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视剧《平凡岁月》的主流价值

2017-11-13 13:07徐行行
长江文艺评论 2017年6期
关键词:姑奶奶李家大宝

◎ 徐行行

试论电视剧《平凡岁月》的主流价值

◎ 徐行行

一、《平凡岁月》的年代意义

电视剧《平凡岁月》开篇以李大宝和张朵朵的婚礼来交代故事背景,简单的生存环境、简单的婚礼场景便勾勒出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生活图景。伴随着李夏的画外音将观众引入极具年代感的回忆中——他们是工业化进程中社会地位天壤之别的两个人,李大宝是棉纺厂最平凡普通的工人,而张朵朵是工人歌舞团万众瞩目的舞蹈演员,那个年代的人心相对单纯,社会地位等级观念也相当深刻,这种极具反差而又充满矛盾冲突的人物设置,正是剧情设置锐化的差异,在这种锐化的差异中文字与环境的碰撞出的火花,也赋予《平凡岁月》深刻的时代意义。毫无关联的两个人,因为阴差阳错的误会开始了这一生的爱情长跑,看似是两个人婚姻的结合,开启了一段诙谐幽默的年代故事,这种“轻”的开场方式折射出“重”的年代问题,《平凡岁月》成为近三十年社会背景环境的缩影。

胡同,是该剧的主要场景,李大宝等人每天骑着自行车在胡同里面穿梭,送朵朵上下班,送小雅上下学的必经之路,四合院是李家四代同堂居住的家,浓浓的八十年代生活场景相当逼真朴实,带领观众找寻上个世纪的生活滋味,对于朵朵这种从小住楼房的女孩,许多矛盾也就由此而来。

每当李家有新故事发生的时候,角落里张婶就会慢慢爬上“墙头”,张婶爬墙头的行为,充满讽刺意义,又具有浓浓的人情风貌,这个胡同里的小喇叭,承担着故事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李大宝“偷看舞蹈演员换衣服”,不靠张婶这类人四处散播,也不会造成如此声势,也未必能博得张朵朵的同情。结婚典礼的第二天早上,大宝送朵朵回家,在小区门口,散播谣言,也多亏了张婶儿一类的人物帮忙,才促使两个人的婚姻现状坐实。当李大宝睡箱子这件糗事被大雅在院子里公布于众时,被张婶这些外人知道,也像是一根刺戳在了李家的心坎上,使李家矛盾升级。

剧中不止一次提到李二宝是一个最不像李家人的李家人,他比李家人多了一些做生意的头脑,一心想着下海捞金。就连张朵朵舞蹈团的演员们都纷纷跑去走穴、二膀子跟着媳妇去海南开公司、宝库在旅游公司骑三轮车、大雅夫妇回北京开包子铺,这是一个改革新思路的年代,靠勤劳智慧可以很容易就捞到金的年代。李二宝就是这样一个改革的代表,他的种种作为虽然不受李家接受和理解,反而成了时代大潮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小人物,而李二宝叛逆和不务正业也被打上那个年代的标签,并不是李二宝本质多坏,而是那个年代大环境下的产物。

艺术家是上帝创造的艺术品,编剧肩负历史责任和重担,针对那个年代的生活图景展开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在特殊环境中叙述特殊情节,向全人类诉说真实的故事,充分描绘中国梦的美好宏图。

二、《平凡岁月》创作的时代意义

电视剧《平凡岁月》以最平凡的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主题思想、塑造出一个个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物形象,以真情实感打动人,剧中有关于个人奋斗、个人成功的价值追求,正是对中国梦最好的阐释与传播。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述好中国特色。而今,在电视剧中抒写中国梦,已经成为文艺创作领域的一个重要命题。

编剧倪学礼在《平凡岁月》的创作中,表现出拥抱生活和历史的热情,将文艺创作抒写中国梦这一课题深深融入到《平凡岁月》的撰写当中。李大宝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剧中其他人充满阳光不断进取的精神,正是抒写中国梦和传递正能量的新颖表达方式,它像春雨一般润物无声的植入作品的每一处细节,沁人心脾启迪思维,李大宝在爱情之路上的种种努力都是现实浮躁爱情的强烈对比,张朵朵身为高高在上的舞蹈演员,却没有嫌贫爱富,也正是与当今社会金钱至上价值观形成的强烈反差,姑奶奶终身未嫁独守回忆,与当今社会消费爱情爱情观产生鲜明对比。只有价值观积极的作品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那些苍白、空虚、逃离时代的作品,严重缺乏人情味和时代温度的作品,会造成价值迷茫、价值观偏差,失去了文艺作品引领文化导向的作用。因此,书写中国梦、汇聚正能量成为当下对于文艺创作的要求。

李大宝一家对生活积极追求的态度,也正代表着八十年代千百万青年人的思想和情绪,从80年代跨度到2014年,讲述了整整三十年的人生经历,透过这种真诚、精准的描述,我们看到那个年代的努力,物资贫乏却不断努力追求,李大宝虽为纺织厂的工人,却不卑不亢,努力帮助媳妇成为女一号而付出智慧劳动,为自己能在厂里成为厂办职员而绞尽脑汁,最后跟随着下岗的热潮,不顾家人的态度努力挣扎,发挥自我的强项成功开了一家旅游公司;“二膀子”私奔到海南开环球贸易公司,促进国内外经济的交流发展,宝库、李二宝、大雅、毛驴等人也在不停地为推动经济发展默默作贡献。个人发展史也是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家国同构是编剧最深刻的构思。

张朵朵为人善良,出于救助李大宝而下嫁到李大宝家,拨开了舞蹈演员高傲的面纱,他们的幸福结合证明了人与人之间没有等级差别,只有思想的贫穷才是两个人背道而驰的根本,家庭社会地位都不是问题,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才能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李二宝把家里人的好心经常当成驴肝肺,一心就想做生意,在旧货市场摆摊卖牛仔裤的事情轰动全家,曾经偷姑奶奶四千块钱跑到广州去自己闯天下,成为家里管不了的孩子,却带着给全家准备的礼物回了四合院,领着女朋友,拿着“大哥大”,也成了李家人不用“操心”的孩子。而李二宝的回家再次推动剧情发展,二宝为争夺大哥的房子,闹得李家不得安宁,在得知二宝身世时,大哥大嫂患难见真情坚持要把房子让给弟弟,感人落泪,与二宝“狼心狗肺”形成尖锐反差。这种美的创作并不牵强,编剧把个人理念和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融会贯通到整个艺术形象的塑造中,运用高超的表达手法,表现出中国梦文化内涵,谱写出这部感染人、鼓舞人、寓教于乐的美好篇章。

三、《平凡岁月》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宣扬

《平凡岁月》中的小人物们,都在积极努力的准备跨越新的世纪,张朵朵这一人物角色融传统女性美德和超前的理想追求于一身,在家庭、婚姻之中,是一位好媳妇、好大嫂、好姐姐、好女儿、好演员。张朵朵与李大宝之间误打误撞的婚姻也折射出中国传统爱情观的朴实无华,让人心生羡慕之情。姑奶奶和李妈妈,为李家日夜操劳,终于将孩子们养大成人,这也正是中华传统母爱的默默宣扬。

剧中张朵朵是工人歌舞团的一名舞蹈演员,李大宝娶到张朵朵后还自嘲地抓了只大鹅来炖,对李妈妈说这是癞蛤蟆吃上天鹅肉了。这一诙谐幽默的细节处理,观众不禁为李大宝的朴实捏了一把汗,娶这样一位媳妇,未来的生活将会如何?而张朵朵在嫁入李家之后虽然与陈旧思想格格不入却从未停止为李家作贡献,嫁作人妻的张朵朵,宽容善良,在任何事情上都作出了长嫂应该有的姿态,对大雅无理取闹的宽容,对二宝慷慨让房的态度,抚养小雅长大的决心,在关键时刻打了三宝一嘴巴的坚定,对李家二老的真诚孝敬,与大宝产生矛盾时主动冰释前嫌……这些小事观众看在眼里,佩服在心中,令人动容。张朵朵虽然是舞蹈演员出身,嫁入贫寒人家,尊重爱情、崇尚亲情、尊老爱幼的精神感动社会,女主人公的一言一行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刻画得入木三分。

李家姑奶奶虽然戏份不重,但在剧中是李家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姑奶奶的故事似乎也是个谜,终身未婚始终与侄媳妇生活在一起。随着剧情发展我们被姑奶奶与万老师的爱情故事打动,因为万老师的自杀姑奶奶终身未嫁,独守着回忆度日如年;剧中姑奶奶一直偏袒李二宝,惯得无法无天,事实上李二宝是姑奶奶有一年冬天在雪地里抱回来的弃婴,因为可怜他的身世,李家二老对他关爱有加,甚至每次都会把李家最珍贵的东西先让给他,而单身的姑奶奶也因为要抚养李二宝而耽误了婚嫁,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李家的光荣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这些即将磨灭的美德被电视剧潜移默化地展现在屏幕上,充分发挥着文艺的教化功能。

在理想面前现实往往苍白无力,尽管李大宝费尽心思帮张朵朵跳上了女主角,可在经济转型的大潮下,歌舞团发展不景气,张朵朵被调到后勤部门工作。在那个社会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歌舞团的老演员们开始四处走穴的生活。起初出于为家里分担经济负担的想法,张朵朵去走了几次穴,其实她内心是抵触的,她崇尚的是传统舞蹈艺术美,而不是花花世界中流行的通俗舞蹈,于是放弃走穴的她,决定回归家庭。张朵朵和大雅虽然之前矛盾重重,但当大雅成家后,二人都主动冰释前嫌,能够和睦相处,令观众很是欣慰。这一家感情至深,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作品的主旨所在。

中国梦的阐释,正是“文以载道”文化理论的现代意义,《平凡岁月》中这些女性形象正是中华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价值所在。这些女性的精神孕育了“中国梦”的深刻审美意蕴。“中国梦”的价值理念与中华传统美德在电视剧中的展示,也成为《平凡岁月》意蕴丰厚的独特思想价值,焕发出新的艺术光芒,弘扬时代的风尚与美好向往。

四、对于中国梦语境下电视剧创作的启示

在年代剧《平凡岁月》创作过程中,编剧倪学礼先生对于年代价值的阐释作出了模范性贡献,他坚持追求以艺术创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以吸引眼球为最终目标,不追求功利性。在《平凡岁月》中尽情勾勒了整整三十年,个人、家庭、祖国变迁的图景,以小人物的小故事反映大历史和大道理。

然而很多年轻编剧,为讨好观众,娱乐大众,创作多博人眼球,使得当今电视剧弥散着一股消费文化的风气,这种价值观倾斜的现象,同不注重文化引领功能是分不开的。很多青春偶像剧,播完后掀起的是对于某种名牌的追求、对某个明星失去理智的个人崇拜,“小鲜肉”“国民老公”等代名词,一度使人疯狂,这种现象是荒诞又不可想象的。这些价值缺失所产生的创作问题意味着作品深层次的价值危机,更有可能危及本土社会的理想价值传承,与中国本土文化精神的传播背道而驰。

创作者价值取向是一部作品的灵魂,无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电视剧要鄙弃这些弊病,单靠华丽的修辞包装、表达手法和技巧是行不通的,虽然有时追求艺术创作的本质不讨好观众,不能做到叫好又叫座,但是文艺作品的功能性永远是启迪思维、净化心灵。电视剧宣扬“中国梦”的理念,需以“中国梦”为价值引导,确立具有中国传统价值的创作观念,通过影像构建起“一个完美的中国梦”。那些消费主义价值观横行的电视剧应该叫停,净化电视剧环境、提升电视剧作家的境界和品位是当务之急。创作者的创作需要呼应社会的真切需求,紧紧跟随时代脉搏,滋养文艺创作的健全心态。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注释:

[1]【意】伊塔洛·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黄灿然译,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第2版。

[3]宗白华:《艺境》,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7页。

猜你喜欢
姑奶奶李家大宝
“称霸”试衣间
这让我难以拒绝
一件难忘的小事
李家正 釉·画
姑奶奶的智能生活
数到一万捉迷藏
时钟是弯成一圈的尺子
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