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视剧《平凡岁月》的戏剧冲突

2017-11-13 13:07赵璐浩
长江文艺评论 2017年6期
关键词:大雅李家大宝

◎ 赵璐浩

试论电视剧《平凡岁月》的戏剧冲突

◎ 赵璐浩

电视剧《平凡岁月》在北京、安徽两地卫视播出之后,收获了口碑和收视的双赢。

作为一部典型的都市平民题材电视剧,《平凡岁月》延续了同类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手法,以人物关系为基础设置的多线索叙事模式和以生活化的戏剧冲突展开情节设置。编剧倪学礼在创作《平凡岁月》的时候,别出心裁却又不刻意地制造出戏剧冲突和矛盾激化,部分反常规、反套路的设定不时地产生惊喜和期待,戏剧冲突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效果呈现。

冲突是戏剧的灵魂,也是一部电视剧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平凡岁月》的开场通过一场看似简单却处处表现出不合常理的婚礼而展开,作为当事人的李大宝和张朵朵丝毫没有新婚大喜的情绪和表情动作,反而处处显得生硬;两个人的对话也流露出礼貌和客套的语气,从而引起观众的悬念。男主角李大宝的父亲早逝,家里除了寡母弟妹之外还有一直没出嫁的姑奶奶,因为一次工厂里偶然的文艺汇报演出而结识了美丽大方的歌舞团舞蹈演员张朵朵,并在对方参观纺织车间头发差点被卷入机器的危急关头出手相救。虽然对张朵朵一见钟情,但并不敢有过分念头的李大宝在演出结束后想到后台见她一面,却不料无意间撞到了换衣服的女演员,结果被当作流氓抓了起来。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厂里的优秀员工,在那个观念意识陈旧的年代,这起误会立刻引发轩然大波,甚至还会对他的整个人生产生巨大影响。正是鉴于此严重后果,张朵朵才挺身而出不惜谎称和李大宝谈恋爱来帮助证明他的清白。可即便如此仍不能消除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周围人的质疑,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大环境背景之下,才让这两个家庭背景不同、个性迥异的年轻人不得不举办了这场假婚礼。

由秦俊香编著的《电视剧的戏剧冲突》一书中提出电视剧戏剧冲突的几个基本环节,即戏剧冲突的形成、发展、高潮和结局。假婚礼的举办是整个剧戏剧冲突的大前提,而其后的形成、发展则在推动剧情不断产生新的戏剧冲突。本来只想借用一场假仪式糊弄过关,却不料李大宝的同事好友、妈妈和姑婆都相中了张朵朵,想要假戏真做。在众人的安排设计下,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本来被蒙在鼓里的张家人和街坊邻居们也都知道了。张朵朵的弟弟张棵棵情绪激动之下动手打伤李大宝,更是激化了矛盾,警察的人物身份设置让戏剧化更加明显激烈。面对可能被开除的严厉处分,张棵棵在李大宝出面向其上级领导求情和说明情况之后才不被追责,但无形之中更加坐实了李大宝和张朵朵的夫妻关系。面对满城风雨,也为了女儿的名声,张家父母不得不同意了这场婚事,假仪式换来了真领证,也就让婚后的张朵朵必须住进李家提供有力支撑,从而持续发酵再次激发新的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的形成是指在电视剧的开端部分介绍矛盾冲突的双方,并使冲突双方形成一定的矛盾纠葛,或让两种对立的力量发生第一次冲突,从而推动剧情向前发展,从平衡中开始出现不平衡。尽管李大宝如愿以偿地和张朵朵领了结婚证住到了一起,李家两位老人也心满意足、乐不可支,憧憬着日后的美好生活,可却根本没有顾及到张朵朵的感受和想法。从始至终她都陷入被动,也没有明确表现出对李大宝的喜欢,只是出于好心想替对方解围,但事情的走向却不可操控地走到了这一步,对她而言多少有点难以接受。于是新婚之夜她和李大宝约法三章,并限定结婚有效期为三个月,三个月之后无条件离婚。面对如此苛刻又不合情理的要求,李大宝却信心十足地表示一定会打动对方,张朵朵听后嗤之以鼻。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构成了主要的戏剧冲突,如何化解便成为了观众继续观赏的动力。为了让张朵朵起床后上厕所方便,李大宝一大早起来夹在一群中老年妇女当中为她排队占位;上下班准时接送;张朵朵赌气不愿坐车,结果把脚走肿了,李大宝又体贴地端来热水为她烫脚;当张朵朵指出李家餐桌上种种不卫生情况,李大宝迅速做出回馈并严格遵照她的要求进行改造……但这些都没能改善张朵朵对他的感观,反而因为她的不适应引起了和李家其他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被张朵朵当面指责不讲卫生的李母忍不住发牢骚,饭桌上气呼呼地表示以后不做饭了;被抢了风头心存妒忌的妹妹李大雅从一开始就阴阳怪气,偷偷地使用张朵朵的化妆品还不小心弄坏了对方的高跟鞋;两个弟弟李二宝和李三宝也不是省油的灯,偷吃了李大宝买给张朵朵的零食……虽然琐碎细小,但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在编剧的精心安排和设置下有条不紊地齐头并进,让观众在被剧中各种戏剧冲突牵引下不由自主地产生对人物命运和剧情走向的好奇。

从戏剧冲突形成到戏剧冲突的激化,是戏剧冲突的发展阶段,是戏剧冲突的主要部分。在戏剧冲突的发展部分,剧情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新的纠葛不断产生,矛盾冲突愈演愈烈。虽然张朵朵铁了心要在三个月内离开李家,但李大宝所作出的所有努力和心血让她心里也产生了矛盾纠结。看着李大宝费尽心思地讨好自己,在李家人面前尽心尽力的维护、威逼利诱李家上下接受自己的苛刻要求,更是想方设法地帮助自己在剧团内搭建人脉,又是电工修理、又是安装窗帘地毯来讨好团长,并终于达成所愿成为剧团女主的候选人。一举一动都润物细无声地打动和感染着张朵朵,两个人之间的戏剧冲突趋于缓和。与此同时却因为猫抓老鼠的小事件被李家人发现两个人不曾同床的秘密,面对李家上下的追问,张朵朵负气回娘家,李大宝则不忘初心,毫不犹豫甚至耍了小心眼动了歪心思地也留在张家。作为两个人情感路上最大障碍的张棵棵,发现李大宝被打幸灾乐祸,但终因李大宝陪他一起破获抓到盗窃钢材的罪犯受伤住院而态度有所软化。李大宝因祸得福,病床上和李母的一番肺腑之言彻底感动了在门口无意偷听到的张朵朵,答应他一起回到李家并允许他上床睡觉。两个人感情的戏剧冲突几经波折起伏,总算是尘埃落定,圆满结束。但新的戏剧冲突又随即接踵而至,令观众应接不暇。

矛盾冲突最常见的方式是建立复杂的关系网,个人与个人之间由于性格和观念的千差万别而造成的冲突矛盾。李大宝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真心实意终于换来了张朵朵的暖心回应,她不但对李大宝的态度有了前后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更是全心全意地对待李家的每一个人。得知李大宝为了追求自己而忽视了对李家人的照顾,导致妹妹李小雅放学回家路上被车撞了,张朵朵立刻召开家庭会议,当众批评李大宝,让他意识到自己家里顶梁柱的身份,还主动深明大义地和李家每一个人搞好关系,替李小雅解决校服问题、帮因为考试陷入魔怔的李三宝恢复神智、买了排骨亲热地叫李母一声妈妈、把娘家闲置的黑白电视机送到李家……之前的戏剧冲突似乎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剧情朝着和谐幸福的方向发展,但正如前面提到的有关戏剧冲突设置的编排,在看似家长里短、细微末节的碎片化叙事过程中,尽管缺少贯穿整个剧情始终的戏剧冲突,但环环相扣、首尾相连的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复杂而微妙的状况一直存在,并不断形成新的戏剧冲突和矛盾,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变化和完成人物形象的立体塑造。从一开始就对张朵朵心存不满的李大雅终于在全家人忽略忘记了自己的生日,和街坊邻居看张朵朵家送来的电视而情绪爆发了,拉了电闸后离家出走,却盲打误撞地遭遇了爱情。而随着李大雅的离家远嫁,由于她性格而产生的戏剧冲突又告一段落。

“生活片段内在之间没有很强的社会问题的戏剧冲突,生活细节的堆积与人物情绪的积累常常是不动声色的,它们共同构成一股暗流,虽然没有表层的大起大落,但在生活的内部却对人物命运施加影响,节奏缓慢而意味深长”。每一个戏剧冲突的发生都存在着冲突的上升、展开、深入和激化四个过程。围绕着张朵朵为了追求事业而不愿意怀孕生子的戏剧冲突其实从一开始就被编剧埋下伏笔,李大宝尽心尽力地帮着张朵朵追求事业的进步,而张朵朵抓紧一切时间在舞蹈团和李家大院里的认真训练、女主角考核失败后前往天津拜师学艺,都表现出其对自己舞蹈事业的努力拼搏。这份对事业的孜孜追求势必会影响到她对现阶段生儿育女的排斥,自然而然便和李大宝一结婚就盼望着能抱上孙子的长辈之间产生观念上的巨大分歧。就在张朵朵事业获得成功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时候,李母和姑奶奶一而再再而三地开始了对小两口的催促和逼问,或旁敲侧击、或轮番上阵,不厌其烦地向张朵朵灌输念头;导致戏剧冲突在频繁地展开之后迅速深入,最终在李大宝无法生育的谎言揭穿下达到激化,尽管双方各持一词,但最终闹得不欢而散,甚至搬出离婚相威胁,张朵朵无奈之下只得暂时搬回娘家小住。然而峰回路转,就在观众们期待着戏剧冲突的进一步激化很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时,张朵朵却意外地发现自己怀孕了。但她却并没有因此而屈服和改变初衷,仍旧坚持着高难度和高危险的舞蹈训练,结果再次引发冲突,迁怒于李大宝前后态度不一,明明之前答应了她暂时不要孩子,却在得知怀孕后和李姑婆站在同一阵线,百般阻挠自己的舞蹈事业。看着如此倔强的张朵朵,李姑婆也动气了,双方的矛盾冲突达到顶点、一触即发。然而张朵朵排演的项目意外暂停,让所有人都不禁松了口气,但她却固执己见,不顾父母的苦口婆心劝说仍前往医院打胎。尽管李大宝在获悉后匆忙赶到医院,却似乎为时已晚。就在观众以为一场家庭风暴即将发生之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设置却又再次巧妙地化解了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的高潮,是全剧戏剧冲突发展的最紧张的时刻,它是一系列不断发展的动作的最终趋向,是全剧动作的顶点。高潮之后,紧接着就是冲突的结局,有时高潮和结局合二为一,达到编剧所精心编排的戏剧目的。

独特的戏剧冲突,还必须与鲜明而独特的人物性格相结合。编剧倪学礼就是从生活中捕捉到人物的独特个性特征,并从彼此对立的人物性格出发,设置出精巧的戏剧冲突。从创作过程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先定的,情节的发展是从属于人物性格的设定;从欣赏过程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通过情节展现出来的,人物与情节处于有机结合的状态。而戏剧冲突中到底是性格冲突还是意识冲突更引发了学术界内广泛的争议,但两者其实相辅相成。正如黑格尔在《美学》中阐述的那样:“一个真正的人物性格必须根据自己的意识发出动作。”人物性格的稳定性导致必须由意识发出冲突动作从而引发戏剧冲突,达成戏剧目的来完成人物性格。

《平凡岁月》中对人物性格的深层刻画也同样是通过制造大量的戏剧冲突来凸显,生动有趣味又让观众感受到真实不乏味的冲突细节需要创作者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力。李大雅的尖酸刻薄、李二宝的自私自利与其他人物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大雅先是对张朵朵进入李家后的各种看不惯,横挑鼻子竖挑眼,既有对其清高貌美的妒忌心理作祟,私下里偷用对方的化妆品、试穿对方的高跟鞋;又因张朵朵对李家人一种隔阂嫌弃态度的不满,更是对自己在家庭地位受到侵犯的防备;复杂的心理变化通过编剧精心设计的戏剧冲突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不由自主地会产生一种共情并理解认可。李大雅婚后得知自己怀孕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先瞒着,因为张朵朵在事业上的大获成功,让她想要在这件事情上让对方羡慕;谁知张朵朵竟也意外怀孕,让她的希望落空,难得回娘家一趟又被抢了风头,李大雅表现出的失落和沮丧可想而知,于是在得知张朵朵女儿叫李夏的时候非要给自己的儿子取名毛李尚,争强好胜的意图十分明显。然而当看到张朵朵由于没奶而导致李夏饿得哇哇大哭时,却又毫不犹豫地接过来喂食。李大雅一家返回天津的时候,张朵朵为了感谢她特意买了一双崭新的皮鞋,李大雅欣喜地收下,之前还势如水火的二人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就成了好姐妹。

同样在性格上发生巨大转变的还有李二宝,他自私自利、游手好闲还一门心思坑自己家人,偷偷卖了李三宝珍藏的书籍、拿着家里买粮食的粮票和钱自己在酒店胡吃海喝、还偷了李姑婆埋在柿子树下的钱百般抵赖不肯承认、送给张朵朵的化妆品是假货导致对方差点毁容……更过分的是当他得知家里拆迁补偿了两套房子,便竟然找人借结婚名义索要、闹得家里鸡飞狗跳,让一向疼爱怜惜他的李姑婆都无法接受;并利用李姑婆和张朵朵父亲之间的仇恨误会栽赃陷害,就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说李二宝的人物性格特征设定持续不断地制造着戏剧冲突,给李家人和睦有爱的生活时不时带来些意外冲击,相互间矛盾激化,激发观众对剧情的期待和引起悬念,并产生对人物的爱憎情感寄托。

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趣中富有意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通过价值来表达和经历的,并通过冲突来完成。同时,这些价值是人类经验的普遍特征,可以在正负面间转化。李大雅和李二宝也分别经历了转变的过程,前者是在生儿育女之后激发了母性,变得多愁善感、宽容大度起来,与之前那个脾气暴烈对毛驴前女友大打出手的泼辣个性略微有所收敛;后者则是当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后幡然醒悟,正是由于不是李家亲生的才从小到大受到优待,结果反而将他惯坏了。得知真相的李二宝痛心疾首地承认错误,希望得到家人的原谅,而他也真正地有所改变,变得脚踏实地起来。

电视剧的冲突发展不仅包括电视剧内部人物的矛盾发展,还包括电视剧内部矛盾的运动方向和观众期待方向之间的相互冲突。戏剧冲突具有悬念、惊奇和满意三个基本要素,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产生期待,当电视剧剧情发展的方向与观众的期待相冲突、差异或者吻合时,就达到了编剧设置戏剧冲突的目的。同时在生活化冲突的基础上,还会加入突发事件、适当地引入误会、巧合、沟通不畅等戏剧冲突元素,但巧合的情节和偶然的事件都必须包含必然的因素,“酌奇而不失其真”;同时每一个误会与巧合,不但都有一定的现实生活依据,更有人物内在的性格和心理活动做基础。每一次误会与巧合,都离不开人物的情感冲突。李姑婆与张朵朵父亲之间的陈年旧怨重新点燃了家庭矛盾制造了不小的戏剧冲突,但由于身处特殊时期,所以当初恋情人回国寻亲的情节出现时并不显得突兀和不合情理,反而让观众对那个年代纯真而美好的爱情产生向往。

电视剧《平凡岁月》在平淡无奇、琐碎无聊的日常生活中组织矛盾冲突,细腻生动地展现了生活细节、人物语言动作传达出浓厚的生活气息。编剧倪学礼在丰富的生活积累中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对平凡生活有着深刻的理解,创作出在一个时代的背景中,普通的一大家子人在爱情、亲情、友情下接受淬炼,最后每个角色都得以成长并收获幸福。作为观众当然也一起领略了其中的各种情感,在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体验中领略了人性的美好,发现了生活独到的智慧,和剧中人物一起经历了岁月洗礼,体会了平凡一生。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注释:

[1]秦俊香:《电视剧的戏剧冲突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2]仲呈祥、张应辉:《论电视剧〈婆婆〉兼及伦理道德题材创作》,《中国电视》2004年第9期。

[3]【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1—32页。

猜你喜欢
大雅李家大宝
“称霸”试衣间
大雅之堂与大雅
横竖之间
梦回唐宋,大雅遗风光耀古今
小心翼翼
李家正 釉·画
数到一万捉迷藏
时钟是弯成一圈的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