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外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2017-11-14 20:20任星
河南教育·高教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育现状教育理念外语教学

任星

摘要:外语教学改革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主要基于两个立足点:一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客观实际,二是国外外语教学的有益经验。我国非常重视外语教学,学生学习外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应试教育理念的禁锢与外语教学制度设置的不够完善等的影响。国外外语教学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并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能动性,对国内外语教学有比较大的影响与启示。

关键词:外语教学;教育理念;教育现状;启示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信息交流的关键媒介,对语言的学习一直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目前,外语教学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开展的教育活动,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点。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全球化的今天,外语学习不仅是满足人们工具化的需求,它还是个体的成长和自我完善的必经途径。提升外语教学水准是目前各国都在研究的课题,因此,在借鉴国外外语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学生外语学习与教育现状,对我国外语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二、我国外语教学发展现状、成因分析及需要强化的因素

我国的外语教学主要是对英语的教学,我国外语教学目前成体系建设的课程只体现在英语教学上。

(一)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对外语教学给予了极高的关注,英语教育也是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

我国学生为英语学习投入了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学校教育是我国学生进行外语学习的主要途径,学生学习英语主要依赖教师的教学。我国学生外语学习的动机比较多样化:初高中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主要来自考试的需求。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动机则比较多样,从分类上来说,首先是顺利完成本科的英语教学;其次是通过四级考试,为将来发展和就业做准备;再次是通过雅思和托福考试,完成出国进修和留学的申请条件等。总的来说,学生学习英语有很强的功利性。我国外语教育以学术语言为主,为专业学习提供工具性范式。虽然在其他国家,也出现ESP教学超越EGP教学的现状,但是在我国外语教育中的工具性更加明显,特别是在高校外语教学中以学术性学习为主,更注重外语学习的专业需求,将外语教学看作专业学习和研究服务的工具。

(二)我国外语教学现状成因分析

我国外语教学现状的成因主要是:第一,应试理念在教育中的禁锢作用。很多学生对英语有排斥心理,但他们又不得不学。除了学生,教师也同样把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设定为“为了考试”,以学生的成绩来评定他们学习的好坏。第二,外语教学制度的设置不够完善。我国已经初步建构了整体性的外语教学系统,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有一整套的教育要求。但是这个有机系统是存在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中小学的外语教学和高校的外语教学之间衔接不够顺畅,从目前情况看,这种脱节和“各自为政”还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第三,我国外语教育人才参差不齐,在教育体系中呈现差等性和多样性。我国外语教学的人才基础本身比较薄弱,现代性的外语教育人才系统性建构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开始的,加上地域发展的差异性,很多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外语教学人才极其缺乏。第四,教学环境的营造不够合理。大多数学校的班级学生都比较多,这样的课堂只能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的主动性难以体现。第五,学生教育背景多样性。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外语教育背景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的外语基础也是不一样的。

(三)我国外语教学需要强化的因素

第一,加强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我国教育的主要阵地,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二,培育学习环境。要以学校为主体,引导学生和全社会认识到外语教学的重要性,从校内到校外都能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第三。提高教师水平。教师水平是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外语教师除要有扎实的外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加强学习教育方法的拓展,要与时俱进,使用新媒体开展教学,教师还要有广泛的兴趣与广阔的阅读量。第四,强化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技巧和语言风格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强化。第五,培养学习兴趣。外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沟通与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国外外语教学经验考察及对我国外语教育的启示

(一)国外外语教学的优秀经验

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建设。多数发达国家的外语教育都是建构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基础之上,基于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教育环境而具有差异性和特殊性,以学生的主体建设为目的,建构了现代性的外语教育体系。

第二,通过肢体语言导入或直接给出本族语言翻译。肢体语言在外语学习中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多数外语教学的开展都会使用与肢体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将外语翻译成本土语言,是将意义转化为本土语言的一种途径,也是外语学习中最直接的学习方法。

第三,阅读故事文章并用目的语讨论。阅读是最好的外语学习方法,这种结合叙述性和情节性的阅读,有着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的雙重特征,有助于对目的语的认知。

第四,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能动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引导式的教学方式,给予教师充分的教学自由,教师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组织教学,同时对考试制度也进行灵活性设置。

(二)国外外语教学的启示

第一,制度提升,创新教学平台。国外外语教学非常注重教学平台的建设,从课内到课外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知道语言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它必须建构在语言的交流和实践中,所以如何有效地增强师生之间的平台互动就非常重要。我国原有教学体系中的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度,要强化这一制度需要提高师生比例。与国外教学班级建构相比,在我国多数学校的外语教学中很少有低于30人的班级,这极大地弱化了这一教学平台的实际教学效果。在课外,我国出现了师生交流沟通的各种网络APP,也需要师生比例的提高来保障,教师在课外时间要兼顾到所有学生,要有效地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交流,都需要师资的保障。endprint

第二,文质相彰,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同步。语言作为载体,从某种程度上是承载文意的,外语教学既是语言的教学,也是文化的学习。语言的产生都是有其社会背景的,我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必然要将语言的内在本质一同进行了解。教师进行外语教学的前提是充分了解外语的文化内核,这样才能真正将语言的生命力体现出来。学生也只有深入学习语言背后的文化,才能真正激发这种语言的内在生命力。

第三,声色并茂,加强听说训练。我国外语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出现了几代的“哑巴英语”状况,学生擅长阅读、语法、做题,真正进入语言的实战中却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只有外语专业的学生才能经过系统的听说训练,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只能在题海中寻找外语学习的路径。对比国外的外语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恰好是本末倒置,普通专业的学生并不需要强大的语法训练,更需要的是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

第四,软硬结合,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校园为外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目前,我国高校基本普及了多媒体外语教学,部分初高中与小学也进入了多媒体教学阶段。多媒体电子教学实现了由单一讲课到多音效的转变,但仍然不足以满足外语教学的需求。能不能实现外语教学的全面自动化和网络化,是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外语教学面临的难题。除了硬件,软件的提升也是外語教学的要点,从原来的外语学习光碟,到如今多种外语学习APP的普及,如何引导学生将这些外语学习软件纳入到日常学习中,是外语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五,教学并进,优化教师结构。从宏观来说是要优化农村外语教师和城市外语教师的比例,改变农村外语教师薄弱的现状,全面缩小农村外语教师和城市外语教师的差距。从微观上来说,外语教师要优化自身的内在知识结构,改变原来以考试为主的教学方式,真正将外语教学作为一种活着的语言文化开展到教学中去。

四、结语

中国文化自信理论是我们进行自我文化建设的核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越是在文化大发展的关键时期,越要加强文化间的学习和交流。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我们更要加强外语教学的改革,不断延伸外语教学的理论创新,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深入了解我国外语教学现状并分析这一现状,从内在因素来强化我们现有的外语教学优势,对于弱势,要立足于外语教学的现实需要不断改进。同时,我们要放眼世界,特别是要认真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所建设的比较完备的外语教学体系,吸收其精华,为我国外语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梁中贤.美国外语教育的改革[J].外语界,2002,(2).

[2]傅荣,王克非.欧盟语言多元化政策及相关外语教育政策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8,(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现状教育理念外语教学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ACCA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探讨