、云計算、云应用:利用“高性能、高可靠、高可用”的云技术,将海量的带电检测数据进行保存,同时将带电检测数据与PMS系统的设备台帐信息、EMS系统的设备运行状态数据、GIS系统的设备地理信息、环境监测系统的设备运行环境数据以及在线监测系统的历史数据信息进行数据融合,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形成完备的检测数据库,为后续分析打下基础。

(4)大数据分析(如图2):建立“两库两中心”:原始数据库、标准缺陷库、工作管理中心以及数据计算中心。原始数据库存储现场工作产生的带电检测原始数据、工作记录、分析结果等静态工作信息;典型缺陷库存储缺陷认定使用的参照数据,如典型红外图谱、超声波典型缺陷等;工作管理中心支撑省公司、地市公司带电检测工作安排,如计划管理、工作任务、数据填报标准格式等;计算中心负责根据现场工作所采集的原始数据,对照典型缺陷库特征,初步判定带电检测结果。

2.3 平台建设计划

(1)了解运维班组、地市公司、省公司领导等各级单位对于带电检测业务的相关需求,梳理带电业务流程,确定带电业务范围。(2)与PMS2.0、EMS、辅助监测等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和融合。全面了解设备台账信息、各类设备的带电检测分类信息、设备带电检测时的环境及负荷信息,建立精确到检测点的设备带电检测数据库。(3)以国网的各类带电检测规范为标准,结合业务专家的意见以及现场操作人员的工作经验,编制各类设备的带电检测标准化流程,从检测时间、检测方法、检测步骤、检测仪器标准化接口、检测仪器标准化输出等方面进行规范,确保所有带电检测数据的一致性。(4)建立原始数据云存储数据库,用于存放各地市按照标准规范采集回来的带电检测原始数据。(5)以福建公司现有科技项目以及设备状态评价系统为依托,制定带电检测大数据分析决策体系,通过对原始数据以及缺陷数据的交叉分析,迅速确认缺陷问题并制定检修计划。

2.4 实施方案

(1)完善带电检测工作管理流程,提升管理能力

以PMS2.0设备台账管理应用成果为前提,进一步深化设备管理的流程,通过信息化手段支撑操作步骤指导、PMS台账对应、原始数据采集、工作记录生成等现场工作与信息系统录入工作。

(2)建立带电检测标准化工作体系,提高工作质量

采用标准规范制定、移动终端作业等方式,解决基层人员现场工作不规范、检测工作不可控问题。a.标准规范制定:组织专家团队及设备厂家制定带电检测点选点规范、带电检测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带电检测标准化数据采集规范、带电检测数据填报规范等规范,明确标准化工作过程,提高工作质量。b.移动终端作业:通过移动终端获取检测任务,扫描检测点,获取检测数据,上传至带电检测管理平台,实现计划下达、任务执行、数据归档的闭环管理,确保检测数据的规范化及准确性。

(3)应用图像智能处理技术,助推电网智能化

a.图像数据的标准规范梳理:依据图像识别业务需求,根据检测项目标准图谱规范获取标准测量数据,通过建立检测项目标准图谱库,从数据源头规范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性。b.数据关联及接入:完成图像数据与一次设备台账关联,抽取检测数据对设备台账进行更新维护,针对识别模块业务需求,从历史数据中选择可用信息进行接入并测试接入的准确性,对问题数据进行规范化整改。c.典型样本库的建立:针对各类来源的图像数据,根据不同的设备类别、外形和业务需求,建立多目的、多类别的典型设备样本库和典型缺陷库。d.海量图像数据识别实施:采用智能化分析组件,提供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的基础组件,并制定完善的测试方案,进行总体成效校验,最终实现带电检测图像的智能识别,完成疑似缺陷图谱的自动筛查、过滤,降低专业分析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甄别效率。

(4)利用多维数据融合,提供辅助决策

通过PMS、EMS、辅控系统、在线监测等系统的多维数据融合,建立多种穿透分析的监测类型指标实现与状态评价系统、技改大修辅助决策系统联动,为决策层工作安排提供辅助决策能力。

3 结束语

通过建设标准化的带电检测综合管理分析平台,将带电检测相关数据采集无纸化、标准化、集中化;检测数据流转自动化、智能化;数据成果透明化、可控化;数据分析多样化、全面化,为电网设备评价分析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霖,杨超,鄢小虎,等.变电设备在线和带电数据的状态评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4(36).

[2]付兆远,孙英涛,王宁,等.基于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的变电设备状态评价管理[J].山东电力技术,2015(07).

[3]杨军伟,马艳,戴先玉,等.带电检测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及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云计算大数据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云计算与虚拟化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实验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云计算中的存储虚拟化技术应用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